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呼包鄂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2014-06-20刘冰洁何金玲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刘冰洁 何金玲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增长极理论的涵义以及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的四大效应,结合呼包鄂经济圈这一增长极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分析今后呼包鄂经济圈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措施,认为必须要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加快发展呼包鄂经济圈的特色优势产业,使其更好的发挥扩散效应,带动整个自治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呼包鄂经济圈;经济发展

1 增长极理论概述

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性成果,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来的,后来又经过其他经济学家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增长极理论被广泛用作区域发展的指导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具有优势条件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少数部门,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主要通过四大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第一、支配效应。增长极上的产业具有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能通过与其他产业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以及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对这些产业产生支配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动作用。

第二、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在整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和范围也会不断增大。

第三、极化效应。增长极上的推动性产业迅速增长,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使得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增长极本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引起的产业聚集作用,使增长极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第四、扩散效应。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周边地区进行投资和其他经济技术支援,为周边地区提供市场,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不发达地区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 呼包鄂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

(一)发展现状

呼包鄂经济圈是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构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黄河中上游,总面积达23.75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艺术的中心地带。呼包鄂经济圈的GDP总量占据了内蒙古全区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集聚了区内一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三分之二的科技人才,是内蒙古自治区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2年呼包鄂三市GDP总额9595.6亿元,总人口760多万。三市城镇化率超过60%,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呼包鄂经济圈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对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二)发展优势

(1)良好的区位优势。呼包鄂经济圈处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幅员辽阔,卫护京津,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腹地,也是沟通华北、东北和西北经济联系的重要枢纽,靠近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

(2)富集的能矿资源。呼包鄂经济圈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592亿吨、占全区已探明储量的70%,天然气探明总资源量为4.5万亿立方米、黄河配给水量58.6亿立方米,稀土保有储量逾亿吨,另外还有蕴藏极为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是全国炙手可热的资源富集区。

(3)聚集的科技力量。呼包鄂经济圈文化教育相对发达,拥有全自治区60%以上的科技研发机构和75%的科研人员,具有较雄厚的科技力量。企业科研能力也较强,多数的大企业集团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企业集团中技术人员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全区水平。

(4)雄厚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呼包鄂经济圈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能源、稀土、冶金、机械装备制造、化工、农牧业产品、羊绒制品等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产业基础。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如神华集团、包钢、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集团等。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呼包鄂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趋于合理,各项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全区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超过了全国水平。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呼包鄂地区聚集了周边地区资源,必然会进一步扩散其城市功能,可以把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起来。实践证明,近几年呼包鄂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是呼包鄂经济圈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结果。

(三)发展劣势

(1)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呼包鄂经济圈地处干旱地区,其主要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内陆河流域如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北麓地带等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严重。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呼包鄂经济圈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2)资源型的发展模式

呼包鄂经济圈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呼包鄂地区大多数产业都依赖于资源开发,虽然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但这种快速增长是以过度依赖资源消耗拉动,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资源型的发展模式,使得呼包鄂经济圈在城市发展转型、增强中心城市功能上存在一定的阻力。

(3)城镇体系的失衡

呼包鄂地区呈显著的哑铃型结构,只有呼和浩特和包头两个大城市,一个中等城市鄂尔多斯,其余大部分旗县均为小城镇。由于缺乏龙头城市和中小城市,使得呼包鄂经济圈的城镇体系极不完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区内部的产业转移及大中城市的带动作用,削弱了各级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也较为明显,农村特别是牧区居住分散,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较发达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在呼包鄂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endprint

3 呼包鄂经济圈的发展重点与措施

(1)加快发展呼包鄂经济圈的特色优势产业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市场上不可替代的供应商。作为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呼包鄂经济圈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自身的优势产业,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尽快改变二元经济的现状,进而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发展呼包鄂经济圈的优势产业,首先必须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资源开发和技术进步的力度,使得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第一、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呼包鄂经济圈拥有富集的能源矿产资源,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的作用逐渐下降,资本、人才、技术的作用逐渐上升,仅仅依靠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已是不可能的。因此呼包鄂地区在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同时,必须要加强资源整合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发挥煤电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和重工业基地。

第二、加大创新力度,建设冶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呼包鄂经济圈的冶金、机械装备制造业相对比较发达,尤其是包头市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完备,技术力量雄厚,是北方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具备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呼包鄂特别是包头市必须把冶金工业、机械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切实加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钢铁、特别是特种钢项目,以及铝、镁、装备制造,加快发展建设成为国家重点的冶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第三、发挥稀土资源优势,建设世界级稀土产业集群。

稀土资源是呼包鄂经济圈最大的资源优势之一,在稀土供应方面,包头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包头市的稀土应用材料的研发水平还比较低,仍处于销售初级加工品阶段。因此,稀土产业要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和科技力量,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推进稀土材料在其他相关产业领域的应用,将包头市建设成为以稀土科研生产为主导的工业化大城市,形成世界级稀土生产、研发和出口中心。

第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升级,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等企业为骨干的乳品业、羊绒加工业是呼包鄂经济圈在全国的优势产业。该地区应继续依托农牧产品丰富的资源优势,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升级,整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名牌产品和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的产品,使呼包鄂经济圈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全面推进呼包鄂经济圈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呼包鄂经济圈必须从推动工业化的角度,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其扩散效应,带动全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逐步扩大呼包鄂经济圈的城市规模,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通过自身的扩散效应逐步向周边地区推进和辐射,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国家以及自治区应将利用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益的地方,使呼包鄂三个城市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依赖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在发展大城市的同时,要结合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呼包鄂地区农村建设要走工业城镇化的道路,特别要沿交通干线发展。充分利用呼包鄂经济圈这一增长极,以旗县所在地或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为基地,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带动农村腹地的城镇化进程,通过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来提高呼包鄂经济圈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4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走非均衡发展道路,优势地区优先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对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内蒙古地区,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发展初期的唯一选择。作为占全区经济总量一半以上的呼包鄂经济圈各种生产要素快速聚集,具有加快发展的显著优势,是内蒙古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应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推进呼包鄂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整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

按照内蒙古“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精神,即:发展、转变、富民、改革。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引导产业聚集,改善发展环境,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呼包鄂经济圈要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积极发挥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富集的能矿资源、聚集的科技力量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发展优势,并找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如水资源的匮乏、资源型的发展模式以及城镇体系的失衡等方面的发展劣势,扬长避短。结合当前呼包鄂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能源、冶金、机械装备制造、稀土和农牧业产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扩大呼包鄂经济圈的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打造成现代化大城市和经济强市,鄂尔多斯市建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金玲,李孝.构建呼包鄂地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的对策研究[J].前沿,2004, (11).

[2] 包根那,张晶.呼包鄂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基础及对策选择[J].理论研究,2005, (5).

[3] 朱晓俊,张永军.内蒙古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对策[J].实践,2006, (6).

[4] 聂华林,李长亮.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J].北方经济,2005,(12).

[5] 李卫宁,粟岚.关于西部地区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党校学报,2004.

[6] 冯邦彦,叶穗瑜.从增长极理论看我国区域经济的梯度开发——兼论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策略[J].暨南学报.2001, (4).

[7] 平先秉,陈礼仁.正确运用增长极理论指导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7.

[8] 任军,马咏梅,赵晓辉.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局[J].税务与经济,2008,(4).

[9] 郑燕,王志娟,李长青.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内蒙古“小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 (9).

[10] 王志梅.对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坛,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