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戏台

2014-06-19冯梦龙

躬耕 2014年6期
关键词:戏台

◆ 冯梦龙

老戏台

◆ 冯梦龙

在我的老家,豫西南平原的边缘,有一座三官庙。顾名思义,三官庙敬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官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灵。天官正月十五日下到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地官七月十五日下到人间,为人赦罪,故称地官赦罪;水官十月十五日下到人间,为人消灾,故称水官解厄。

庙不大,却很古老,古老到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都说不出具体年份。刻于康熙五十四年的重修碑记称“此庙其来久矣,环居兹庙者,蒙神庇护,殆不知其几何也。”每年的三官下界日,三官庙都举行规模宏大的祭祀庙会,十里八乡的农民聚集于此,祈福消灾,祈求神灵护佑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一年平安。每次庙会总要请大戏,唱上三天三夜。戏就在庙门口的戏台上演出,戏台正对着三官庙的大殿。起庙会的日子,也是四周村子最盛大的节日,杀鸡割肉,清扫卫生,叫已出门的闺女、请未过门的媳妇,扶老带幼,携妻将雏,就在露天的院子里,或坐或站,随着戏台上的唱念做打和情节发展,深深地沉醉在戏里不能自拔。

戏台同时也是寺庙的大门,是一座两层的建筑,底层供行人出入,上层是供演出的场地。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丈余高,原是木质结构。据老辈人说,当年戏台上覆刻满花纹的屋顶,屋顶呈人字形,四角飞挑,屋顶上有瓦脊兽,全是木构件通过木榫连接。屋顶靠前排的木柱支撑,木柱与屋顶之间悬挂着雕有花纹图案的雀替,雀替涂染成藏青色。捻军骚扰中原时,戏台作为庙宇的大门被焚毁,现在看到的戏台是后人修建的,虽然保留了原来的规模,可无论是材质和工艺较原来已有很大的差距。

我小时候,这座寺院虽十分破旧,但基本上规制完好,庙里住着一位孤寡无依的老人,他在偏殿旁边的一间小房子栖身,同时负责看管整座寺院,寺院前的荒地被他垦作耕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老人死了,寺庙也就完全荒废了,周围村庄的人盖房修屋时不时到寺院里打秋千,扒些老砖、柱础垫地,取些立柱、横梁做椽,渐渐地,这座寺院便倾塌了,老戏台也难以幸免。

戏台即戏剧舞台,是指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过去,戏台广泛存在于寺院祠宇、衙署行宫、宅第园林、茶馆酒楼、街头野外,现在却鲜见其踪迹。戏台最早源于图腾崇拜,是祭祀的产物。远古时期,社会混沌未开,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通过劳动学会了直立行走,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由于原始的局限,他们当时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相较于其他动物,并没有高出多少,对于各种自然现象没有更多的反抗,出于本能,对身边的生存环境充满了神秘、好奇和恐怖。他们原本是世间万物的一个种类而已,能从洪荒时代一路走来,经过风雨雷电等险恶环境的磨砺,受到野兽怪物的恐吓,遭受天灾人祸的打击,面对各种疾苦、灾难、时疫和死亡,能物竞天择地生存下来都是一种奇迹,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他们认为这是大自然的眷顾,这是神灵的恩赐,是上天的庇佑。于是,他们用最朴素的情感表达方式,来开办祭典,营造严谨、深沉和肃穆的祭祀场景,献歌载舞、敬献贡品、顶礼膜拜,以感谢各路神灵和大自然的保佑和宽恕,同时也祈望神灵继续庇护。他们敬奉土地,于是就有了“春祈”和“秋报”;他们感谢牛马,帮助他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于是祭祀牛马,祈佑牛马安康;他们感恩万物,于是祭拜谷神、水神、灶神、树神……他们祭拜名岳大山、祭拜圣武先贤、祭拜祖先……他们敬奉各路神灵,祈望广开慈悲。

各类祭祀总归要有祭祀的场所,这些祭祀的场所,就是戏台的起源,也就是这些朴素的情感表达方式孕育了戏曲,也催生了最早的戏台的产生。那时没有戏台的概念,祭祀地点可能也是流动的、随机的。后来为了方便大家观看祭祀仪式,便选择较高的地势作为祭祀的地点,观看的人群处于四周相对低平的地方,并固定下来,这可能就是戏台的雏形。这种固定下来的地势,后人称之为 “宛丘”,诗经中就有一篇叫“宛丘”,描述当时演出时的场景: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 值其鹭翿。”

过去中国乡村民众看戏,对演出场所要求不高,或坡地,或平地,在农闲时节或某家有红白喜事需要庆贺时,便“搭台狂野,筹钱演剧”,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日。这种戏台叫露天戏台,俗称“草台”,我们现在称某些临时拼凑的团体还叫“草台班子”即源于此。

经常演出戏剧的场地时间久了,便被当地老百姓接受了。每当再有演出时,照旧在此地搭台唱戏,但毕竟每次的拆拆搭搭,很是麻烦,于是一些演出比较频繁的地方便构筑了永久性的建筑以便演出需要。在山西的西北部地区,自明代以来,便形成了建筑戏台的风气,至乾隆年间,已经出现了村村有戏台的繁盛局面。江西省在历史上也是戏剧比较发达的省份,据文献记载,自宋代开始,城乡演出就有了相对固定的场所。目前江西省保存至今的老戏台上千座,最早的是明代宣德年间建造的弋阳湾里西里村的祠堂戏台。在另一个文化发达的省份山西,目前尚存古戏台3000多座。其中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就在山西省高平市王报存的二郎庙戏台,建造于公元1183年,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宋元时期,在乡村、城镇,还活跃着一种可以自行拆卸的戏台,叫“勾栏瓦舍”。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述:“来时瓦舍,去时瓦解”。意思是说,勾栏瓦舍是一种拆卸自由的演出棚,演出时搭建,结束时拆掉。这种演出形式有点像现在活跃在农村庙会上歌舞团,一辆车子、一座大棚,哪里有演出就在那里搭建,演出结束装车走人。前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一种专门的演出车,是财政支持的送戏下乡专用车,车厢能折叠,展开就是戏台,可在需要的地方随时展开演出。

这种勾栏瓦舍在元明时期就被相对固定的戏台所取代了。我们看《水浒传》,李逵和其他几个人在“勾栏”看戏后发生打斗,这个勾栏即是剧场。当然小说话本所描写的宋代生活图景实际上是明朝社会生活的写照,可见在明朝,专门的剧场和戏台已经固定下来并深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今天我们所说的戏台实际是对传统演出场所的统称。古代文献中,他们的称呼其实是五花八门的。例如舞亭、舞庭、舞厅、乐亭、乐厅、乐楼、露台、戏楼等几十种。作为戏台的雏形——露台,早在汉代就出现了,那是一种在开阔地或庭院筑起的土台或石台,汉书中就记载,汉文帝曾想筑露台一个,但需耗费百金,便作罢了。文帝没修成的露台,武帝修成了。据《太平御览》记载,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令人通天台以候天神”,此“通天台”即是一座祭祀、歌舞并用的露台。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打和兵蕤战火,露台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记忆,现实生活中已经踪迹难觅。

前些年去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游玩,看到村口有一座早期戏台,似乎有几分“露台”的影子,一个类似于亭子的建筑,上有顶盖、四柱支撑、四面透空,中间的石台就是露台的模样,虽经千年时光的流转,依旧如一位腾挪身段、舞动水袖的名伶,浅唱低吟着岁月的变迁。

后来,四面透空的“露台”多了一面背墙,演变为三面透空,成为“三面观戏台”,许多金元时期的戏台都是这种形制。这些名叫“乐亭”近似凉亭的古戏台,看似简单的造型却有着精巧的构思——藻井。所谓藻井,是中国古代顶棚的一种独特做法,在屋顶最高处做井,同时装饰藻、菱、莲等水生植物,希望能借以压火。藻井用于戏台,并非只为炫耀榫卯结构的精巧,更多是为了收拢舞台上的声音,起到喇叭扩音的作用。为了增强戏台的扩音功能,古人可谓下了大工夫,除了利用藻井聚音外,有的戏台在舞台下面铺设水瓮扩音。如山西平遥的城隍庙戏台,这座俗称“乐楼”的戏台两侧的地下各埋大号陶瓮五口,翁口朝天,盖上石板,上覆以砖,形成多腔部共鸣区。江南私家戏台多建于水上,利用水面回音增强效果。陕西丹凤船帮会馆戏楼东西两侧建有耳房,山墙高出上面,墙顶呈波浪形状,上置墙脊覆以筒瓦,以此提升音效。古人将建筑的实用与功用巧妙地结合起来,于平实之中尽显智慧。

再后来,戏台又多了两面墙壁,只剩下一面透空,这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在戏曲史上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戏剧专家一直认为,“一面观”戏台的出现,标志着戏剧艺术的成熟。因为在三面观看的戏台上,虽可乐舞相伴,但若要上演剧情复杂、时间较长的戏剧,便不方便向两侧观众展示了。

如今这些古老的戏台成为历史的见证,他们穿越千年的风华在岁月的时空里慢慢风干,我们只能从出土的碑刻上领略当时的宏盛场面:“至于清和诞辰,敬呈设供演戏,车马骈集,香篆蔼其氤氲,杯盘竞其交错,途格俚咏,伛偻相携,往来而不绝者,至日致祭于此也。”

陈独秀于1904年在《安徽白话报》上发表《论戏曲》,说“戏馆子是众人的大课堂,戏子是众人的大教师,世人都是他们教训出来的”。这番话或许有所夸张,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却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在旧时的乡村,教育是受局限的,广大民众基本上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他们有一条接受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捷径,那就是看戏,所以有人以“看戏如读书”来高度评价戏曲的社会功用。古人其实很明白这种功能,并有意识的予以利用。山西省高平市康营村关帝庙戏台旁边有段石碑铭文:“式歌且舞以上格在天之灵,下以昭前车之鉴”,可见,古人在修建戏台时,早就明确了戏台的社会教化功能。

成千上百年以来,戏曲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广泛传播,各地都有自己喜闻乐见的剧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曲有360多个剧种。这些剧种虽语言不尽相同,曲目、唱腔大同小异,但惟一没有差异的就是他们所传承的儒家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核心道德观。随着舞台上水袖舞动,粉墨登场的生旦净末丑用声腔和身段演绎古今事,出入鬼门关,仁、孝、礼、悌、廉、耻被生动地展示出来,他们用最朴素的情感、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教育广大民众,使他们明白了良善忠奸、信义智勇,使他们了解了历史,懂得了国法,承受了伦理。这戏台就是最生动的学堂。随着时光的流转,戏曲艺术慢慢失宠,承载他的戏台渐渐坍塌、颓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正是这一座座戏台维系了底层社会的治理秩序,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道德规范。

在我的家乡,河南赊店古镇,还有一座老戏台,是全国现存最华美的戏台——山陕会馆悬鉴楼。

赊店古镇曾是“地濒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巨镇,是万里茶道的水陆中转站。据清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记载:“育水以东唐泌之间赊店亦豫南巨镇也,在城东北九十里。”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兴隆,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鼎盛时期,全国有南九北七共16省商人在此经商,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众。其中,最有成就的商人要数晋陕之商人,他们耗费巨资,历时78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山陕会馆,作为“答神庥、睦乡谊、通商情”的场所。悬鉴楼就是会馆的戏楼,清嘉庆元年始建,道光元年竣工,历时25年,整座建筑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被誉为“华夏戏楼建筑典范之作”。戏楼高30米,东西宽18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为一体两面三重檐歇山式楼阁建筑,上覆琉璃瓦屋面。西南为山门,面北为戏台,正对会馆的核心建筑——大拜殿。戏楼斗拱交错,层层叠叠,生动逼真,环楼上下布满了木石雕刻图案作为装饰,替雀、藻井的装饰更是精美绝伦,雄伟中见玲珑剔透,细节中显巧夺天工。在全国众多的戏楼中,分三层的却不多见,悬鉴楼是除北京故宫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之外国内惟一的三层戏台。畅音阁和德和园是皇家戏楼,而普通乡野之上的赊店山陕会馆悬鉴楼分为三层,本身就是奇迹,当然这与慈禧将这里设为第七行宫有关,否则事关皇家规制,主事者断不可擅自妄为。

戏台高1.7米,宽12米,中间由四根大方石柱支撑,台顶有四座双层大出檐。后翘屋角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高于前台,呈三重之势。楼正中二层飞檐之下高悬巨匾,上书“悬鉴楼”三个大字。“悬鉴”语出《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把戏楼比作高悬明镜,可见戏曲的功效完全超越了娱乐的本意。戏台正中悬挂有“既和且平”的金字匾额,戏台柱面镌刻两副对联,内联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外联为:还将旧事从新演,聊借绯优作古人。以戏为主题,把戏台的深层内涵阐释得深刻到位。如今山陕会馆游人如织,悬鉴楼作为会馆的重要部分,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受到游人的广泛赞誉。

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传承着文明,在历史的长河里生生不息。戏曲与戏台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就像是孪生的姊妹。一座座戏台既是历史的参与者,更是见证者,阐说着历史的风霜雨雪,演绎着魂牵梦萦的历史传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历史的推进、时代的变迁,随着电影院、剧场的出现,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那一座座散布在乡间、城市,阅尽千年沧桑的古戏台,在历史的尘埃里沾满蛛网和灰尘,正寂寞地老去。

猜你喜欢

戏台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戏台送到家门口
百年来古戏台断代问题研究
狸猫戏台
被倒置的“金字塔”——山西古戏台保护现状及启示
圆明园戏台考
山西河津小停村戏台题记考实
大理市周城戏台及戏曲木雕考
清代皇宫室内戏台场景布局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