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4-06-20刘晓鸥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产马铃薯栽培

刘晓鸥

摘 要: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岭南麓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以及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发展马铃薯栽培,从春季的地膜履盖早熟品种栽培,到大面积高淀粉品种的大规模种植,每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8万亩,每亩达到1000~1500 kg左右,为当地种植户带来收入的同时,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

1 选地选茬

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酸碱性在pH5.0~8.0范围均可栽培。对土壤的孔隙度有很高要求,土质粘重不适合栽培马铃薯,因此应选择地势高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烟草、茄科作物连作,特别是不能和甜菜等块根作物轮作,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2 整地施肥

首先进行灭茬,深松一般达到30~40 cm,耙地后达到细、松、软,没有大坷垃,高起垄,垄宽70 cm。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5 m3,以开沟条施效果最好;种肥主要以化肥为主,尿素6~7 kg/亩,磷酸二铵8~10 kg/亩,硫酸钾5~6 kg/亩。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混合做种肥一次性施入,做到种肥分开。追肥一般在开花之前进行,结合中耕灌溉进行,一般用尿素

5 kg/亩。

3 选种及种子处理

3.1选种

选用优良种薯是获得高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早熟品种选取用早大白、东农303品种;商品薯选取用克新4、克新2;加工淀粉选取用克新12品种。种薯要进行严格挑选,用薯形好、薯皮细致、有光泽的幼龄薯做种薯。

3.2催芽

经过挑选过的种薯放到温室内堆积起来进行困种,温度保持在14 ℃~16 ℃,不能低于10 ℃,相对湿度60 %~70 %,大约15~20 d,芽眼开始萌动幼芽微伸,待幼芽长度1~1.5 cm,块茎表皮已晒绿,根芽浓绿或紫绿,根点凸出时即可切块。

3.3切块

切薯块应大些,每个薯块的重量不小于30 g,带有1~2个芽眼,薯块过小,水分养分不足使幼苗生长不良,也不耐旱,容易缺苗。在切种块过程中,如遇到烂、病种薯要经常对切刀用5 %的来苏儿进行消毒,种薯切块一般在播前1~2 d前进行。

3.4药剂拌种

待薯块切口风干后,用多菌灵进行拌种,放置在

10 ℃~12.5 ℃,且较高的湿度和通风条件良好的室内阴干,不要暴露于干燥、阳光下。

4 播种

4.1播种时间

当土壤5 cm深的地温保持在6 ℃以上并持续3~5 d即可播种。我县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如果时间过晚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4.2播种密度

栽培密度要坚持肥地易稀瘦地易密的原则,一般栽种行距65~70 cm,株距25~30 cm,亩保苗在3500~4500株。

4.3播种方法

播前深松或深趟引墒,随滤种肥,覆土2~3 cm深,然后将种块芽眼向上按入土中,随后合垄,一般正常覆土的深度为8~10 cm。

5 田间管理

5.1中耕培土

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一般要做到三铲三趟,头遍地在幼苗出齐时进行,做到深铲深趟,少培土多留坐土。间隔7~10 d进行二遍中耕,防止培土压苗。三遍是在开花前进行,要浅趟多培土,为块茎的开成与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5.2温湿度管理

从播种到结薯需要田间持水量为65 %左右;从开花至结薯落花,需田间持水量为75 %~80 %;结薯末期要求田间持水量为60 %~65 %。马铃薯结薯的最适宜温度为

15 ℃~20 ℃,因此可以通过补充水分来调节土壤温度,达到多结薯的目的。

5.3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生育期间,前期易发生早疫病和黑胫病,中后期易发生晚疫病。因此要多注意气温的变化,高温高湿要注意晚疫病的发生,若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去除,然后围绕病株3 m以内喷施1000倍液的杜邦克露进行预防。虫害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主要是蚜虫和金针虫,可用40 %辛硫磷乳油以种子重量的0.3 %稀释20倍后拌种。7月中下旬发现蚜虫,可用吡虫啉1000倍液进行防治。

6 适时收获

一般早熟品种在8月中旬收获;中晚熟品种在9月中旬收获。收获前10 d必需停水灌溉然后杀秧,确保收获时薯皮的老化,收获方法采用人工,要求趟的正不跑茬,捡净搂光。如在田间存放需培土保存,必免日灼防冻。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马铃薯栽培
马铃薯有功劳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夏季苦瓜栽培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