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考清晰到见解深刻
2014-06-20纪勇
纪勇
第二讲 反思:由常规而逆转
经常有学生对我说:“写作文真难,许多话别人都说过了,什么文章都有人写过了,我真找不到可以写的东西了。”也有人说:“越读书越找不到可以写作的材料了,人家都写过了。”这使我想起自己初参加工作时认识的一位文字功底非常好的教师,他研究歇后语,积累了很多素材,准备写本书。有一天他在书店发现了一本研究歇后语的书,于是长叹一声,就再也没有去做这项研究,终其一生,也没有文章发表,没有著作出版。
上述三例包含了一个实质性问题:当听到一句话、看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时候,就以为天下的话说完了,世上的文章都写尽了。殊不知,同样的话题还可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并深入研究,甚至众人都熟悉和认可的事物或言论,还可以有超出常情常理常见的新意。2013年有道高考作文题,用了两句名言“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要求考生写文章。这实际就在告诉我们,面对事物或言论,我们难道不能做一点反思,从常规中逆转,走出一条新路吗?
【技法引导】
反思,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常规之处另辟蹊径。运用这种思维,可以使写作走上一条新生之路。逆转,作为运用反思思维的一种方式,在表象上体现为文章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打破常规,反向突击
先写常规思维下应该出现的现象或办法,再突然反向思考,得出超出常规的思考方法或解决办法。
例如,有感于中华民族具有热爱读书的优良传统,而现在中学校园里的图书馆却是门可罗雀,一般地动员似乎已经无济于事,于是想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参与的“我为振兴图书馆献一策”活动。该怎么写这篇文章?有位同学采用打破常规,运用反向突击的思维方法,构思他的设计:一不进行动员灌输,二不用考核登记制度督促,三不排定图书阅览课。他倡议废除图书馆借阅制度,变换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减少图书管理员职位数,图书馆24小时开放,师生自由借阅、自由归还,学生自治会负责组织编目、打扫卫生、引导形成借阅归架习惯,在教学区、生活区设立开放书架,师生随时随地方便借阅,等等。这位同学陈述理由说:自由开架借书,可以创设环境,养成大家自觉爱护公物的习惯;即使有书丢失,这书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了,比躺在书库无人问津有意义;减少两名图书管理员,一年节省至少十万元,用于弥补损失也绰绰有余;营造环境,消除障碍,让大家方便借阅,读书成了可以随时在家里进行的事情。这种舍弃常规思维的做法,找到完全相反的一种推动思路,显得富于创新精神。
二、顺势推进,绝处逆转
面对一个现象或观点,先按照这种现象的自然发展趋势或者这种观点自然推理,写到后面发现出现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结果,于是不得不进行反思,在这时,来一个逆转,得出新的处理思路、倡导一种新的观点。这个方式比较适宜于写叙事性文章,便于铺垫蓄势,营造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能给人以启示意义的故事。
有篇题为“老歪”的文章,写一个叫“老歪”的人和“我们”一起去建筑工地打工。有天,钢叉(某人外号)和一个陌生人叫“我”晚上一起去做一件事,说是能赚大钱。老歪也听到了。那天老歪和“我”一起抬电机,在一处坡路上,只听“唉呀”一声,随着这声叫,电机撞在了“我”的脚上。于是,“我”没能参与成那件赚大钱的事。钢叉回来说,他分了一千多元。就在“我”越来越恨老歪时,来了几个警察把钢叉他们抓走了。老歪送我一本书,叫我回家去好好读书。猛然间,我明白了,原来是老歪救了我!
这种思维有时也可以用来写议论文。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一个群体需要有自己的代表形象,一个团队的进步需要有自己的榜样。可以顺着这个观点构思,说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与意义。“代表形象”和“榜样”,具有树立目标、增强自信、凝聚人心的作用。在各行各业推出自己的代表形象和榜样,不仅是各个行业的光荣,也是推进行风建设的必要措施。我们需要推出某某“十佳”,激发广大群众的竞争热潮,推动事业的快速
发展;在某个行业设置一项崇高的荣誉,表明这个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能极大地激发这个行业的事业发展。
例如,三十年前,在教师队伍里首创评“特级教师”,一下子焕发了教育的青春,振兴了国家教育。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道出了一个真理:一个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其他行业也是这样,需要培养、打造、推出自己行业的伟人。我们需要“一人上战场,众人扶他上战马”的群体精神。可是,当被打造出来的“伟人”、被推选出来的“榜样”满身光鲜,拿着优厚的待遇,返回来傲视曾经“扶他上战马”的同伴们时,同伴们开始怀疑和反思。曾经的“伟人”渐渐变成了孤家寡人。是群众都是乌合之众、奴隶之民,还是人们正在逐步觉醒?当一个曾经具有良好口碑的人,上升至高位后,到处作指示,到处教育人,但有一天,人们发现他竟以权谋私,在人们还在为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焦虑的时候,他却谋取资产无数,人民心中的偶像就此轰然倒地。这种怪相说明了什么?
三、常规肯定,反躬追问
我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看待事物“非此即彼”。在肯定的时候,不善于从否定的角度看看结果;在否定的时候又不能从肯定的角度看看怎样。对有些事情,我们不妨学会从常规的角度来思考,肯定常规合理性的同时,反躬追问一下,看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有时这个不同的结论,往往会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挽救局面的一种新方法。
有个故事,说的是幼儿园里玫瑰花开了,娇艳欲滴。一天早晨,一个六岁的小朋友摘下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往外走。这时,刚好被园长发现了。园长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摘花呀,能告诉我吗?”小朋友说:“我告诉邻居奶奶说,幼儿园里的玫瑰花开得可好看了,奶奶说她很想看。但是,奶奶生着病,走不了路。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完后就把它送回来。”园长告诉小朋友:“你很有爱心,尊敬老奶奶,想做一件好事,是值得表扬的,可是,这朵花是幼儿园里的公物,是不能随便采摘的。这朵花被摘下来,便失去生命了,你把它再送回来,也不能复活了。”园长态度和蔼,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了遵守规则的教育和生物学常识教育。可是,这样的教育就是合适的吗?这个小朋友在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之后,还会对邻居老奶奶怀有同情之心吗?还会去以悲悯之心为别人做点事情吗?在现实秩序、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做何种选择?这样,先肯定常规,再反躬自问,就把思想引向了深刻,写出的文章就会有
思想深度。
对现实中一些被人们热捧的或者热心去做的事情,我们也不妨用这种先肯定再反问的方法去思考,看能不能找到一个能够引人反思的观点来。例如,在贫困犹存的社会环境里,我们要倡导济危扶困、乐善好施的社会风气;需要大造舆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需要让仗义疏财、热心公益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可是,在我们助长这种正气,促进社会公德形成的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方法是不是恰当?是不是在强化一个方面的同时,又疏忽了另一个方面的危害,如伤害了受援之人的自尊?特别是当记者的镜头对着他们的时候,在这个已经不是“越穷越光荣”的时代,因为穷、病、残而受助于人,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社会在张扬正气的时候,是不是需要顾及所有人的尊严、尽量减少或缩小负面效应?这样一想,文章逆转过来,进入人文关怀的层面,思考就显得深刻了。
我们阅读课文,也能找到这样可以读出新见的地方。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反思、讽刺、批判“尚武”教育。这样的反思是很有意义的,它尊重人性,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具有人性精神。可是,“尚武”教育就该一概否定吗?未必。很多时候,社会需要一点尚武精神,尤其是在还有霸权国家总是企图干涉别国内政,还有恐怖分子总要危害社会的时候。这样理解,便是把书读活了,写文章,也就能显示出深刻。
练 习
1.芭芭拉·麦克琳托克
芭芭拉·麦克琳托克,美国遗传学科学家,81岁时获得198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她是世界上第三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在领奖台上说:“我是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请依据这个材料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贝克的脚踏车
贝克,英国内政部次长,他2013年12月向内阁申请一辆脚踏车,以用作来往办公室和国会之间的交通工具。而负责部长、次长交通安排的法规室却没有批准这个申请,认为这样做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读完这个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确定一个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