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生成与式微的文化分析
2014-06-19王卉
王卉
摘要: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从恪守传统进而形成传统美学风格,到传统美学风格日渐式微的演变过程。文章探讨中国动画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具体表现,并从文化层面分析中国传统美学风格生成与式微的多重原因。文章认为,中国动画电影生产应恪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传统文艺形式与精神真正变成中国动画电影生产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动画电影 传统 美学风格 文化
自1926年万氏兄弟与长城影业公司拍摄《大闹画室》至今,中国的动画电影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神笔》、《我为歌狂》、《葫芦娃》、《小蝌蚪找妈妈》等。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从简单拿来、单一模仿到汲取传统、回归本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学派”,再到被动接受外来动画电影“影响的焦虑”而改变传统美学风格,最终汇入大众化、消费化、世俗化、同质化与产业化的国际动画电影制作模式之中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文从文化层面入思,分析探讨中国动画电影传统美学风格的形成及其在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解构与式微,呼吁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理性面对娱乐化与消费化的价值趋向,在追求动画电影“眼球经济学”的同时,也要继承传统美学风格,努力实现传统文艺资源与审美风格的现代性转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中国学派”。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类型,中国动画片是在欧美动画电影的影响之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大闹画室》就是受到美国动画电影《从墨水瓶跳出来》的启示和影响,在题材上选择了杂耍和游戏作为表现内容,剧情简单,人物造型较为单一,审美风格表现为单纯的打趣和娱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些电影制片厂的成立与动画制作的逐步成熟,中国动画电影开始摆脱欧美动画电影制作模式的桎梏,开始立足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立场,通过对传统文艺的创造性转化来构建有中国美学风格的动画电影,最终形成所谓的“中国学派”。
中国动画电影的内容与题材,多数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经典文艺作品。中国瑰丽而丰富的传统文化殿堂,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相当多的中国动画电影,题材和人物形象均来自传统的文艺作品,如《大闹天宫》就取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该动画片以小说为基础,同时运用视觉艺术的创作技法,成功塑造了一个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英雄形象。《哪吒闹海》根据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改编,动画片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哪吒”形象作了创造性表现,其间融入了新时代的道德元素与美学精神。《女娲补天》改编自中国神话《山海经》,《神笔》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神笔马良》,《真假李逵》取材于古典小说《水浒传》。从传统文艺经典中汲取动画电影创作的素材,一方面使中国传统的文艺形式能够通过新的艺术样式获得传播与接受,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动画电影凝聚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精神,实现了传统文艺与现代动画艺术的审美融合,既有利于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也实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中国动画电影大量应用传统文艺形式,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审美风格。中国动画电影在人物造型、动作、音乐等方面都非常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艺术元素。《大闹天宫》在造型上化用京剧脸谱和民间版画中的人物造型,在色彩上充分借鉴传统绘画的装饰风格,在动作设计上则充分吸收京剧的表演方式。《神笔》中官府老爷夸张的胡子是对京剧脸谱造型的漫画处理,差役们的形象则像京剧里的武生。《骄傲的将军》中,创作者从古代的绘画、雕塑、建筑、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京剧中汲取大量的创作灵感。如将军的造型就是京剧中的花脸,奸臣则用尖嘴、小眼睛、八字眉来刻画其形象。《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运用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虚实相生的艺术意境。《猪八戒吃西瓜》中猪八戒的形象采用了典型的豫北剪纸风格。《金色的海螺》中人物的塑造则采用了窗花、皮影等多种传统艺术表现方式。《半夜鸡叫》通过木偶人物的各种动作,展示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法国戛纳电影节放映时,法新社的评论是:“人民中国把中国丰富的民间艺术之一的木偶搬上了银幕,戛纳电影节观众极为赞赏,并表示欢迎。”[1]正是源于对传统文艺形式的借鉴与转化,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片、剪纸动画片和木偶动画片类型。大量传统文艺形式的运用,既使中国动画电影具有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民族特色,同时也让中国乃至于世界的观众通过动画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熟悉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形式,很好地做到了古今文艺形式与审美精神的融合。
中国动画电影在画面和场景的设计上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艺的审美风格。中国动画电影的意境之美,主要靠构图形式和场景设计来实现。构图形式主要是汲取了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构图技巧,做到画中有画、境中有境,让人感受到动中有静、动静相济,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大闹天宫》的画面构图就采用了中国古典工笔重彩绘画的技法,山上雨雾飘渺、水中碧波荡漾、楼阁金碧辉煌,构造出了光怪陆离、千变万化的神话景象。此外,一些动画电影在画面与场景的营构方面充分运用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方法,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60年代的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将齐白石笔下的虾、鸡、蝌蚪、青蛙等放在具有水墨特色的背景中,整个画面栩栩如生、意境深远,特别是小蝌蚪的形象,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了小蝌蚪的灵动润滑,活泼通透。[2]《牧笛》中的水牛,简练而朴实的造型,显得生机勃勃,虚实相生的意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中国动画电影除了在形式上广泛借鉴和吸收传统文艺的审美风格之外,在艺术精神方面也承担起同传统文艺较为一致的道德教化功能。如《哪吒闹海》就弘扬了哪吒为百姓利益而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性格正直善良、有勇有谋、追求自由,其形象负载了较多的道德文化内涵。《黑猫警长》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以及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模式,也使这部风靡80年代的动画片具有了强烈的道德力量。《葫芦兄弟》中七个本领超群的葫芦兄弟之间的友情传递出古代的孝悌之道,而他们勇于战胜邪恶妖精的行为又负载了正义的道德精神。总之,中国动画电影在精神内涵上追求道德训诫和伦理说教。90年代以来,日本动画片风靡中国大陆,中国动画电影界在追随日本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也逐步从道德训诫与说教的模式中突围出来,转而开始追求轻松的娱乐精神与视觉快感,如《秦时明月》、《梦回金沙城》、《魁拔》等,这种转型意味着中国动画电影最终放弃主流化的宏大叙事,转而追求娱乐与轻松的美学风格。
中国动画电影传统审美风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时代文化的原因,也有艺术家个体美学追求的影响,还有读者接受的制约。作为一门崭新的艺术类型,中国动画电影起步较晚,不论是就电影编剧还是制片技术等,都较为贫乏和落后。这种后发性的发展态势决定了中国动画电影在编剧与制作方面,首先要考虑到动画电影生产的便利和效益,而从家喻户晓、广为人知的传统文艺故事中取材,既方便快捷,又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特别是儿童的审美趣味。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前提之下,中国动画电影一开始就致力于从传统文艺题材中摄取创作的灵感与资源。丰富的传统文艺资源,也便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根基。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者立足文艺传统资源的同时,又深受传统文艺创作方法技巧的启发和影响,使其在借鉴西方动画技术的同时,更加专注于对古典文艺形式技巧的利用和创新。艺术家和电影创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是中国动画电影传统审美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许多动画电影的创造者都对传统文化较为熟稔和热爱,他们希望通过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传承民族文化和道德精神。本土动画电影技术的落后也促使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传统文艺的形式技巧上,通过对传统文艺形式技巧的媒介转化和视像创新,使之变成中国动画电影独特的民族审美风格。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受到总体政治文化的影响,电影编剧和制作者更多从政治文化、道德规训与审美教育等层面来考虑动画电影的艺术功能,这也使中国动画电影更多地通过回归传统文化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正义价值,进而实现其寓教于乐的意识形态功能。此外,受众群体也是导致中国动画电影传统审美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动画电影的接受者主要是青少年和儿童,同时也有部分的成年人。儿童的内心比较单纯,对美好与正义的事物充满渴望,他们相信好人有好报,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动画世界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既能吸引他们的关注,同时还能让他们从小就形成善恶分明的道德观念。另外,儿童的生活阅历与文化修养不深,对图像的感受能力远远超过语言,这使得儿童更容易受画面的影响。这就要求动画电影要有画面的美感特质,要在构图形式、色彩与声音等方面尽量贴近儿童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心理。我国动画电影非常注重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美的元素,以多姿多彩的画面造型、优美动听的音乐来吸引少年儿童。之所以如此,正在于动画电影的制造者充分考虑到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审美接受。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文化的全球化与动漫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日本与欧洲的动画电影相继涌入中国大陆,深刻影响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生产与接受,最终改变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表达样式和审美精神,曾经蕴藉于动画电影中的传统审美风格,日益走向式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大众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化的商品化与产业化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动画电影的制作开始从“传者本位”进入到“受众本位”阶段,其审美风格日益走向多元化。动画电影要想被大众接受,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大众的接受层理,考虑到接受者多元化的审美消费需求。随着总体性社会的瓦解,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文化接受的民主化与浅表化趋势,日本与欧美动画电影所带来的新异的视觉冲击和美学趣味,给中国动画电影界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动画电影市场和动画电影美学,他们不得不从传统美学风格的桎梏中走出来,转而以多元化的艺术生产方式来面对中国的动画电影。其次,大众消费主义时代的泛审美文化与娱乐至死的文化精神,使动画电影开始放弃道德规训与文化启蒙,转而追求画面的绚丽,审美的轻盈和娱乐的快感。有的动画电影为了获得成人观众的眼球,甚至不惜在动画电影叙事中植入情色与暴力的元素。消费主义时代的娱乐精神,必然会冲击甚至解构中国动画电影恪守传统伦理意识教化功能的价值取向,像《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已彻底放弃了道德的规训与说教,轻松诙谐的搞笑场景,带来的是文化的平面化、审美的娱乐化与精神的世俗化。最后,随着新的动画技术的不断开发,中国动画电影也不得不从传统美学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开始运用新的动画设计技术来实现动画制作的革命性发展。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动画电影已经很难看到传统动画技术的运用,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电脑制作的二维、三维动画,先进数字技术的引入,让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大大提高了,但传统手工动画的个性与美感也被批量化生产的雷同与粗糙所代替。
面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现状与未来,我们认为,不应过分摒弃传统,而是要采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辩证扬弃的方法。既要看到传统文艺形式与文化精神给中国动画电影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理性审视其不足;既要充分借鉴和吸收优秀的传统资源,又要敢于大胆运用新的动画制作技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像《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充分体现出了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统的水墨动画技术同现代三维技术的综合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审美视觉的震惊效果。在此,我们也向中国的动画电影界呼吁,要想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电影,要想创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学派”,就必须尊重传统,理解传统并最终在运用中激活传统。要让传统的文艺资源、艺术形式和美学精神同现代结合起来,真正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生产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极其文化探源[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