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融入 率先作为 服务首都

2014-06-20程连元

前线 2014年4期
关键词:朝阳区京津冀中心

程连元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我们深切感受到,朝阳区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必须紧抓历史机遇,自觉融入首都和京津冀发展大局,切实担当历史重任,服务首都发展。当前,落实好中央和市委精神,核心是紧扣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按照区委提出的“四个必须”工作定位的要求,即必须强化首都意识、把朝阳建设成为实现首都功能的重要载体,必须增强服务理念、把朝阳建设成为落实首都职责的重要区域,必须发扬首创精神、把朝阳建设成为服务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撑,必须坚持首善标准、把朝阳建设成为展示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上率先作为,在服务首都发展中实现朝阳发展。

以做好“四个服务”为核心

在服务全国政治中心建设上率先作为

朝阳区是外国驻华使馆聚集区,也是众多党政机关、央企和军事机构所在地,在服务全国政治中心建设方面责无旁贷。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政令畅通。深刻认识首都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和市委权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在朝阳区畅通。要全力做好“四个服务”。以高度的政治担当,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区位特征和特有优势,自觉履行好“四个服务”,提升标准,拓展内容,创新载体,全力做好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在服务中发挥优势、寻求突破,努力构建以服务促发展的新模式。要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牢固树立“朝阳稳、首都稳”意识,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坚决把问题预见于未发之时、解决在萌芽之中。抓好安全生产,加大城乡结合部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加快低级次产业升级,严控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化解,推广“枫桥经验”,强化源头治理和动态维稳,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始终绷紧反恐防暴这根弦,严密防范暴力恐怖事件。

以文化引领发展为主线

在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上率先作为

作为全国文明城区、首都唯一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都文化产业强区,朝阳区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凸显,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有条件有能力担当重任。要立足自身特点,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突出文化引领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优势,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化市场中心和文化事业中心,把朝阳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区。

以建设“文化定福庄”为依托,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化市场中心。近年来,朝阳区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以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为主要承载的产业布局。2012年全区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2%,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23.5%、20.4%。要紧抓首都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的契机,明确文化产业作为朝阳支柱产业的地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与科技、商务、金融加速融合,培育新兴经济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着眼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局,在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建设基础上,全面拓展区域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提升对北京东部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构筑以当代传媒文化为依托、现代文化消费为基础、新媒体内容创意和人才培养为支撑、国际传播为特色的首都文化产业核心功能区,打造承载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文化定福庄”。创新机制、优化政策、完善服务,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和健全服务北京、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的文化要素市场、文化流通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将朝阳区打造成为集国家文化创意基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移动互联网内容生产基地、数字传媒科技高地、文化传媒人才培养与集聚中心、国际文化贸易和消费中心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文化市场中心。

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化事业中心。朝阳区文化事业在体制机制、区域资源、服务体系、人才支撑等方面优势明显。要着眼于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化事业中心,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突出资源整合、文化惠民、形象塑造、人才保障等战略重点,构建“大文化”发展格局。全面梳理辖区文化资源,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形成政府有效引导和资源主动集聚的整体态势。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长效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做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层级、服务网络、志愿者队伍和“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实现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提升服务水平。通盘布局文化事业发展,推动规划和服务前置,统筹发展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时尚文化、国际文化、群众文化、商务文化、奥运文化、创意文化等各类文化,打造国际文化交流集聚之区、时尚创意设计集聚之区、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集聚之区、传媒广告设计集聚之区、版权交易专利保护集聚之区、国家级及民间博物馆聚集之区等特色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启动“朝阳区乡村记忆抢救性发掘与保护工程”。系统推进城市设计,将文化要素注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日常生产生活中,打造城市文化空间。

以构建全域CBD为重点

在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上率先作为

朝阳区是首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全市56%的外籍人口、65%的外资金融机构、72%的世界500强企业地区总部、80%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96%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40%的国际性会议、1/3的国际展览集聚朝阳,尤以CBD最为集中。要树立全域CBD理念,带动城市和乡村产业系统升级,推动CBD核心区、拓展区、配套区、服务区一体化发展,在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升京津冀国际化水平中发挥龙头作用。

发挥CBD国际总部营运中心作用,提高京津冀国际高端资源配置能力。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朝阳区呈现加速聚集态势。围绕北京CBD建设目标,要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提高“引进来”能力,站在更高层次、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际组织常设机构落户朝阳,以CBD为营运中心,推进京津冀在世界范围内集聚与扩散生产要素,为京津冀加强与有关国家、全球城市建立双边投资合作机制、提升全球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发挥CBD国际商务服务中心作用,促进国际资本向京津冀聚集。CBD高端要素集聚,商务平台建设相对完善。要进一步强化 CBD 国际商务功能,在打造CBD国际金融、国际传媒、国际组织总部基地的基础上,强化 CBD 商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交通功能,健全高端商务服务体系,搭建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际投融资平台,完善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推动京津冀内外联动发展,提升区域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

发挥CBD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作用,打造京津冀文化交流的展示窗口。整合区域国际化资源,完善国际会展功能,加快第四使馆区拆迁建设,明确东坝国际商贸中心区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平台。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商业文化、创新文化、管理文化等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尤其是京津冀优秀文化,以文化交流促进人员交往、经济合作,提升区域文化国际化水平、城市人文素质和生活品质,使朝阳区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展示的窗口。

把CBD打造成为国际信息传播中心,建设京津冀通达全球的信息枢纽。充分发挥朝阳区国内外传媒机构聚集、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传媒产业,完善信息传播机制,丰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中国经济信息发布地、全球经济信息中国节点区、国际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地和中国城市品牌传播推广的功能,形成辐射京津冀、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枢纽。

把CBD打造成为国际人才集聚中心,促进京津冀国际人才交流服务。完善人才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优化吸引、培育、使用高端人才的环境,加强发展国际人才服务市场,建立国际人才中介机构、国际人才研究中心、国际人才网络等平台,促进人才汇聚。依托国际人才集聚中心建设,促进京津冀人才资源有效配置,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专利技术运用转化平台建设,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全球人才、技术流通网络。

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

在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率先作为

朝阳区承载着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区域内拥有全市1/5的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实验室,是北京的科技资源大区。朝阳区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一是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经济与科技融合发展。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强“朝阳区—高校发展合作联盟”建设,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区内科技资源,吸纳更多的企业进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二是强化市场的决定作用,推动电子城与中关村互动发展。电子城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电子城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朝阳区作为市场中心的作用,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丰富朝阳科技成果示范和转移平台的作用,推动电子城与中关村互动、互促、互补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在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应用。三是强化政府的保障作用,构建城市综合创新体系。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改进政府激励市场主体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方法,构建综合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文化、社会、城市建设管理融合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尊重创造、鼓励开放、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着力打造尊重创新人才、鼓励创新活动、保护创新成果、包容创新失败的人文环境和政策体系,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提升人文素质,增进社会和谐。

(作者:中共朝阳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任 征

猜你喜欢

朝阳区京津冀中心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艳绝北京城
京津冀协同发展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大麻是个啥?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