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讯网《今日话题》的特色与意义

2014-06-19胡伟娟

传媒 2014年17期

文/胡伟娟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行业迅速发展,承担着传播社会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逐渐演变成参与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2005年12月,腾讯网创办《今日话题》评论栏目,其以自身独特的栏目特色以及对社会的深度评价,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和谐,得到广大网民的一致好评。此外,《今日话题》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及时报道突发事件,有力防范社会风险

一般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网络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对社会新近发生的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否则事件可能会因谣言的传播而变得极为恶劣,甚至扰乱社会秩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今日话题》将及时报道社会突发事件、积极防范社会风险作为行动目标。当公共事件发生以后,栏目组会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事实真相,并对新闻事件做出理性、专业、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及时消除社会不良舆论,引导公众透过新闻事实思考社会安全防范问题,避免误入盲区。如《今日话题》2007年10月29日第405期发表了《一次性筷子,何罪之有》的评论,事件由头是2007年10月16日北京300家餐馆参与到“拯救森林、筷行动”的计划中,而《今日话题》从新闻事件报道到评论专题形成一共用了13天时间。2009年6月14日第932期发表的《方静不是间谍,谁说的算》这一评论,事件由头是2009年6月9日由阿忆博文引出的“间谍门”事件,《今日话题》形成评论专题一共用了4天时间。上述例子足以说明,网络新闻评论正在充分发挥其时效性,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舆论中心。

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方面,《今日话题》评论组会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立即停止当天的专题,安排整个部门全力投入到新专题的准备中,在1~2个小时之内将新专题完整地制作出来。比如2008年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今日话题》在灾害发生以后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做出评价专题,即一度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来自被困列车上的短信》,吸引了大批公众参与讨论。这次专题将最新信息有效、及时地传递了出去,有利于推动政府、社会对灾区的救援工作。

深度评价开启民智,还原常识引导认知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到越来越快捷和方便的信息提供功能的同时,信息同质化的问题也愈演愈烈。《今日话题》以独特的评论专题“用常识解读新闻”“做专业的评论”,切实满足受众对新闻深入解读的需要,对新闻事件做出及时、准确、深入的分析,并做出专业的评价,树立互联网独立思考能力的标杆。这种解读以及评价是对社会上常见现象的另一种思想表达方式,其提供的关于新闻的消息和要点能使受众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清晰地找到方向,使其得以在深度评价中认识到事件背后的本质问题。

《今日话题》在关注社会现象的基础上,对社会新近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还原,将被遮蔽的常识重新揭开,进而提升公众的认知能力,开启民智,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药家鑫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此前的评价中,反应较为激烈的是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学教授李玫瑾通过“激情杀人”这样的专业术语解释药家鑫连刺被害人8刀的疯狂举动,这种理性的分析显然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网上对教授的声讨和谩骂一度达到高峰。与之相反,孔庆东站在“民意”角度上,采用相对扭曲的常识讽刺、谴责药家鑫的行为却赢得大众的激烈追捧。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角度,也不能客观地说谁是谁非。但是《今日话题》却试图转换角度重新审视这场交通肇事案、杀人案,以更理性、专业、客观、冷静的视角来解读案件中隐含的社会问题。当被害人家属重新索要之前放弃的赔偿时,《今日话题》以全面的视角还原事件真相,《药家鑫案为何只赔偿4.5万元》《药家鑫父亲能不能拒付那20万元》等评论以常识解读案件,深度剖析事实,用严密的逻辑性和专业的视角使读者在层层迷雾中找到事件的根源,使大众对自身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

构建全民交流平台,积极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

《今日话题》创办之前,网络媒体的深度评论大多来源于平面媒体的协议转载,这种转载虽然便于人们了解社会事实,但仍有缺陷。因此,2005年12月腾讯网推出《今日话题》栏目,建立“双手双抓”原则,一方面提供最及时、准确、深入的新闻分析;另一方面,提供有针对性和全局性,既犀利又厚重的深度评论,向成为不可或缺的评论类信息提供者的目标迈进。从“夺妻占产”对离婚案弊端的分析,到“云南白药跨省查医生错误”的追问,从“大学生屡陷传销只能赖自己”的疑问到“驾校教练飙车害死学员”的解读,从“杀人伪造矿难何以经久不绝”的痛心到“中国自杀率陡降”之说法的社会深层次思考,《今日话题》以准确老辣的点评、严密紧凑的逻辑分析对社会现象以及人性问题作出深度解读,向整个社会传递社会主义价值观,避免公众误入思想盲区。

网络新闻媒体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参与社会问题讨论、表达自己看法的一个平台。正基于此,《今日话题》在网页上建立全民互动平台,人们可以对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意见、看法或参与投票等活动,此举得到受众的一致推崇。此外,栏目编辑鼓励观众来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据《今日话题》栏目官方数据统计,该栏目每天都有1万~10万不等的跟帖数量,上百万的投票数量,平均每天可以收到50封读者来信,公众通过信件开宗明义,谈论自己对某一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看法,并对此提出进行改良的意见。《今日话题》使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得到了初步实现,使更多的人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与社会管理。从这些实践中也体现出公众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冲突

现阶段,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逐步演变成民意的表达者,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同时,网络媒体也是群众与党、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和思想的平台。现代网络新闻媒体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福祉,切实表达其利益诉求,进而参与社会管理,并服务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今日话题》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形式的新变化,在新的使命下直面社会现实,积极反映群众心声,以独特、专业的视角分析当代社会矛盾,以理性、深入的思考解读社会热点,建立人民群众与党、政府之间上传下达、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以达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目的。比如《今日话题》2014年6月8日第2818期《开豪车的也来:“弃婴岛”纵容丑恶?》这一评论中对中国“弃婴岛”性质“错位”问题的剖析,认为远离“丑恶”不在于“弃婴岛”,而是改变制度,加强对极弱势群体的照顾。文章结语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患儿的妈妈对孩子说‘妈妈不能照顾你一辈子,但是制度可以’,所谓制度,当然不是‘弃婴岛’这么简单”,不得不发人深思。该文章在新闻报道部分提出了“你是否支持把婴幼儿先天重病都纳入医保”的问题,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中有119443人支持,占94%;有7976人不支持,占6%。

上述事实证明,网络新闻媒体已经逐步成为老百姓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参与社会改革和管理的一种渠道,并且在党和政府处理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设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