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中师学生心灵共鸣的动机及策略
2014-06-20刘中琼
刘中琼
摘 要 中师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班主任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思想状况。中师生在学习、情感、个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妨碍了师生正常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师生心灵对话。因此,寻找班主任与学生心灵共鸣的策略,深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师 心灵 共鸣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Normal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 Spiritual
Resonance Motivation and Strategy
LIU Zhongqiong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for Vocational Studies, Chongqing 404500)
Abstract Normal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 special group, there are many psych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questions, teacher should resonate spiritual with students, must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state of mi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learning, emotion, personality, etc. have certain problems, impede the normal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and the mind is not conducive to dialogue. Thus,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looking for spiritual resonance strategy, in-depth understandings of students, targeted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s ver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ormal school; mind; resonance
1 为什么要与学生心灵共鸣
1.1 学生特殊心理的需要
中师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自从中师生就业没保障后,中等师范学校的社会地位逐渐低下,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师学校学生的主流,他们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具体体现为:(1)学习问题:认知水平较低;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习惯方法不良;学习压力普遍较大。(2)情感问题:情绪自控较差;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受挫;情感严重压抑。(3)个性问题:没有理想与追求;生活适应能力较差;人格尊严受损;性格特征扭曲。(4)意识问题:自卑严重;自我中心;自私自利。(5)人际问题。中师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回避社会交往;师生关系不良;恋网交往受阻;异性交往偏差;父母交往冲突。(6)性问题:处于青春期的中师生第二性征的逐渐出现,总在为自己性征体相情感的不如意而烦恼,对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产生惊恐、羞涩。
1.2 学生思想现状的需要
现在的中师生多数是品德、行为较差的学生,思想上容易出现以下状况:(1)理想异化、意志消沉、自卑感强。多数学生进入中师后,梦想破灭,失望迷茫。唯一理想就是混张中师毕业证或顺利升入专科学校,觉得没什么前途。(2)不懂感恩,情感麻木。有的学生不知老师姓什么,教什么;不知父母期望什么,有什么病,连父母生日就不知。(3)思想观念淡化,不关心政治。对时事新闻不感兴趣。(4)行为规范及自律性差,法制观念淡薄。有的中师生我行我素,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缺乏法律常识,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
1.3 班主任工作的需要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要完成这任重道远的任务,必须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正值青春期急剧变化发展的学生,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怎样与他们心灵沟通产生共鸣至关重要。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班主任要细心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让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让怯弱的心灵勇敢起来,让抑郁的心灵爽朗起来,让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让肮脏的心灵纯净起来,让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
2 与学生心灵共鸣的策略
“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苏霍姆林斯基
处在青春期的中师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自己的行为模式,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班主任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endprint
2.1 尊重学生,以情待人
中师学生是具有丰富思想和感情的个体,教师要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感情、人格和自尊心。作为班主任,应当以生为本,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以学生的眼光、同龄人的心理看待学生,以宽容的胸怀容纳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去温暖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用理去说服他们,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要注意几点:第一,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正常的教育与惩罚是无缘的。”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体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学生的自我教育,容易与老师造成意义障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第二,不乱发脾气,尤其不能无故拿学生出气,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入工作,要冷静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才能产生内疚改过。第三,说话要委婉。班主任跟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说话要讲求艺术。第四,要多听取学生意见,合理地加以采纳。第五,因材施教。对待班干部,既要严格又要维护他们的威信;对待差生要尊重理解,表扬鼓励;对待优秀生要发现隐蔽缺点,给予有效的教育。第六,以身作则。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2.2 沟通学生,以情换心
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不是偶尔一次,需要我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朋友式的交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解决学生的疑难。记录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状况,建立师生心灵沟通的长效机制,通过交流架起一座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班主任要敢于放下师长架子,学生才会随时随地、毫无顾虑地与其进行零距离的心灵沟通,用真诚交换真诚,用信任换得信任,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更乐于接受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时,通过对话沟通,打开学生的心门,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如通过早自习和学生对话,拆掉心灵篱笆,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通过上课和学生对话,穿梭于课桌之中,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及时疏导学习上的障碍,同时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通过课余活动的对话,鼓励不善交往的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学生亲密无间,打成一片,换位思考,感其所感,悟其所悟。笔者任课班级有个学生张某,出生于单亲家庭,在班中处于边缘地位,不愿和同学们交往,总觉得别人在议论他,排斥他,到后来他对每个人都抱以戒备甚至敌视的态度,索性封闭自己,孤僻自卑。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有一次,年级要举办演讲比赛,每班两名同学参加,一个是赛前确定,一个是赛时随意抽取。采取自己报名及同学推荐相结合的形式确定人选,没想到张某也要报名参加,有些同学嘲笑道: “他也要去?说不定到时把词就忘掉,不怕影响班级荣誉吗?”听到这他犹豫了,跑来办公室征求我的意见,主动与我沟通,我微笑着鼓励他说:“当然要去,班主任和我及同学们都很期待你精彩的演讲,好好准备,加油!你一定能行。”正式比赛那天,张某站在舞台上为大家演讲《我的老师》,透过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可张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浓浓的感激之情。评委感动了,班主任落泪了,同学入神了。最后居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从此以后,他慢慢地走出封闭的自我,开始与同学交往,与老师沟通,对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信心。
2.3 爱护学生,以情明理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能用爱的暖流去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以关爱之心去触动他们的心弦,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治疗学生心灵创伤的良药,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塔,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这种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诚而热切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快感,他的求知欲将会得到激发,灵魂将会得以净化;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他就会更加尊敬和信任自己的老师,乐意听从老师的教导,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必须平易近人,走进学生中间,成为他们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多关注,加强了解,只有了解方能深刻理解,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2.4 赏识学生,以情导行
俄国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学生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教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该适当运用表扬手段赏识学生,让他们充满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潜能优势;第三、理解学生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创设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班主任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每次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尽量给后进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放大闪光点多鼓励,对后进生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进行公开表扬。班主任赏识学生,学生自己赏识自己,家长赏识孩子,形成良性循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有人曾经把心与心之间的路说成是世界上最难走的路,但如果班主任用爱心、诚心、真心、热心、信心、恒心去走的话,就一定会愈走愈轻松,愈走愈宽阔,一定会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 郑金涛.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对话[J].学园,2011(8).
[2] 史新民.青春期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对策[J].心理疏导,20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