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之路

2014-06-20郭万超

前线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化企业

郭万超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年,却鲜有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出现。“大而不强”是中国企业的“成长之痛”。

中国制造业已取得三个“世界之最”:第一生产国、第一消费国和第一出口国。但至今尚未有一个中国企业在全球“执世界制造业之牛耳”。这些年,部分央企也并购了一些海外资产,但这些企业主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在国际市场上仍缺乏竞争力。其实,竞争力比规模重要,如果我们的企业徒有规模,缺乏竞争力,很快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扫地出门。

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企业或企业家?最重要的原因是创新能力差。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美国《财富》杂志曾分析全球最有竞争力企业的经验,“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

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原因

经过多年努力,应该说,中国的技术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一些方面效果仍不理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一是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二是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不对应。这些年我们的全要素贡献率不是在提高,而是有所下降。

三是局部突破和全局创新能力不对应。中国在七个领域超过美国,但是对七个战略性领域逐一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产业核心技术专利全部是美国的。

为什么中国创新动力不足?从文化根源上讲,不少人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没有做百年老店的想法。

从中国30多年的发展过程看,我们没有那么大压力,我们能把饭吃饱,有足够的劳动力就能保证了。特别是中国,很多企业不创新也能赚钱,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有许多暴利机会空间。

其一,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发财机会。根据清华大学国情中心统计,全国土地成交价款从1989年的4.4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108.93亿元,21年间增幅达到6732倍,而卖地收入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涨幅也超过300倍。其实,房地产是中国企业最热衷的领域。根据马光远的调研,高达70%以上的民间资本选择投资房地产,只有不到5%的人选择从事制造业,而在上世纪90年代民间资本则争相投资实业。《2011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1/3的人参与房地产投资,这一比例在过去三年都有所增长。百富榜中,地产行业占总上榜人数的23.5%,依旧居各行业之首。前10名富豪中有4位以地产为主,2010年只有两位。不仅如此,地产成为今年百富榜总榜中前10名门槛和平均财富最高的行业。据报道,中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家电巨头,纷纷涉足房地产业。2012年即便在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地产业仍有恢复,而且本不是房地产业的企业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并未有明显降温,很多国企也在旗下设置了地产开发公司。

其二,套利也能赚钱,并成为企业的重要追求。不少业绩很不错的上市公司,背后的利润来源值得质疑。它们热衷于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而这些与公司主业无关的行为却为其利润贡献不菲。再看“委托贷款”,据人民网统计,截至2012年9月6日,沪深两市有119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59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度超过171.95亿元,同比增长近38.2%,委托贷款年利率最低的为12%,最高则达到24.5%,远高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率。这些委托贷款给上市公司贡献的利润之高令人诧异。以上数据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相当一部分利润来自不务正业的“信贷套利”的偷懒行为。与上市企业“信贷套利”相似的情况是,民间放高利贷在全国的蔓延。

其三,垄断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2011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显示:利润最高的10家企业,全是国有金融机构和垄断国企,而上榜的184家民企的利润总额都不及10家利润最高国企总额的一半。这和2011年美国企业500强利润排行前10位不少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如制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计算机软件行业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央企的利润主要是由垄断行业企业实现的。行政性垄断对落后企业的保护,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国没有产生顶尖跨国公司的一个原因。

挤掉经济中的泡沫,实施创新牵引战略,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做实产业发展基础,是中国经济和创新的当务之急。

模式转换与创新路径

其一是借鉴国际科技创新的最新理念。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十分丰富,却没有带来与之相应的经济效益与创新效应。为什么?根据我们的调研,主要是思路与模式不对头。

从世界各大创新中心经验看,它们的创新都是瞄准市场最新需求、巨量需求的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的,真正成为了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的先导基地。硅谷的经验是,不能应用、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没有市场需求的技术并不被看好和重视。因此,创新的标准不是看其是否新颖,也不是高精尖,而主要看其是否有商业价值,是否能运用于经济和产业。

造成中国创新出现软肋的一大症结就是缺乏以技术的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为中心的思维和思路。基础性创新是必需的,主要应由国家研究机构完成,更多的创新应由企业来进行,企业一线的创新更应得到社会最大的鼓励与支持。我国的专利数量、科技论文、研究项目数量不少,但基本情况是束之高阁。没有应用价值、没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只能是“屠龙术”。

为了扶持技术创新活动,美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设有科学研究机构,其下属生产机构通常也设有科研单位。全美上万家企业有研究与发展实验室,其中100家大企业的研究工作量占整个工业界的绝大部分,雇佣着约300万科技人员,占全国就业科技人员的60%~70%。每年投入的科研资金达1000多亿美元,占全国科研开支的70%。

目前,中国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科研投入仍以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为主。由于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公有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实力。企业对创新投入没有较大的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全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13%,即使高技术企业也只占0.16%,不到发达国家的1/10。全国研究开发经费的50%来自政府,只有35%来自企业,研究开发的执行,40%~50%在科研院所,企业只占30%。2011年,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中,政府资金占53.2%,企业资金占34.5%。2009年北京市制造业企业中R&D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于1%的企业所占比重为14.4%,比欧盟1996年的水平还低15.6个百分点。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的投入强度为2.2%,低于国际上高技术产业7.1%的水平。

因此,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树立创新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理念,使更多的创新资源转向企业,推动从技术聚变到产业嬗变的深刻变革,实现创新模式的深度转型。

其二是加快构建中国创新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都正经历着一场大调整,创新网络日益成为企业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乃至国家、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东亚尤其是日本的成功挑战,北意大利工业区的创新能力,以及硅谷和128 公路地区的成功,都充分说明了网络的力量。事实上,随着竞争条件的变化,在全球市场上,产品的开发越来越需要广泛的专业能力,甚至那些大型企业也无法单独行事。人们注意到,企业网络是成功创新的基础,创新的位置已经从企业转向网络。创新网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网络,指处于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另一类是横向网络,指企业间、企业与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之间的联系。

目前,中国创新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不够。企业内部联系不够,导致重复研究,表现为小而全;科研与企业缺乏联系,导致科研与产业化脱节;企业科研与市场缺乏联系,导致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创新的全球网络更是没有形成。

创新网络的形成,需要近距离的行为主体在长期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易交流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但创新体系提了很多年了,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网络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应该对其有意识、有目标地予以培育,并通过创新机制的实施,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其三是大力培育中国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好的创新文化对创新呈指数倍增效益。创新文化指的是以创新为意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它既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即创新观念文化;亦指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即创新制度文化。它是创新活动的思想与社会文化基础,可以有效塑造创新主体。一个人所拥有的创新文化因素的多寡优劣、先进与否,所处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他的创新意识的强弱、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活动的顺利与否。

苹果公司在近8年的时间,市值翻了50多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奉行“别样思考”的企业文化。乔布斯曾说,在苹果公司,创新想法可能来自于员工在走廊上不期而遇的随意交谈,可能来自于员工夜里10点半互相打电话讨论出的好创意,可能来自于某个人因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主意而临时召集的6人会议。一句话,创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苹果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要秘诀。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平台等方面还不健全。比如,高校科技评价制度,注重科研经费、项目多少,很少关注成果的应用转化。此外,文化包容性与创新性方面,不仅与发达国家,甚至与金砖国家差距也很大。我们的教育对创新精神培育不够。儿童作家郑渊洁讲过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们的作文课,老师让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说“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就受到严肃批评。有些家长不知道什么是兴趣,就知道学金融毕业到银行赚钱比较多,孩子的兴趣指向、爱好都没有培养起来,所以没有创新意识。

创新文化主要是营造自由平等、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积极进取等的氛围。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很能说明西方的创新文化。美国一个著名公司的创新项目失败了,负责人找到董事长要辞职,董事长说,你已经花了我那么多钱,我怎么能让你走呢?

(作者:北京市社科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经济战略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谭 丁

猜你喜欢

文化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远谁近?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