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质量学科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其启示
2014-06-19宋时磊黄太进
宋时磊 黄太进
摘要:随着质量管理方法的不断更新,质量教育和培训作为将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的手段日益受到重视。高校以系统化的学科教育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质量教育中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制造业和教育水平较发达国家的高校,大多开设了质量及其相关专业,覆盖了不同的教育类型并以培养硕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国外开展质量学科教育的高校类型不断丰富,专业范畴不断拓展,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教育并重,学科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互衔接。我国应让高校尽快成为质量学科教育的实施主体,设立质量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各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设置不同研究方向,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专业化人才以满足社会各方对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助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质量教育;质量管理;专业学位
一、问题的提出及数据获取
在进入以机器生产为代表的工业化社会之前的手工业时期,人类便已有意或者无意地对产品质量开展多种方式的管理(宋京军,1989;Jin Qiupeng et al.,1995),但当时产品质量主要是生产者本人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手艺把关,较少有外部的质量检验与监督,这个时期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信海红,2005)。这个时期的质量教育主要是通过手工业者内部或者外部的技术交流实现的,教育的形式也是质量的自我教育。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后,工厂大批量生产的实现使得质量控制成为一项难题,这促使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出现并迅速发展。在经历了质量管理的质量检验阶段以及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之后,人们意识到质量管理不仅是一门需要统计分析的技术科学,更是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管理科学。在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教育和培训作为将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成为与标准化、计量、质量信息以及质量小组活动相并列的基础性工作(苏文杰,2006)。在我国,一般将企业作为开展实施质量教育的主体。楼维能、贺开文(1987)从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教育的现状与意义、教育体系、教育的组织系统、教育考核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华通咨询(2013)提出质量教育与培训的一般内容是灌输质量意识、质量文化宣传、技能培训、现场作业指导等;质量教育和培训的基本要求是对需求进行识别、提供适宜的培训方法、评价培训目标和效果的有效性、注重教育过程的管理等(王明贤,2011;骆伯毅,2007);在企业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在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内容,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提升质量意识(水野滋,1988)。
高校及其学者作为知识创新的载体和创造者,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浪潮予以积极回应,质量管理领域中的杰出学者如戴明、朱兰、克劳斯比等曾经在高校工作或者通过兴办教育等方式推广质量教育。随着质量管理在社会经济中重要性的提升,全世界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通过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培养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开始系统化的质量教育。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产品的竞争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竞争转变,质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质量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把质量教育放到战略发展地位来加以考虑,纷纷设置质量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成立专门的质量研究机构,重视质量管理的研究及相关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质量人才旺盛的需求。美国、日本和欧洲不仅在企业中开展质量教育,而且还把质量教育由在职培训向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校渗透,一些国家的高校开设了质量工程相关课程,设置了质量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张球、胡实秋,2003)。例如,日本较早在企业管理专业中开设了质量管理与质量统计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前苏联在高校设立了标准化与认证专业和质量管理专业,1990年英国诺丁汉市特兰特大学开始招收质量改进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等。
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国外高校质量教育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助推作用,提出加强质量管理高等教育势在必行(张球、胡实秋,2003);但是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思想引入高校,进而推进学校教学、行政、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质量提升。Bonser(1992)分析了战后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认为高等教育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全面质量教育,以提升教育质量;Stark和Lowther(1980)探讨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高等教育评估的指标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Drudy(2011)探讨了经济不景气时的教育改革该如何兼顾质量和公平。在中国,研究者也多侧重于研究西方教育的全面质量观管理体系(施晓光,2002;齐昌政,2007;黄启兵等,2008),或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管理模式、ISO9000标准等理论引入教育(肖明,1995;邵娟,2008;衣海霞,2010)。仅有个别学者(洪生伟,2007)较为简单地介绍了国外质量工程类专业的发展情况。少数国外学者对质量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开展进行了研究,如Rosenhoover & Kuhn(1996)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公共管理与公共事务院校联合会(NASPAA)所属院校对开设有关全面质量管理课程的热情程度与公务员对在公共管理硕士课程中开设全面质量管理课程的呼声存在较大的差距(Rosenhoover,1992;Rosenhoover & Kuhn,1993),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在公共管理课程中严重匮乏,提出科研院所应该开展学科需求评估,来满足公共部门对掌握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总体而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术界,对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学科教育状况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梳理,并深入总结分析、探寻一般性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尚不多见。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张继宏、范寒冰等学者曾对国外高校质量管理学科教育的情况进行过初步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本文作者从Find A Masters、Hot Courses、Education Portal等专业性的国外高校课程网站、专业学科介绍网站、留学信息服务网站以及Google等通用型搜索引擎,以Quality、Quality Management、Quality College(University)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排除不相关的检索条目与冗余信息后,建立国外高校质量管理专业设置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对于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已形成相当规模,有16个国家的222所大学设置了质量管理相关专业。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我们所指的高校质量管理学科专业,不仅指名称中明确表明质量、质量管理等名称的学科专业,也包括以质量管理方法、手段和工具命名的专业,还包括虽然名称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其课程设置中1/2以上由标准、认证认可、质量管理方法、工具等所组成的学科。endprint
二、国外主要高校质量学科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一)世界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的高校都设置了质量管理教育,高校质量管理教育设置情况同一个国家制造业发达程度呈现一定的正向相关性
美国是质量教育的大国,共有111所学校开设本硕博三个层次的质量学科教育。美国在机械工程技术、计算机系统工程、食品和营养学、工商管理硕士、工业与系统工程等学科下,培养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美国质量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为实用型人才,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和明确的职业导向。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东密西根大学等大学已开设质量管理科学硕士,该学位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公民素质、统计能力与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在私营、公共及军事行业的质量管理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美国质量协会认证的质量工程师资格、注册质量审核员与注册质量经理资格。美国质量管理教育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设置质量管理专业的高校类型丰富,有理工学院、初级大学、社区学院、两年制学院、四年制学院和研究型大学等;二是专业名称呈现多元化特征,较多的专业名称有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工程、质量保证、质量管理工程、可靠性与质量工程、食品安全与质量等;三是教育类型涵盖本硕博三个层次,国立质量管理研究生院有本硕博三种学位教育,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格兹希尔分校有本硕两种学位教育,马里兰大学有硕博两种学位教育,但三种教育层次中以硕士教育为主,占总数的40%。
在欧盟各国中,英国开设质量管理专业的时间较早,1990年诺丁汉市特兰特大学便已开始招收质量改进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目前英国共有38所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英国质量管理学科教育特点与美国呈现出很大不同:第一,教育层次全部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层次,无学士及博士学位教育;第二,专业名称与学习内容更加具体明晰,如赫特福德大学的大气动力学和空气质量专业、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精益六西格玛流程卓越专业、伦敦大学王国学院的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专业等;第三,培养类型有面向就业市场的专业型教育,也有研究型质量人才的培养,伦敦南岸大学开设了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服务-食品服务质量保证两种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课程。欧盟其他国家如爱尔兰、德国、法国、瑞典、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等6个国家共有30所高校开展质量学科教育,其中爱尔兰有7所、法国和德国分别有5所,瑞典有4所。教育层次同样主要是硕士学位教育,德国洪堡大学设有流程与质量管理专业,法国昂热大学设有质量管理安全质量专业,瓦赫宁根大学设有食品质量管理专业,瑞典克里斯蒂安桑塔德大学设有环境与质量管理专业,瑞士日内瓦大学设有标准-社会规制与可持续发展专业等。爱尔兰质量管理教育较为发达,在本科及硕士层面设置了相关专业,特别是斯莱戈理工学院有质量理学学士、质量高级文凭、质量理学硕士三种教育形式。
其他国家开展质量管理学科教育情况。前苏联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高校设立了标准化与认证专业和质量管理专业,培养标准化高级人才(洪生伟,2007)。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沃伦岗大学迪拜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都设置了质量管理与工程的学位教育,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对质量科学管理、质量审计及质量评价方面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日本是在技术管理下培养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专业硕士学位人才,许多大学设立了质量相关专业,例如东京海洋大学的食品流通安全管理专业,长冈科学技术大学的系统安全专业,东京都市大学和福井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千叶工业大学的经营风险专业。另外,东京大学和神户大学等在农学生命科学下设有食品安全讲座,群马大学在生产系统工程、广岛大学在经营工程、名古屋工业大学在产业战略工程、熊本大学在系统科学、玉川大学在管理科学、山梨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下设有质量管理讲座日本高校质量学科教育的发展状况系浙江大学搜集整理。。
开设质量管理专业的国家一般在制造业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质量教育的发达程度同制造业的工业水平呈现一定的正向相关性(见表1、图1)。在所有从事质量管理的国家中,马来西亚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国家。马来西亚有14所高校开设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学位教育,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质量工程专业授予工程技术学士学位,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商业与质量管理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西大马学院质量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开设硕士及博士学位教育的有博特拉大学(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专业)、玛拉工艺大学(管理科学-质量研究专业)、沙巴大学(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质量改进专业)、敦胡先翁大学(全面质量管理、技术与职业教育-TVE质量标准专业)等5所高校。除本科生教育外,马来西亚高校硕士和博士层次质量管理教育的特点是以研究型教育为主。马来西亚高校对质量管理教育的重视是与其制造业的水平相适应的。根据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合作进行的一项持续多年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研究,马来西亚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一直位居全球前20名,2013年排第13名,指数评分为5.94。数据来源:德勤中国官网,网址http://www.deloitte.com/view/zh_CN/cn/ind/mfg/index.htm。在16个开设质量管理专业的国家和地区,除香港和波多黎各外,其他14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全部位列全球前40名,根据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预测,未来4年这些国家处于全球前40名的位置保持不变。
(二)国外高校开展质量管理教育的类型丰富,覆盖五个层次,满足不同的求学需求以及社会需求
有30所院校提供质量管理大学预科班(先修班)课程。所谓大学预科是指欧美等国家多数高校所
设立的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转轨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可为学生正式进入大学学习提供必备的语言技能和基础专业知识。从教育体系的归属看,大学预科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通过大学预科考试的学生可升入本校或其他学校大二,继续学习专业课程,攻读学士学位。提供质量管理大学预科班的国家以美国、英国为主,其中美国共有24个学院提供大学预科班。这些学院主要是在地区、社区层次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社区学院。如布伦姆社区学院、潮水社区学院开设工业技术-质量保证的预科,弗洛里森特流域圣刘易斯社区学院开设质量技术的预科,哥伦布州立社区学院开设质量保证技术的预科,洛雷恩郡社区学院开设质量保证的预科,默克姆社区学院开设质量系统技术的预科等。endprint
在本科层次有70所学校设立了质量管理及相关专业,其中美国高校59所,占总数的84.2%。美国本科层次主要有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两种教育形式。质量管理准学士学位入学门槛较低,获得高中毕业证书、预科证书或职业教育培训资格证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学习一般是在社区学院、技术学院进行,完成高等教育课程获得准学士学位后,一部分学生会走上工作岗位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一部分学生会升入四年制的本科院校,继续攻读大学本科三四年级的质量管理课程。美国59所开设质量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有24所高校授予准学士学位,多授予应用科学副学士学位(The Associate in Applied Science),少部分授予理学准学士学位。美国大学四年制的质量学科专业为质量保证、质量体系、质量控制等专业,完成学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美国副学士学位在为美国高中毕业生以及国外留学生提供升学的便捷通道的同时,也为质量管理专业学士学位提供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导向训练,便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直接从事质量相关工作。此外,爱尔兰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提供质量高级文凭,注重于学科专业,以就业为教育导向。爱尔兰高校承担质量高级文凭的颁发,如斯莱戈技术学院颁发质量高级科学文凭;香港的教育培训则是职业培训委员会承担。
有132所高校设置质量管理硕士层次的教育,涉及16个国家和地区,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居多。英国有38所高校招收质量管理硕士,教育类型比较丰富,有研究生证书(PgCert)、研究生文凭(PgDip)和硕士学位,所授予硕士学位主要为理学硕士,如曼彻斯特大学不仅授予可靠性工程与资产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证书和研究生文凭,还授予该专业的理学硕士学位。美国有44所学校开展硕士层面的教育,除颁发质量管理理学硕士学位外,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等高校的技术-质量体系专业还颁发艺术硕士学位。美国爱荷华大学、赫福斯特拉大学、霍夫斯特拉大学、圣托马斯大学、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以及马来西亚工艺大学等6所大学在工商管理硕士中设置了质量管理培养方向。在研究生阶段,博士层次开展质量管理教育的高校数量较少,仅有10所学校,主要集中在美国、马来西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从事质量管理职业教育的院校共有10所,多为高校的职业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及大学联盟等,如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教育学院、塔拉哈西社区学院,英国的西北肯特学院、BPP大学职业教育中心、城市大学、开放大学、阿伯丁学院,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新西兰开放式理工学院等。这些院校所提供的教育内容多为职业资格教育,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通过考核后颁发特定的结业证书或资格文凭,塔拉哈西社区学院颁发精益六西格玛的绿带证书,阿伯丁学院提供英国特许质量协会(CQI)各等级的品质管理证书培训,澳洲公开大学联盟提供质量审核证书的培训等。实际上,品质管理从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主体除高校外,更重要的实施者是各国的质量行业协会及研究组织,如美国质量协会提供注册质量审核员、注册质量工程师、注册制药GMP专员、注册六西格玛绿带与黑带等10多个职业资格的教育培训与资格认证。
(三)国外高校质量管理教育以培养硕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
通过不同教育层次的高校数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外高校质量管理教育重在培养硕士层面的人才。国外质量管理硕士学位一般分为授课式硕士学位和研究式硕士学位。授课形式的硕士学位课程一般为一年,学生必须修习一定学时的质量管理课程,每学期写出规定字数的论文,年终提交最后的毕业论文(也可不提交毕业论文)。这种形式的学位重在培养企业及社会所需要的质量工程及管理的专业人员。质量管理研究式硕士学位,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主要在导师指导下从事论文写作工作。这种形式的学位教育主要是为博士阶段培养高层次专业研究人才。在132所开展质量教育的高校中,仅有9所学校是研究型的硕士学位,其他123所高校硕士教育主要培养授课型的应用型硕士。在香港等地区的少数高校还提供质量管理的哲学硕士学位(MPhil)。这种学位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因为研究进度不达标、考核不合格或其他原因中途肄业而颁发的,表明该学生接受了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但是没有达到博士的研究水平,但是持有这种学位的学生可直接跳入博士研究的最后一年,如果能够出色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等,也可授予质量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企业信息系统与质量管理研究方向、香港大学的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方向授予该种学位。从事质量管理博士层面教育的10所高校所开设的专业,无一例外都是研究型教育。
国外高校在硕士层次培养质量管理专业人才是与该阶段的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本科生教育是通识性教育,博士生教育是研究型教育,这都与质量管理的实践性不吻合。世界各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一般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这种职业目标决定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王莹、朱方长,2009);硕士阶段是专业型教育,与质量管理工作有内在的一致性。英国朴茨茅次大学质量管理战略理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广泛的质量现代理论和技术,涵盖质量运营、功能和战略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使学生获得商业及学术的应用技巧,最终使学生完成商业目标、达成工作结果。学校为此开设了质量管理促进质量转型、定量研究方法、精益求精战略等方面的应用型课程。
随着质量管理在各领域的深入发展,在一些国家还出现了专门培养质量管理应用人才的学院。创建于1933年的国家质量管理研究生院(法尔茅斯),是美国一家致力于质量体系管理学领域研究的高等院校,教育层次比较齐全,本科专业中设立质量体系管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立质量体系管理学、环境质量管理学,博士专业中设立质量体系管理学,职业技能培训专业中设立精益生产方式和六西格玛技术学概论、精益生产方式和六西格玛技术学精修等。
三、质量学科教育的历史趋势
从各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质量管理学科教育呈现以下发展趋势:endprint
(一)质量管理学科教育的专业范畴不断扩大
随着机器工业化生产的日益发展,产品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得以诞生。因此,质量管理最初应用对象是各类产品特别是工业产品,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其对象范围也逐渐拓展到工程、服务领域。ISO9000:2005认为产品、工程、服务仍旧属于产品质量的范畴;但实际上,社会经济生活中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环境、人民生活等领域。因此,随着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国外高校教育的范围从初期的注重产品质量本身的管理,如质量保证、可靠性管理、食品质量管理等,逐步拓展到更为广泛的质量范畴,如面向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业与系统工程,面向服务质量管理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以及面向环境质量的环境与水质量工程等专业。广义质量管理教育的范畴正是质量管理学科教育不断发展的新方向。在现有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各高校质量学科教育普遍采用的结构是质量管理的通用方法,加上新的领域独特管理方法的培养模式,学科发展方向则普遍从传统的产品质量领域向其他领域的质量问题进行拓展。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有环境与水质量工程专业,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设有医疗质量与安全专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环境健康科学下面设有空气质量、水质量学科方向,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设有近海和海洋技术与风险管理专业,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设有空气质量和碳管理专业,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服务质量专业设有医疗与观光方向,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设有卫生质量管理与领导专业等。
(二)开设质量管理教育的高校从工程类学院向管理商学院以及跨学科研究的院系拓展
质量管理范畴的扩大以及质量问题的多样性,使得质量管理问题本身向着更加复杂性学科的方向发展,单一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已经无法解决日益复杂的质量问题。这种趋势使得开设质量管理专业的院校,从最初多开设在理科、工程类院系,逐步扩展到管理学院和商学院。如法国波尔多高等管理学院、马来西亚百纳利大学企业与管理学院等都设有质量管理专业或者在企业管理下设有质量管理研究方向;有些高校则直接在工商管理硕士(MBA)下设置质量管理方向。高校类型发展的第二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质量管理教育作为典型的跨学科型专业培养,采取设置独立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组建多院系共同建设教育研究平台、成立质量管理学院等方式进行教育,甚至引入外部专业质量管理机构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培养。
图2质量管理专业拓展图
(三)质量管理教育从注重微观工程质量的教学实践转向宏观质量规制手段的分析探讨
众多质量相关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质量体系和方法的实践者,或是质量工具的使用者和操作者,而是更多地从宏观层面,将质量管理的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治理的框架当中,强调质量管理对这些方面的贡献与融合,培养学生能够从更宽广的视野上来从事质量管理实务。因此,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专业外,开始出现许多以法律、政策、标准等规制手段,作为质量管理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论培养的趋势,美国圣约翰大学、天普大学的规制事务/质量保证,日内瓦大学的标准、社会规制与可持续发展,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标准等都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从宏观层面进行质量管理的第二个发展趋势是更加强调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设置了风险预警与管理硕士,赫瑞瓦特大学爱丁堡分校设立安全、风险与可靠性工程硕士,锡根大学设立控制与风险管理硕士等。第三个趋势是在组织层面,不再仅是培养学生从一个质量工程师的角度,而是从战略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和发展,并学会与外部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协作与沟通。
(四)质量管理教育越来越强调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结合
风险管理、安全工程、系统控制、过程控制管理体系、标准与认证以及六西格玛、精益制造等工具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方法,也构成了质量管理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有大量开设质量管理教育的高校开始与权威、专业的质量社会组织进行联合培养,为合格的毕业生提供专业的认证证书,提升其职业的社会认知度。这方面,英国高校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如阿伯丁学院提供英国特许质量协会的证书文凭,BPP职业教育中心提供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质量方面的认证证书等。
四、国外质量学科教育的启示
从国际质量教育的研究情况来看,质量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获得普遍共识,高校对这一共识采取了积极回应的态度,有规划地系统开展质量学科教育,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数量丰富的质量人才,为产品质量的确保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人才支撑。面对新时期质量领域层出不穷的挑战,我国应当借鉴世界各国质量学科教育的实践经验,全面提升质量人才培养的教育水平。
(一)高校应成为质量教育的重要实施与承载主体
经济发展在21世纪仍将处于全球发展的引领地位,而质量是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基础性要素(程虹等,2013),质量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高低,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宋明顺等,2012)。国民的质量技能、质量意识和质量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先进的设备、发达的技术能否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能,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成本生产出质量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从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民质量技能、素质和意识的提高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张星久等,2013),需要全社会多种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质量宣传活动、让质量理念深入人心,更需要学校特别是高校进行系统的质量管理高等教育。
与其他教育主体相比,质量高等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一是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质量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校不仅会开设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检检验、质量体系、质量工程学、质量与制造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课程,还会开设统计学、管理学甚至人文学科的课程,质量教育绝不仅仅是就质量而谈质量,更多的是对人的全面素质进行涵养。二是质量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高校质量教育不是针对具体质量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也不是对整体社会质量氛围的营造,而是更加系统全面地教授学习质量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并且教育序列的完整性确保了质量教育从实践到研究的逐步深入。三是质量高等教育形式及专业设置相对灵活多样。高校的学生结构层次、入学方式、学制和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提供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培养内容的专业化质量人才,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可以采取脱产与不脱产、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委托培养与普通培养等多种形式学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学习时间,还可以与其他社会质量教育机构形成教育合作,构筑产业界、政府、社区民众的终身质量教育体系。四是高校拥有一流的质量教育师资与研究力量。很多质量管理专家本身就是高校学者,高校有国际化的质量交流与合作平台,同国内外质量管理学界有深入交流,这为质量教育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视野。endprint
(二)尽快设立“硬技术”与“软科学”相结合的质量学科专业
质量学科首先是硬技术的教育。产品质量的生产与提高需要硬技术的支撑,有赖于材料技术、机床技术、加工技术、防腐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与突破,而对质量的检验、检测与监督同样离不开技术,硬技术是质量的核心与基础。质量学科还是一门软科学,质量是产品固有特性的外在表现,还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对质量的研究还需要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信息学等角度展开,从综合多元的角度去系统把握其中的内在客观规律,进而寻求解决质量问题的路径和方案。硬技术重视人的因素,但注重的是人对“外”和对“物”的反应和能力;而在软技术方面,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更注重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以及对“内在活动”的控制能力(金周英,2010)。因此,高校质量学科教育是将“硬技术”和“软科学”相结合的教育,这决定了质量学科教育的丰富性、多元性与系统性,同时质量安全事件问题的频发也决定了质量高等学科教育的紧迫性。国家层面也意识到质量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要求“加强质量研究机构和质量教育学科建设,形成分层级的质量人才培养格局,培育一批质量科技领军人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加大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质量管理相关专业,培养质量专业人才”(《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起草工作小组,2012),这就使得高层次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质量学科专业应为硕士学位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
在硕士学位层次培养质量学科专业人才是与该阶段的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本科阶段是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研究能力、知识素养与人格品德,学习内容以通论通识为主,课程主要有基础性的数理统计分析、工业工程、系统工程、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信息学等。这些是质量学科教育的基础,但是专业化、专门化的程度还不够,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高校一般较少开设本科层次的质量专业教育。博士教育是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因此博士教育应坚持以研究型博士生培养为根本方向,重点支持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人才(赵世奎、沈文钦,2013)。我国硕士生培养最初以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学位层次的提升,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并重,甚至实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我国自1990年开始开展6种专业学位的教育,但当时主要招收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大规模启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2010年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获得通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传统硕士研究生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育部,2009)。质量管理学科教育需要本科阶段的通识性教育,这些知识是进行质量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同时质量管理学科教育又有强烈的实践导向,学生需要具备解决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与质量检验部门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硕士层面设立质量硕士可以将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有机结合起来。201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强质量教育。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积极探索培养质量工程高层次人才。”这标志着质量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该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已是大势所趋。
(四)各高校充分发挥各自学科特色,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以适应不同的职业能力需求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高校专业设置的自由度较大,各个院校质量管理各专业及研究方向多种多样,有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工程等,有的高校在这些专业下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与研究专长,设置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虽总体趋同,但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我国专业学位的设置需要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统一审批,专业名称是统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质量硕士学科教育是同质化的。实际上,各个高校在相对统一的培养方案下,可以相对自由地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自主设置一定的学位课与选修课。这在保持了培养大方向一致性的同时,又给各个学校质量学科教育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如各高校既可以开设面向产品的质量工程方向,可以开设面向企业质量层面的微观质量管理方向,还可以开设面向质量公共治理的宏观质量管理方向。
质量专业学位教育应加大实践的力度,与各类企业质量管理及质量检验部门、质量技术服务机构、质检系统各级行政部门等开展合作,建立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基地,提高学生从事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该专业学位还应该探索与质量职(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相对接,在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产品质量检查员、注册质量经理等考试中可免考部分课程,或者直接进行相关证书的认定。质量硕士专业学位还应采取灵活的教育模式,招收在职研究生。2009年工信部委托中国质量协会对1336家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显示,52.1%的企业设有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东部地区这一比例超过80%),质量从业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58%,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6.06%数据来源:见《2009:质量水平总体提升管理水平喜中有忧——全国部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综述》,《中国质量》2010年第1期。。企业质量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业务能力和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高校在这些人员的质量教育中理应承担重要角色,通过多样化的在职研究生教育模式,设置与在职人员相匹配的培养方案,让他们可以在相对充裕的时间内学习专业课程(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2009年)。这在扩大质量硕士专业学位的辐射面的同时,又提升了质量工作岗位人员的质量技术技能与管理水平。
五、研究展望endprint
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家。2011年,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在全球的占比已高达19.8%,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内以及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目前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水平还难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随着社会对各类质量人才的紧迫需求以及质量强国战略共识的日益达成,质量专业人才的教育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0年、2011年通过20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目前硕士层次专业学位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设置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对于社会急缺的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度增设新的学位类型。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和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制定新增专业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外主要国家特别是经济和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相关高校开展质量高等教育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为我国设立质量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但本文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检索语种的局限性决定了本数据库的覆盖范围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者是英语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因检索数据挖掘的有限性,还不能将一个国家所有高校质量教育情况摸查清楚;对质量管理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现状的把握,没有更多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展开,厘清国外质量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脉络;对各高校质量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等。这为今后进一步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HT5”SS]参考文献:
[1]程虹、陈川,2014:《2013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宏观视野、共同治理与数据积累》,《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
[2]程虹、陈昕洲、罗连发,2013:《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
[3]程虹、李丹丹,2013:《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人民日报》7月10日。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0\]49号。
[5]华通咨询,2013:《质量管理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6]洪生伟,2007:《质量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7]黄启兵、毛亚庆,2008:《从兴盛到衰落: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比较教育研究》第3期。
[8]教育部,2009:《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9]金周英,2010:《全球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楼维能,贺开文,1987:《全面质量管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骆伯毅,2007:《企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培训》第2期。
[12] 齐昌政,2007:《美国学校质量管理观的变化——以“美国国家教育质量奖”为例》,《外国教育研究》第6期。
[13] 邵娟,2008:《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第11期。
[14] 施晓光,2002:《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第2期。
[15] 水野滋,1988:《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
[16] 宋京军,1989:《古代中国的质量管理》,载岳志坚主编《中国质量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7] 苏文杰,2006:《国外质量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研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第6期。
[18] 宋明顺等,2012:《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19] 王明贤,2011:《现代质量管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 王莹、朱方长,2009:《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21] 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2009年:《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研究报告》,载郑保卫主编《新闻学论集(第22辑)》,经济日报出版社。
[22] 肖明,1995:《全面质量管理和1509000两种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2期。
[23] 信海红,2005:《质量管理》,中国计量出版社。
[24] 衣海霞,2010年:《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管理》第8期。
[25] 张球、胡实秋,2003:《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与质量教育》,《企业经济》第5期。
[26] 张星久等,2013:《文化传统、制度创新与日本的“质量奇迹”》,《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
[27] 赵世奎、沈文钦,2013年:《博士就业的多元化与我国博士教育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职业与教育》第27期。
[28]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起草工作小组,2012:《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英文),中国质检出版社。
[29] Bonser,C.F.,1992,“Total Quality Educ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2(5),pp.504512.
[30] Drudy,S.,2011,“Reforming Education:Quality and equality at a time of austerity”,Studies:An Irish Quarterly Review,100(398),pp.167191.
[31] Jin Qiupeng,Chen Meidong,and Lin Wenzhao,1995,“Ancient Chinas History of Managing for Quality”,A History of Managing for Quality,J.M.Juran,ed.Quality Press,Milwaukee.
[32] Rosenhoover,D.E.,1992,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Charleston,SC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pp.421430.
[33] Rosenhoover,D.E.and Harold W.Kuhn,Jr.,1993,“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MPA Programs”,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pp.152161.
[34] Rosenhoover,D.E.and Harold W.Kuhn,Jr.,1996,“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Sector”,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4),pp.435455.
[35] Stark,J.S.and Malcolm A.Lowther,1980,“Measuring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3(3),pp.283287.endprint
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家。2011年,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在全球的占比已高达19.8%,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内以及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目前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水平还难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随着社会对各类质量人才的紧迫需求以及质量强国战略共识的日益达成,质量专业人才的教育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0年、2011年通过20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目前硕士层次专业学位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设置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对于社会急缺的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度增设新的学位类型。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和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制定新增专业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外主要国家特别是经济和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相关高校开展质量高等教育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为我国设立质量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但本文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检索语种的局限性决定了本数据库的覆盖范围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者是英语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因检索数据挖掘的有限性,还不能将一个国家所有高校质量教育情况摸查清楚;对质量管理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现状的把握,没有更多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展开,厘清国外质量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脉络;对各高校质量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等。这为今后进一步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HT5”SS]参考文献:
[1]程虹、陈川,2014:《2013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宏观视野、共同治理与数据积累》,《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
[2]程虹、陈昕洲、罗连发,2013:《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
[3]程虹、李丹丹,2013:《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人民日报》7月10日。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0\]49号。
[5]华通咨询,2013:《质量管理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6]洪生伟,2007:《质量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7]黄启兵、毛亚庆,2008:《从兴盛到衰落: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比较教育研究》第3期。
[8]教育部,2009:《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9]金周英,2010:《全球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楼维能,贺开文,1987:《全面质量管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骆伯毅,2007:《企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培训》第2期。
[12] 齐昌政,2007:《美国学校质量管理观的变化——以“美国国家教育质量奖”为例》,《外国教育研究》第6期。
[13] 邵娟,2008:《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第11期。
[14] 施晓光,2002:《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第2期。
[15] 水野滋,1988:《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
[16] 宋京军,1989:《古代中国的质量管理》,载岳志坚主编《中国质量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7] 苏文杰,2006:《国外质量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研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第6期。
[18] 宋明顺等,2012:《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19] 王明贤,2011:《现代质量管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 王莹、朱方长,2009:《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21] 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2009年:《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研究报告》,载郑保卫主编《新闻学论集(第22辑)》,经济日报出版社。
[22] 肖明,1995:《全面质量管理和1509000两种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2期。
[23] 信海红,2005:《质量管理》,中国计量出版社。
[24] 衣海霞,2010年:《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管理》第8期。
[25] 张球、胡实秋,2003:《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与质量教育》,《企业经济》第5期。
[26] 张星久等,2013:《文化传统、制度创新与日本的“质量奇迹”》,《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
[27] 赵世奎、沈文钦,2013年:《博士就业的多元化与我国博士教育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职业与教育》第27期。
[28]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起草工作小组,2012:《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英文),中国质检出版社。
[29] Bonser,C.F.,1992,“Total Quality Educ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2(5),pp.504512.
[30] Drudy,S.,2011,“Reforming Education:Quality and equality at a time of austerity”,Studies:An Irish Quarterly Review,100(398),pp.167191.
[31] Jin Qiupeng,Chen Meidong,and Lin Wenzhao,1995,“Ancient Chinas History of Managing for Quality”,A History of Managing for Quality,J.M.Juran,ed.Quality Press,Milwaukee.
[32] Rosenhoover,D.E.,1992,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Charleston,SC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pp.421430.
[33] Rosenhoover,D.E.and Harold W.Kuhn,Jr.,1993,“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MPA Programs”,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pp.152161.
[34] Rosenhoover,D.E.and Harold W.Kuhn,Jr.,1996,“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Sector”,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4),pp.435455.
[35] Stark,J.S.and Malcolm A.Lowther,1980,“Measuring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3(3),pp.283287.endprint
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家。2011年,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在全球的占比已高达19.8%,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内以及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目前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水平还难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随着社会对各类质量人才的紧迫需求以及质量强国战略共识的日益达成,质量专业人才的教育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0年、2011年通过20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目前硕士层次专业学位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设置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对于社会急缺的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度增设新的学位类型。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和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制定新增专业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外主要国家特别是经济和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相关高校开展质量高等教育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为我国设立质量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但本文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检索语种的局限性决定了本数据库的覆盖范围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者是英语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因检索数据挖掘的有限性,还不能将一个国家所有高校质量教育情况摸查清楚;对质量管理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现状的把握,没有更多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展开,厘清国外质量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脉络;对各高校质量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等。这为今后进一步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HT5”SS]参考文献:
[1]程虹、陈川,2014:《2013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宏观视野、共同治理与数据积累》,《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
[2]程虹、陈昕洲、罗连发,2013:《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
[3]程虹、李丹丹,2013:《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人民日报》7月10日。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0\]49号。
[5]华通咨询,2013:《质量管理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6]洪生伟,2007:《质量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7]黄启兵、毛亚庆,2008:《从兴盛到衰落: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比较教育研究》第3期。
[8]教育部,2009:《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9]金周英,2010:《全球性技术转变:从硬技术到软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楼维能,贺开文,1987:《全面质量管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骆伯毅,2007:《企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培训》第2期。
[12] 齐昌政,2007:《美国学校质量管理观的变化——以“美国国家教育质量奖”为例》,《外国教育研究》第6期。
[13] 邵娟,2008:《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第11期。
[14] 施晓光,2002:《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第2期。
[15] 水野滋,1988:《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
[16] 宋京军,1989:《古代中国的质量管理》,载岳志坚主编《中国质量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7] 苏文杰,2006:《国外质量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研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第6期。
[18] 宋明顺等,2012:《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19] 王明贤,2011:《现代质量管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 王莹、朱方长,2009:《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21] 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2009年:《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研究报告》,载郑保卫主编《新闻学论集(第22辑)》,经济日报出版社。
[22] 肖明,1995:《全面质量管理和1509000两种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2期。
[23] 信海红,2005:《质量管理》,中国计量出版社。
[24] 衣海霞,2010年:《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管理》第8期。
[25] 张球、胡实秋,2003:《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与质量教育》,《企业经济》第5期。
[26] 张星久等,2013:《文化传统、制度创新与日本的“质量奇迹”》,《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
[27] 赵世奎、沈文钦,2013年:《博士就业的多元化与我国博士教育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职业与教育》第27期。
[28]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起草工作小组,2012:《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英文),中国质检出版社。
[29] Bonser,C.F.,1992,“Total Quality Educ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2(5),pp.504512.
[30] Drudy,S.,2011,“Reforming Education:Quality and equality at a time of austerity”,Studies:An Irish Quarterly Review,100(398),pp.167191.
[31] Jin Qiupeng,Chen Meidong,and Lin Wenzhao,1995,“Ancient Chinas History of Managing for Quality”,A History of Managing for Quality,J.M.Juran,ed.Quality Press,Milwaukee.
[32] Rosenhoover,D.E.,1992,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Charleston,SC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pp.421430.
[33] Rosenhoover,D.E.and Harold W.Kuhn,Jr.,1993,“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MPA Programs”,Proceedings of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pp.152161.
[34] Rosenhoover,D.E.and Harold W.Kuhn,Jr.,1996,“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Sector”,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4),pp.435455.
[35] Stark,J.S.and Malcolm A.Lowther,1980,“Measuring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3(3),pp.2832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