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起群发性丘疹性荨麻疹流行病调查分析报告
2014-06-20王静娟
王静娟
煤矿一起群发性丘疹性荨麻疹流行病调查分析报告
王静娟
目的 调查分析以螨虫叮咬为主的煤矿群发性丘疹性荨麻疹病因, 为煤矿职业防护和健康保健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本次发生疾病的段队, 发病患者及工作生产作业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临床检查及作业环境调查方法。结果 患者347人, 患者以搔痒症状为主, 皮疹呈显著的丘疹性荨麻疹表现, 患者均在生产过程中接触过霉变的杏条, 而霉变杏条有螨虫存在, 确定病因主要是工人生产过程中使用霉变杏条被螨虫叮咬所致。经过3周综合治疗, 患者症状消失, 疫情解除。结论 本次丘疹性荨麻疹流行病, 提醒在诊治此类疾病时, 应想到工人的作业环境及生产中使用材料等方面不可忽视的原因, 明确致病原因对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丘疹性荨麻疹;螨虫叮咬;调查分析
2009年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道清煤矿北斜井七八月间发生一起群发性丘疹性荨麻疹事件, 累计患者347人,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 公司防疫站采用临床检查,生产作业环境调查的方法,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资料与方法 对道清矿所有发病人员进行临床症状,诊治效果跟踪调查。对工人作业环境及生产中所用材料进行实地考察。
1.2 结果
1.2.1 全矿共347人发病, 其中采煤队215人, 占发病人数的62%, 掘进队94人, 占发病人数的27%, 通风队24人, 占发病人数的7%, 供应科送料工人14人, 占发病人数的4%,井下-600开拓队无病例发生。
1.2.2 临床特点 患者以搔痒症状为主, 出现丘疹、红斑风团。局部皮肤剧痒, 损害中央可见针头大紫红色斑点, 有的在红肿表面出现水泡, 皮疹主要分布在腰、腹、臀部及小腿,成群发生或呈曲折排列, 呈显著的丘疹性荨麻疹表现, 由于挠抓, 患者可见抓痕、血痂, 部分患者伴有继发性感染情况。1.2.3 生产作业环境调查 井下工人生产作业环境潮湿,采煤、掘进工人用霉变杏条进行撒帮、撒顶, 贮料场内有大量霉变杏条。用高倍放大镜可见有螨虫存在。
2 预防及治疗
2.1 清理贮料场, 在地面撒生石灰, 并垫高30 cm以利通风,每日晾晒杏条并用1‰胺菊脂液对其喷洒杀虫, 清理工人更衣箱, 工作服每日换洗, 候车厅消杀1次/d, 消除螨虫滋生地。
2.2 对叮咬部位外搽曲米新软膏和硫磺软膏, 口服氯雷他定10 mg1次/d, 对病情较重的采用维生素C2.0 g,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滴注, 对有感染的患者进行抗菌素治疗。
2.3 经过三周综合治疗, 患者症状体征消失, 无新发病例出现, 疫情解除。
3 讨论
丘疹性荨麻疹是由于节肢动物叮咬, 其虫体蛋白导致过敏所致, 其中以螨虫、跳蚤、臭虫最为多见,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当前致病以螨虫叮咬为主要病因。本次疫情中, 井下采掘工人占90%以上, 地面供应科送料组14人发病, 患者都在生产工作中接触霉变的杏条。井下-600开拓队因工作不使用杏条而无病例发生。本次疫情发生在仲夏期, 与螨虫最活跃时间完全一致。用高倍放大镜在霉变杏条中发现有螨虫存在, 证实了这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霉变杏条所致。本次疫情由于组织得力, 诊断及查找病因及时, 没有产生严重影响。这次疫情提醒我们要对坑木及杏条进行晾晒, 梅雨季要对其进行消杀后运往井下, 对贮料定期清除霉变杂物,保证干燥通风。只有加强对工人生产作业环境的改善, 才能有效杜绝虫媒传播性皮肤疾病在煤矿流行, 保证煤炭生产正常进行和矿区和谐稳定。
134300 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