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防治
2014-06-19刘萍郝立建
刘萍,郝立建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山东 莒南276600)
1 病原及流行情况
伪狂犬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 ns,其核衣壳直径为105~110 ns。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其可导致哺乳仔猪脑脊髓炎、败血症,病猪临床上以出现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为主,并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本病2周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患病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死胎及产弱仔等繁殖障碍,患病生长肥育猪可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类似猪流感),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猪增重缓慢。
此外,猪伪狂犬病常与猪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猪伪狂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其也可通过接触引起感染,还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引起感染,此外,经伤口和配种等途径也可引起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泌乳母猪感染后6~7d乳中有病毒,哺乳仔猪可因食入病乳而感染。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病毒可以气溶胶的形式经空气传播。
本病的常见传播媒介包括鸟类、昆虫 (如苍蝇)、人、车辆、用具、垫草、粪、尿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产仔旺季多发。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6 d。病猪主要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受野毒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程取决于猪的免疫水平、年龄,感染途径、毒株的毒力等。
2.1 未免疫猪症状
2.1.1 哺乳仔猪症状。猪突然发病,其体温升高至41℃以上,精神萎顿,厌食,有的呕吐或腹泻。发病24 h内猪迅速出现共济失调和抽搐等神经症状是本病的特点。病初,猪全身肌肉震颤,抽搐,之后,运动失调,进一步发展则后躯麻痹,不能站立或呈犬坐姿势,有的四肢麻痹,呈劈叉姿势。有的突然倒地抽搐,眼球震颤,头向后仰,四肢划动,口吐白沫,叫声嘶哑,最后呼吸困难,昏迷。病程最短为4~6h,最长为5 d。病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大多在神经症状出现后24~36h死亡。15日龄内病仔猪的死亡率近于100%,猪20日龄之后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2.1.2 断奶仔猪症状。临床症状与哺乳仔猪相似,但神经症状相对较轻。猪感染后若采取精心护理、及时治疗、防止继发感染等措施,其病死率一般不会超过10%。严重感染病猪康复后生长发育不良,有的终身头颈歪斜,其出栏推迟1~2个月。
2.1.3 生长肥育猪症状。病猪常见症状为体温升高、厌食,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其发病率一般达100%,无继发症时死亡率低。病猪消瘦,发病1周后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
2.2 免疫猪症状 多数抗体水平低的猪感染本病后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多呈隐性感染,但可带毒、排毒。伪狂犬病感染可造成猪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导致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
3 防治
3.1 治疗 所有猪立即接种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间隔4~6周后再加强免疫1次。仔猪可用弱毒活疫苗滴鼻免疫,滴鼻可使用专用的滴鼻器,若用注射器滴鼻,应先捂住仔猪的一侧鼻孔,然后对另一侧鼻孔进行滴鼻,以使其正常吸入疫苗。
3.2 预防
3.2.1 定期免疫接种。种猪可选用灭活苗或弱毒苗免疫,断奶仔猪可用弱毒苗免疫。
弱毒苗最好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或由统一毒株制作的,以防止基因重组。可供使用的弱毒疫苗有gE单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扑伪佳”(布加勒斯特毒株-BuK),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该苗后,可有效保护仔猪2个月以上,仔猪8周龄时,每头肌注2mL该苗,可有效预防伪狂犬病,直到上市。
此外,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双价基因缺失株)及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鄂A株)均可供选用。
3.2.2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场消毒,栏舍、场地、道路等用3%火碱溶液或1∶300复合酚、复合醛等消毒,工作服、鞋、帽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或进行高压灭菌消毒。猪场的猪禁止与牛、羊、兔、水貂、狐狸混养,同时注意消灭野猫和鼠类,禁止犬、猫进入生产区。粪便堆积发酵处理,病死猪、死胎、流产物和其他污染物、排泄物均做无害化处理。
引种时须做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阴性的猪方可引入,引入后应隔离饲养4周。
3.3 搞好抗病品种培育 猪场的猪用gE基因缺失苗免疫接种后,可用鉴别诊断试剂盒定期对种猪进行监测,阳性种猪淘汰,后备阳性种猪进行育肥。
3.3.1 淘汰、扩群。在气候适宜的季节从圈内转出所养猪,对栏舍进行彻底清理、消毒,栏舍清理、消毒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消毒,最后引进无伪狂犬病感染的种猪进行扩群。
3.3.2 后代隔离。仔猪提早断奶,将断奶仔猪转移至无伪狂犬病的清洁区内饲养。
3.3.3 检测。反复多次逐只对猪群进行伪狂犬野毒抗体检测,淘汰阳性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