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史中蒙古族后裔
2014-06-19张培
张培
校氏祖坟位于河南省中牟县北的雁鸣湖镇,北距东漳村两公里,南距小店村一公里,东距校家岗遗址半公里。西距韩砦两公里,又称校家碑楼。相传校家祖坟占地数百亩,是座望星坟,从建坟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墓室数量不详。
据族人相传,道光23年(1843)黄河决口前,校氏先人(除校先觉少数人迁出外)均安眠于此。仅开封府志、中牟县志记载的人物就多达40余人。墓区北部现存有清朝年间的校秀书墓碑一通。1983年,校永泉抄录碑文:皇清国子监太学生讳秀书 □元时□□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趁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痒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
相传,在校秀书墓碑西南400米处有一通雍正年间的墓碑,碑文有皇清浩封的字样,现仍尘封地下。由该墓区向南200米为新出土的校周、校朱、校颜为其祖父母校仲和、校王氏立碑处。
由该墓区向西偏南200米处另有一通墓碑在2013年春节前出土,碑主人不详,只显示有皇清待赠。
明初由晋宁路迁出的校姓,因史乘不载,又无谱牒可稽,无从得知其族源,虽多方寻觅,仍无端绪,勾检史籍,可作如下认定:
一、既称元朝藩服,当指离王最远之藩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创建之察汗国元朝四大汗国中离王最远的宗藩之国。可知校姓原系勋贵之家,只因朝代更迭,沦为普通百姓,由此可证校姓是蒙古族天潢贵胄,元太祖成吉思汗嫡孙。
二、“食邑山西洪洞县”7字证明校姓系术赤之子拔都之后,元太宗丙申年(1236年)曾赐平阳(进山西临汾)为拔都食邑,大德九年(1305)改为晋宁路,平阳路辖6县,洪洞即在其中。洪洞县分给长子撒里答。撒里答于1255年觐见宪宗蒙哥时,病逝于返程途中,王位落入其叔父别儿哥之手。两派势同水火,积怨甚深。撒里答既死,其遗孀,子女无法返回钦察汗国,只得前往封地洪洞县繁衍生息。
校姓应为撒里答之后裔,世系为:成吉思汗——术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校氏祖坟的发现对研究元代历史和蒙古族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文物局孙英民副局长高度重视,于2013年4月份专程赶到校氏祖坟处,进行工作指导和今后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校氏祖坟位于河南省中牟县北的雁鸣湖镇,北距东漳村两公里,南距小店村一公里,东距校家岗遗址半公里。西距韩砦两公里,又称校家碑楼。相传校家祖坟占地数百亩,是座望星坟,从建坟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墓室数量不详。
据族人相传,道光23年(1843)黄河决口前,校氏先人(除校先觉少数人迁出外)均安眠于此。仅开封府志、中牟县志记载的人物就多达40余人。墓区北部现存有清朝年间的校秀书墓碑一通。1983年,校永泉抄录碑文:皇清国子监太学生讳秀书 □元时□□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趁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痒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
相传,在校秀书墓碑西南400米处有一通雍正年间的墓碑,碑文有皇清浩封的字样,现仍尘封地下。由该墓区向南200米为新出土的校周、校朱、校颜为其祖父母校仲和、校王氏立碑处。
由该墓区向西偏南200米处另有一通墓碑在2013年春节前出土,碑主人不详,只显示有皇清待赠。
明初由晋宁路迁出的校姓,因史乘不载,又无谱牒可稽,无从得知其族源,虽多方寻觅,仍无端绪,勾检史籍,可作如下认定:
一、既称元朝藩服,当指离王最远之藩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创建之察汗国元朝四大汗国中离王最远的宗藩之国。可知校姓原系勋贵之家,只因朝代更迭,沦为普通百姓,由此可证校姓是蒙古族天潢贵胄,元太祖成吉思汗嫡孙。
二、“食邑山西洪洞县”7字证明校姓系术赤之子拔都之后,元太宗丙申年(1236年)曾赐平阳(进山西临汾)为拔都食邑,大德九年(1305)改为晋宁路,平阳路辖6县,洪洞即在其中。洪洞县分给长子撒里答。撒里答于1255年觐见宪宗蒙哥时,病逝于返程途中,王位落入其叔父别儿哥之手。两派势同水火,积怨甚深。撒里答既死,其遗孀,子女无法返回钦察汗国,只得前往封地洪洞县繁衍生息。
校姓应为撒里答之后裔,世系为:成吉思汗——术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校氏祖坟的发现对研究元代历史和蒙古族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文物局孙英民副局长高度重视,于2013年4月份专程赶到校氏祖坟处,进行工作指导和今后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校氏祖坟位于河南省中牟县北的雁鸣湖镇,北距东漳村两公里,南距小店村一公里,东距校家岗遗址半公里。西距韩砦两公里,又称校家碑楼。相传校家祖坟占地数百亩,是座望星坟,从建坟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墓室数量不详。
据族人相传,道光23年(1843)黄河决口前,校氏先人(除校先觉少数人迁出外)均安眠于此。仅开封府志、中牟县志记载的人物就多达40余人。墓区北部现存有清朝年间的校秀书墓碑一通。1983年,校永泉抄录碑文:皇清国子监太学生讳秀书 □元时□□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趁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痒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
相传,在校秀书墓碑西南400米处有一通雍正年间的墓碑,碑文有皇清浩封的字样,现仍尘封地下。由该墓区向南200米为新出土的校周、校朱、校颜为其祖父母校仲和、校王氏立碑处。
由该墓区向西偏南200米处另有一通墓碑在2013年春节前出土,碑主人不详,只显示有皇清待赠。
明初由晋宁路迁出的校姓,因史乘不载,又无谱牒可稽,无从得知其族源,虽多方寻觅,仍无端绪,勾检史籍,可作如下认定:
一、既称元朝藩服,当指离王最远之藩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创建之察汗国元朝四大汗国中离王最远的宗藩之国。可知校姓原系勋贵之家,只因朝代更迭,沦为普通百姓,由此可证校姓是蒙古族天潢贵胄,元太祖成吉思汗嫡孙。
二、“食邑山西洪洞县”7字证明校姓系术赤之子拔都之后,元太宗丙申年(1236年)曾赐平阳(进山西临汾)为拔都食邑,大德九年(1305)改为晋宁路,平阳路辖6县,洪洞即在其中。洪洞县分给长子撒里答。撒里答于1255年觐见宪宗蒙哥时,病逝于返程途中,王位落入其叔父别儿哥之手。两派势同水火,积怨甚深。撒里答既死,其遗孀,子女无法返回钦察汗国,只得前往封地洪洞县繁衍生息。
校姓应为撒里答之后裔,世系为:成吉思汗——术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校氏祖坟的发现对研究元代历史和蒙古族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文物局孙英民副局长高度重视,于2013年4月份专程赶到校氏祖坟处,进行工作指导和今后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