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位一体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探析
2014-06-18康忠伟
摘 要:进入21世纪,伴随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安全问题也呈现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隐患并存的新特征,而高校原有安全防范体系、管理队伍并未与时俱时,大学生安全面临多重危机。为提高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文章以多层次的安全网络、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保障措施及全方面的安全文化为核心分析了如何构建全面、可行、科学的学生安全工作体系。
关键词:高校 学生安全 安全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170-02
高校学生安全问题随着多元文化的广泛交流、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频发、恶性、影响广泛”的特点备显,而且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环境,社会的关注度也日趋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社会安全与稳定,其建设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高校的安全观念虽然有较大提高,但仍是不能与时俱进。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体制不建全、安全教育不深入及安全信息不畅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全面、可行、科学的学生安全工作体系意义重大。
一、我国高校安全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1.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隐患交织并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公共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1}。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不仅面临着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安全事件所引发的危机和不稳定的严峻形势,也存在着学生就业、网络、恋爱、宗教、心理、教学、学习、文化、信息等诸多安全隐患。
2.防范手段面临升级要求。高校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主要依靠人员防范和机械防范,即高校主要通过门卫保安值勤、校园校卫队巡逻、干部值班以及安全检查等方式来防范各类事件的发生,实现人员防范;通过安装防盗门、铁栅栏等方式来防范各种违法违纪人员的行为,实现机械防范。高校对技术防范系统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现有防范措施无法适应日益变化和较为严峻的高校治安形势。
3.队伍建设有待提高。高校安全管理体制是高校的保卫处(科),只是本单位的职能部门,没有执法权{2},不能更高效地实现依法治校。高校安全管理队伍主要由保卫处(科)干部和保安以及校卫队等3部分组成,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没有从业资格要求,在政治理论、政策水平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管理理念落后,难以胜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二、构建高校多位一体安全工作体系
高校学生安全具有因素较多、归因繁杂、防范措施多样、涉及人群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需要建设“多位一体”的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立全员关注安全、全员参与安全防范环境,减少高校安全压力,促进高校法制化管理进程。
1.建立多层次的安全网络。学校要层层夯实安全责任,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明确保卫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在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例如:在学校范围内,在校安全工作委员会领导下,保卫处、学生处、二级学院等三个主要学生安全工作执行部门构建“三角双向”安全信息流通和监管网络;在学生中建立以学生组织为主体、安全责任人为基础、信息服务员为补充的安全信息流通网络,设立公寓安全员、课堂信息员、网络监督员、心理安全员等专项安全员;在校园中布置完善的技术设施使校园安全防范形成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严密网络{3};在校企合作企业建立一套“个人→工作组→项目组→安全工作组”的安全信息流通网络及“安全工作组→项目组→工作组→个人”安全监管网络,层层设立信息服务员,保证安全信息时时、处处畅通,层层设立安全负责人,保证安全工作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与相关职能机构共建专项安全管理体系,可与气象局共建学校安全气象预警系统,与公安交警部门共建网上“警纠校处”管理系统,与公安消防局共建消防安全教育基地等等,提高学校防范、处理安全事件的能力,促进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自学行为。除了建立常规安全网络以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安全因素需求建立应急安全网络,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
2.落实全方位的安全防范保障措施。随着“科技创安”的理念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影响逐步加深,人防、物防并举的传统安全保卫工作模式正转变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科学防控模式{4}。高校应建立以服务为宗旨、预防为目的、人力物力投入齐全的安全保障系统,在“人防”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科技防范手段,加快多功能电子监控系统、安全防火技术系统、防盗、防侵入系统及交通安全防范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两方面更需要较好的软、硬件建设作为可靠运行的保障{5}。技术设施的完善,使校园安全防范形成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严密网络。
3.全面提升安全工作队伍素质。积极进行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例如在保卫处增设公共信息网络监管、安全教育等部门或专业工作人员;在二级学院设置由学生处、保卫处共同领导的专职安全辅导员,全面关注和监督学生安全的各环节;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逐步实行安全管理体制社会化,落实校园警察体制和保卫体制。针对我国高校治安管理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应实行治安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制度,使队伍专业化,增加高校毕业生、退役警察和军官等高学历人员的聘用,提高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及处理安全事件的能力,配合岗位考核、培训制度。
4.营造入眼、入耳、入心的安全文化氛围。高校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让关注安全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让安全教育成为每一位工作者的责任”、“安全无小事”的工作观念,利用完善的安全制度、全面的安全培训、多角度的环境建设在校园中营造入眼、入耳、入心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一,完善制度。根据我国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学校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要求,并对涉及学生的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除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外,针对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建立或完善例如《学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重要时期学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学生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条例》、《学生思想安全排查制度》、《学生就业安全管理办法》、《学生活动场所安全排查制度》、《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条例》、《实习学生安全培训制度》等专项安全制度,并要制定关于及时进行安全改革、定期安全制度整改的相关制度,使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做到落实制度要“严”字当头、“全”字贯通,即以严制度、严标准、严纪律作为执行的深度,以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作为执行的广度,保证制度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加强教育。大学的重要职能是教育引导学生,对于安全来讲,教育仍旧是有效地加强管理的途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常规化、制度化、社会化,通过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安全教育的途径:一是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现代化安全理念;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安全教育要渗透到教学、社会实践、日常活动、节假日中;三是学校积极地适时推行安全提醒工作,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四是扩充安全教育内容,提高法制观念教育、心理和精神层面安全教育的水平,将家长纳入学生安全教育对象中;五是加强师德教育,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六是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级安全教育目标,努力形成层次递进教育;七是利用心理学,用案例分析和心理指导等方式,使大家对安全事故恐惧、害怕,从而激发他们自己担心安全隐患的心理状态,努力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6}{7}。
第三,营造环境。环境影响人的意识,氛围的营造能强化环境对意识的影响力。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全角度地营造重视安全的环境。一是通过宣传标语、警示标识、安全通报、安全展示等方式达到广泛宣传和警示的目的,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氛围;二是利用报告、宣传板、网络等形式多样地时时、快速、准确地宣传报导安全事件、安全工作进展、安全汇报情况等内容,公示安全责任状,引导学生和全体教职工重视安全;三是定期举办竞赛类、演习类、表演类等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四是适应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强化服务意识,推动安全管理的人性化实现进程,为和谐安全管理氛围打造良好环境。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关于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探索》,项目编号:1252xs305)
注释:
{1}蔡晓星,司晓博等.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33):257.
{2}姚连伟.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2008(18):261,263.
{3}陈传兴.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J].安全与健康,2008(5):24.
{4}安力,徐士政.浅谈高校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研究[J].安防科技,2010(6):3-7.
{5}罗文波.构建安全网络,促进企业发展[J].湖南造纸,2010(3):41.
{6}佟丹丹,崔玉东等.高校校企合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教师,2012(23):17-18.
{7}孙世孝.提高安全意识搞好安全教育工作[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1):43-44.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作者简介:康忠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