APP下载

腹腔镜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对照研究

2014-06-20张丽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3期

张丽宁

【摘要】 目的 对照研究分析腹腔镜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疗效。 方法 随机的将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科收治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88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再次妊娠率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与试验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再次妊娠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保留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与切除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同样安全有效, 有利于生育期女性的再次妊娠和维持稳定的内分泌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保留卵巢;切除卵巢;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约占卵巢囊肿的10%, 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本科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采用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的不同方法, 并进行了相关的比较, 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科收治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88例, 随机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4~36岁, 平均年龄(28.7±6.4)岁;病程8~72 h、平均病程(24.6±7.3)h;13例已育、31例未育。试验组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27.9±6.1)岁;病程6~64 h、平均病程(23.9±7.1)h;11例已育、33例未育。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生育等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建立气腹, 探查卵巢囊肿部位和蒂扭转程度。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进行附件的切除, 试验组复位扭转, 观察卵巢色泽和形态, 剥离囊肿, 缝合创面。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用( x-±s)表示, 比较应用t检验;再次妊娠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 比较应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70.5±9.6)min、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69.2±8.9)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160.5±18.2)ml、试验组患者手术出血量(174.5±19.8)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6±1.5)d、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4±1.4)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再次妊娠率79.5%、试验组患者再次妊娠率5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卵巢作为与女性生殖相关的重要内分泌器官,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其常见的疾病之一。卵巢囊肿蒂扭转其通常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小、活动度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 进而因其营养血管发生扭曲导致卵巢出现巢缺血、坏死和感染[2]。既能够有效的切除囊肿又能够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最佳的治疗手段[3]。判断卵巢的活力是有效的保留卵巢行囊肿剥离手术的关键。可以通过先行复位扭转的卵巢, 在通过应用温盐水对复位卵巢进行湿敷, 进而观察卵巢的颜色改变程度和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卵巢的活力, 对发生扭转较长时间、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卵巢出现坏死、坏疽或者子宫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卵巢应当进行切除治疗。本组研究中, 腹腔镜保留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试验组与切除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再次妊娠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表明腹腔镜保留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与对照组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 但是能够有效的提高生育年龄妇女再次妊娠率, 维持稳定的内分泌功能, 与金娟娟等[4]的结论相符合。证明在严格的掌握保留卵巢的适应证前提下进行保留卵巢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综上所述, 腹腔镜保留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与切除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同样安全有效, 有利于生育期女性的再次妊娠和维持稳定的内分泌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霞.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对照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3,11(27):17.

[2] 沙丽晓,黄凌霄,王汉楚,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期妊娠卵巢肿瘤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13(6):506-508.

[3] 徐洪斌,刘新琼,廖兵飞.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10例效果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24(8):54-55.

[4] 金娟娟,刘红丽.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比分析.中外医疗, 2013,15(24):7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