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勿忘“严”和“实”

2014-06-20钱理文

前线 2014年4期
关键词:严三实作风领导

钱理文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三严三实”,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是致力改革创业的行为准则。

“三严三实”,体现的是作风,彰显的是境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吹响了“集结号”,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提出“严”与“实”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严”是慎独慎微的自律,是勤于自省的审慎,是严守纪律的敬畏,是坚持党性的觉悟;“实”是脚踏实地的干劲,敦本务实的精神,履职尽责的态度,执政为民的追求。

“三严”是官德之本,是从政之源

万事严中求。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对党员干部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爱护。

“严”针对的是“松”。中国共产党是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不严,难以爬坡过坎,难以巩固改革发展的不易成果;不严,难以治党兴业,难以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

当前,“四风”积弊渐次革除,党风政风新风拂面。但“四风”之弊非一日养成,其顽固性决定了祛除“四风”也非一日之功。上面松一寸,下面宽一丈。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让步。只有从严要求,从严执纪,一把尺子量到底,只认规矩不认人,才能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好作风,就要突出“严”字当头,不搞“一阵风”。“开头紧,中间松,结尾还是空”。从以往改作风的成败中可以看出,如果少了严谨严格、严抓严管的精神和干劲,定会在不良作风的堡垒面前打败仗、栽跟头。

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言必信,才有威;行必果,才有效。思想上要设置“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警戒线,件件抓铁有痕,样样踏石留印。对干部工作“严”,有利于快速成长、快出成果;对干部学习“严”,有利于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对干部生活“严”,有利于洁身自好、严守节操。

现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确实存在“里外两张皮”现象,有些人言行不一、表里相背,严重败坏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领导干部知识上要有饥渴感,本领上要有恐慌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敏于实践。不能把纪律规章当成“手电筒”,握在手中,专盯手下,只对别人提要求、下禁令,自己却成了裁判员、局外人。没有上示范,作用就有限;领导不带头,作风难持久。严,就要从严管干部、从严带队伍,切实将“三严”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真正在思想上严起来,在整改上严起来,在正风肃纪上严起来,切实做到严管实抓、严督实导、严查实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革新、自我整改、自我落实、自我进步;才能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善做善成。

困难矛盾之处、急难险重之事,最是考验干部作风、能力的试金石。在棘手问题面前,要敢碰硬、敢“亮剑”。这里的“硬”就是较真,这里的“剑”就是严惩,这是转变作风的目的所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不忘党的宗旨,弘扬“敢于负责就是能力、战胜困难就是业绩,发现问题就是水平、回避矛盾就是失职”的敢抓敢管、敢于担当的精神,行得正、走得端,敢啃难啃的“硬骨头”,敢解难解的“挠头事”,敢蹚难蹚的“深水区”,讲话才有底气,办事才能硬气,群众才会服气。

“三实”是官权之根,是使命担当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这就决定了每个共产党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是“实”的典范。“实”是人格,是力量,是执政之要、兴业之道、做人之本。

“实”针对的是“虚”。谋事好高骛远,不求实际,是虚;遇到问题难题,不求实效,是虚;假话套话盛行,不求真知,还是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无不是虚。

苗栽不实则亡,树植不深则枯。“虚功”、“假做”是作风建设的恶病顽疾,真抓实干才是工作要义。要从戒虚、戒伪、戒浮、戒空做起,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立说立行、一抓到底、做出实绩。

好作风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是从嘴里说出来,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抓作风必先强党性。党性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自发的而不是被动的。作风建设,不仅要落实为制度,更要升华为价值。成为准则,只意味着人人遵循;成为价值观,才意味着人人信守。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一个“干”。“两横”就是要横下心来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一竖”就是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改革是对实干精神的呼唤和昭示,困难是对实干精神的锻造和升华。从“实”干起,最能体现共产党人的“认真”二字。要用感情“尺子”缩短与群众的距离,时刻牢记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的为民要旨,做人贵在老实,做事贵在求实,谋事贵在务实。

形式主义误事,形象工程误国。任何时候,“做”比“说”都要付出更多艰辛,说得再多,矛盾问题也不会被“说”跑,还是要靠实打实的工作。要把“三严三实”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自觉做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以真实、踏实、朴实、老实这四块“磨刀石”,磨掉浮躁,磨出真诚,磨除官场上的陈规陋习,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当前,把问题解决在任期,促进新风正气常态化、长效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求实,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领导干部的应有品格。领导干部常省自身不足、常纠自身之过、常练修身之术,切勿“唱功”有余而“做功”不足,要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赋予,执政是为民服务,发展是为民谋福。领导干部只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才能给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民众。

大凡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干部,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跑出来的。跑出来的领导干部,群众信不过,工作拿不起,将来走不远;干出来的领导干部,人民信得过,自己立得住,一路走得稳。要坚决抛弃不按科学套路出牌的“浮术”,以实立身,以实为守,以实行事,开明而不自以为高明,由民做主而不代民做主,坚持好事办好,真正实事落实,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严三实”互为关联,是一个统一而严密的整体。领导干部有“三实”的觉悟,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有“三严”的警醒,才能心存敬畏、手有戒尺、行有规矩。

“三严三实”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是对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领导干部要勿忘“严”和“实”,警钟长鸣、发条常紧,发扬钉钉子精神,作风建设就能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就能用真招实措换来实实在在的进步,用自身行动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导向,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执笔:魏晔玲)

猜你喜欢

严三实作风领导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市领导会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怎样开好“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三严三实”,好干部的人生指南
三严三实党员干部读本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
“称职”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