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014-06-20宋世军庞永辉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保存率林场成活率

宋世军 庞永辉

摘 要: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手段。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始终是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难点问题。它不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试论几点建议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关键词:林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手段。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始终是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难点问题。它不但给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下面就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谈些看法。

1 从做好造林设计入手,坚持适地适树

造林前,通过对造林地区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等进行实地调查,编制造林技术方案,作为施工的依据,真正把造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造林设计要以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为依据,根据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植被及地下水等条件差异,结合经营目的、培育目标和造林技术等原则,选择造林树种、确定初植密度、整地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方式、抚育方法及管护形式。并严格按照造林设计和造林技术规程组织施工。造林地块设计率达到100 %,没有进行设计以及未被批准的不准实施造林。

2 从开展秋季整地入手,坚持顶浆造林

造林整地,是蓄水保墒、增高地温,提高土壤含水率的关键环节,是造林绿化的第一道工序,是实现抢抓造林,顶浆造林的基础。春季土壤解冻较晚,待土壤解冻开始整地造林,顶浆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就难以实现,坚持高标准整地,把秋季整地作为造林绿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增加整地的数量,提高整地质量,对采伐迹地规划采用大苗造林绿化的地块,全部进行秋季整地,提前挖好植树坑,切实做到顶浆造林。对设计的不同林种、树种、,不同规格的苗木,采取不同的整地标准,对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做到全面整地与穴状整地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3 从严把苗木关入手,坚持优质壮苗

在造林苗木品种的选择上,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最适应本地条件,选择乡土树种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按照适地适树要求,选择抗病、抗逆性及适应性较强和本地区分布普遍、生长旺、抗逆性强、群众有栽培经验的乡土树种中的良种壮苗进行造林,一级苗率在90 %以上,切实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同时在苗木质量的选择上,要选用无人为或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好的苗木用于造林。

4 从强化各项造林措施入手,坚持高标准植苗

造林方式主要以植苗造林为主,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与栽植方式及苗木本身是否能维持水分平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采取一系列以植苗造林为主的造林配套技术来提高造林成活率。一是起苗不伤根。树苗起挖时,要做到不伤根或尽量少伤根,否则造成根系损伤,移栽后吸水能力将显著下降,导致苗体萎缩;二是近距离调苗。尽量就近调剂苗木,避免跨地区、跨积温带调运苗木。运输苗木时,坚持不离水,用塑料袋或草袋包裹根部,用帆布盖严等保湿措施,保证根系湿润;三是苗木假植。苗木运到造林地面不能及时造林时,立即进行假植,栽多少取多少,以防风吹日晒;四是高标准栽植。植苗造林,特别是大苗造林时应深浅适宜,栽正扶直,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保持根系舒展,根土密接,浇足底水,用脚踩实;五是适度修枝去叶。对阔叶树,根据树体的大小,适当剪掉一些枝叶,减少水分蒸发,尽量使苗体的水分维持平衡,有利于树苗成活;六是因地制宜,先阳坡,后阴坡;先山上,后山下;先易早地、沙土地,后湿润地、粘土地;先萌动早的树种,后萌动晚的树种;先裸根苗,后容器苗。

5 从推广抗旱造林新技术入手,全面提高成活率

在应用传统抗旱造林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抗旱造林新技术。一是采用容器苗造林。应用针叶树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极为有效方法之一。是根据苗木类型选用大、中、小容器,装入营养土育苗,实现了带原土坨上山,根系不受损、不脱水的目的,栽植后不缓苗延长生长期,很快进入生长旺季。二是采用先进的抗旱造林新工艺。大面积推广应用ABT生根粉、根部保湿剂、保水剂等抗旱新技术,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三是增加备用行。对针叶树换床苗,春季造林时,采取五行或十行加一行备用行的方式,解决雨季补植用苗。

6 从加强技术培训入手,提高造林者的技术水平

始终坚持县、乡(林场)、村三级培训体系,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在培训林业技术人员的同时,重点对广大林农、林场职工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广大林农造林、育苗以及果树栽培技术的培训,使他们学懂会用,努力提高造林者的造林技术水平,提高造林标准质量。

7 从加强抚育管护入手,确保成活成林

抚育管理是提高新植幼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的重要技术环节。及时对新植幼林进行包括扩穴、培土、除草、扶正、踩实等一系列抚育管理工作,促进幼林生根成活,健康生长。造林后,幼林未郁闭前,每年在杂草生长旺季及时进行镰刀抚育。同时也采取林粮、林草、林药、林苗等合理间作方式,达到以耕代抚目的,既可以实现一定经济收益,减少抚育成本,又可以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三分造,七分管,十分措施才保险”,林木管护工作在造林绿化中所占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层层签订管护经营合同,落实好管护责任制,真正把新植幼林的管护责任落实到户、到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存率林场成活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林场住宅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