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颠覆传媒业
2014-06-19郭全中
文/郭全中
时光荏苒,我国的互联网迎来了20周岁。互联网已经和发动机、电力一样,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标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彻底颠覆了传媒业。
互联网媒体正在高度替代传统媒体
网民规模已经突破6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同比增长9.57%。相比于2005年的1.11亿,在短短8年的时间内,增长了4.56倍,年均增长57.05%,市场渗透率也从2005年的8.5%增长到2013年的45.8%(见表1)。
表1 2005年—2013年网民用户数及渗透率
互联网广告收入达到1100亿。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3年我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6.1%,高达1100亿元,比2006年的60.7亿元,增长了17.12倍,互联网的广告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3.86%高速增长到2013年21.91%。2013年,互联网广告收入仅比电视广告收入低1.1亿元。笔者推断,2014年互联网广告定会超过电视广告成为第一大广告行业(见表2)。
表2 2006年—2013年各行业的广告和市场份额
互联网企业规模巨大且依然保持较高增速。2013年,新媒体产业的主体——互联网企业依然高速增长,并已经达到较大的规模。首先,在规模方面,腾讯收入超600亿元人民币,达到 604.57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最大的传媒企业和文化企业;百度的广告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超过中央电视台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广告媒体;阿里巴巴的收入也超300亿元人民币;搜狐、网易的收入也将近百亿元人民币。其次,在增长速度方面,欢聚时代的增速高达122.4%,奇虎360的增速高达104.0%,虽然百度的体量已经很大,但是增速仍超过43.2%(见表3)。
互联网在快速迭代PC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20年来,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和自我革命,而由于移动互联网更及时、便捷、永远在线,更能满足用户体验,必将成为下一波的大趋势,在未来5年内,将完成对传统互联网的颠覆和革命。
表3 2013年主要互联网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表4 2007年—2013年手机网民数及渗透率
移动互联时代到来。首先,手机网民过5亿。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手机网民数达到50006万户,比2007年的5040万户增长了8.92倍,年均增长148.70%;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见表4)。
其次,智能手机保有量近6亿台。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走低,三、四线城市渗透率大幅提高,我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8000万台增长到2013年的5.8亿台,增长了6.25倍,年均增长208.33%(见表5)。
表5 2010年—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保有量
移动互联代表着新势力。移动互联“永远在线”,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及时使用,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这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抢占了用户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首先,国内外移动互联网都呈现高速增长。在美国,根据亨利·布洛格特发布的报告《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显示,2009年到2013年,美国消费者的媒体消费份额只有移动互联网一直保持增加,2013年同比增长20%;移动端是消费时间唯一增长的媒介,平均每位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每天在手机上花费58分钟,其中28%的时间用于通话、21%的时间在发文字信息、17%的时间用于社交网络、15%的时间在浏览网页、9%的时间用于玩游戏;互联网的流量消费中,现在有超过五分之一的流量来自移动端。PC流量的占比一直在不断下滑。在电子商务的流量中,由移动端产生的流量接近25%;在Twitter的访问中,来自移动客户端的占比达到75%。
根据We are social于今年上半年发布的《2014年全球社交、数字和移动》报告显示,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占总人口比例的42%,用户平均每天花费时长为1小时30分钟,有51%的用户通过手机访问社交媒体,还有25%的用户会使用地理位置信息。新浪微博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标明来自移动端的访问量占比70%。
其次,来自于移动端的经营也快速发展。在国外,作为移动端交易量最大的平台之一,苹果App Store在2013年的营收超过了100亿美元;Twitter在2013年的广告收入为6.65亿美元,其中移动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而2013年第四季度,Twitter来自移动端的广告营收在整体广告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超过75%,美国电商销售额中有13%来自移动端。PayPal的移动交易额达到了300亿美元。星巴克在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额也超过了10亿美元。由Uber、Lyft、Hailo等打车应用带动的移动交易次数也在不断增长。Uber绑定的支付卡超过了1100万张,Lyft的支付卡超过440万张。
在国内,新浪微博很有代表性。新浪微博的上市招股书显示,截至2013年12月,6140万新浪微博日活跃用户(DAU)中约有70%通过移动设备端访问微博,且来自移动端的广告营收在整体广告收入中所占份额为28%。2013年12月,有70%的月活跃用户(MAU)在当月至少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过一次微博;2013年第四季度,新浪微博记录了用户逾1.2亿次签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的重要力量
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的重要力量,在世界互联网版图上占据重要的位置,未来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首先,在全球10大网站(基于月独立用户访问量)中,全部是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其中美国的谷歌、微软、Facebook、雅虎、Wikipedia、亚马逊分居1、2、3、4、5、10位,而我国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和搜狐分居第6、7、8、9位。
其次,“互联网女皇”、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的著名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发布的《2014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根据美国时间2014年5月20日收盘价格计算,腾讯、百度、京东和奇虎360分别以1320亿美元、590亿美元、290亿美元和110亿美元位列该榜单第5位、第8位、第11位和第20位(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一是市值很高,规模巨大。前20位上市公司的市值高达17870亿美元,平均值为893.5亿美元,2013年总销售收入为4046.44亿美元,平均值为202.32亿美元。二是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市值前20位的互联网上市公司中,美国占13席,中国占4席,日本占2席,韩国有1席,而欧洲则一家都没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一旦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必将成为全球市值前5的互联网公司。
表6 全球20大互联网上市公司(基于市值) (单位:亿美元)
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信息智能匹配是未来
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智能匹配平台。要真正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需求,就必须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在不断优化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这就要求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打造巨型的云信息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云集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既有文字的,又有音频和视频的,并能实现信息的分类筛选、摘编和深度加工。二是打造大型的大数据平台。在该平台上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式,实现对读者和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准确定位和把握。三是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低成本地实现信息和受众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之间智能化的匹配,并能通过各种支付手段,实现智能化信息的收费。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巨型的信息平台,如Google、Facebook、亚马逊、百度、新浪、腾讯等,也出现了搜索、筛选、推荐等新技术手段,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精准信息和读者需求的智能匹配进而实现信息的收费只是个时间问题。例如,亚马逊通过自己研发的被业界称为“鬼打墙式的推荐”的精准推荐系统,使得系统每秒卖出的商品达72.9件,这种精准推荐系统就是跟踪客户的所有消费习惯,不断进行优化。Google和百度利用搜索和筛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主动信息需求,而亚马逊等利用推荐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被动信息需求,而基于巨型平台的社会引擎将能够实现精准信息和读者需求的智能匹配。
信息智能匹配能够实现信息收费。首先,信息智能匹配包括了内容和信息、数据分析和挖掘平台以及用户,形成了完备的信息服务商业闭环,信息收费的条件已经具备。其次,能够为用户节省大量的信息搜索时间。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每个用户每天即使花费3小时的时间也难以搜寻到基本满足自己需求的高质量信息,而信息智能匹配则能给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使得用户仅仅需要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就能获得自己需要或关注的重要信息,这样每天就能为每个用户最少节省2小时的时间。按照当前的平均工资水平,2小时的时间成本为50元左右,则一个月就为1500元左右,如果有4亿用户愿意每月向信息智能服务付费100元,则一年信息智能服务业的规模就为4800亿元。因此,只有实现了信息智能匹配,内容收费的良好愿望才能实现,而这必须以大数据为基础。
信息智能匹配平台同时提供多种服务。在基于大数据的平台上,除了信息智能匹配服务之外,还同时提供精准广告服务、电子商务服务、舆情服务等。在精准广告服务方面,数据分析和挖掘平台可以在精准掌握每个用户消费偏好的基础上,实现广告主的营销信息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真正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如百度正在通过自己的大数据计划强化自身的领先优势。在电子商务方面,可以通过对生活服务类信息需求的分析,找出用户对商品的有效需求,引导用户直接下单。在这方面,阿里巴巴居于绝对领先地位,根据其上市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3年其旗下公司的交易额总计2400亿美元,比亚马逊和EBAY的总和还要多。在舆情服务方面,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时发现民众诉求并及时回应,以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大数据能够更好地实现“OTO”。“OTO”作为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互动,是传媒业运作的核心模式。传统的OTO模式能够实现线上资源向线下资源的传导,但是却难以实现线下资源向线上资源的传导,虽然二者有结合但难以及时互动;而基于大数据的现代OTO模式则能够完全实现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有机互动,能够更好地发挥该模式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