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有机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4-06-18张晓波
张晓波
摘 要:风冈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确立生态绿色发展战略以来,有机茶产业发展迅猛,风冈县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政策扶持、科学的产业规划以及多年积累的有机茶产业监管制度为坚实基础,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关键词:有机茶;产业发展对策
凤冈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几届县委、政府的不懈努力,风冈县以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茶林相间的生态建园模式,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一跃成为贵州省十大产茶县之一。截止2013年底,凤冈县有机茶基地面积达29021.9亩,获证有机茶加工厂12家。标准化、规模化的有机茶种植和加工成为助力我县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推进器。
一、凤冈县有机茶产业发展优势
1.生态优势。凤冈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热同季,辖区森林覆盖率达63%,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从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对风冈县环境质量现状测评以及风冈县环境保护局定期监控数据显示,全县空气质量、水质全部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89%的耕地符合有机农业种植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县发展有机茶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2.政策优势。凤冈县历届领导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分重视。1999年县委、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为纵深推进有机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经县委、政府讨论决定,成立“凤冈县绿色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农牧局,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并从财政资金中单独预算相应经费用于有机茶产业各项工作所用。
二、凤冈县有机茶产业发展有效举措
1.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为使凤冈县有机茶叶合理有序发展,2007年凤冈县政府编制了《贵州省凤冈县有机产品发展规划》,从环境、技术、管理、政策、营销和保障等诸多方面对凤冈县有机产品开发进行了全面策划。通过规划的制定,综观全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协调全县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关系,使凤冈县有机茶叶开发实现从生产到加工、贸易及绿色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2.逐步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2.1内部质量监管体系。按照国家《有机产品》标准,有机茶认证企业建立健全有机茶生产、加工和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质量追踪体系,明确生产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责任分工,并制定独立于企业生产管理体系的内部检查机制,不定期对企业实施内部检查。企业根据有机茶叶质量追踪体系进行生产、加工和经营的全程跟踪记录,并开展有机茶质量追溯体系的不断创新性探索,通过将数据库、质量追溯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等相关内容有效结合,以强化企业对有机茶品质的监管能力。
2.2外部质量监管体系。为了对我县有机茶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县绿色战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筹,各成员单位对有机茶叶产前、产中、产后的监管执行效率大幅提升。如农业部门通过出台农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多股室共同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关。2012年,凤冈县农牧局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有奖制度》,结合地方的村规民约,形成了全民共同监管的良好氛围。
2.3创新有机产业发展模式。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有机茶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其中有机茶叶高成本支出与低利润产出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发展有机茶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县立足有机茶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努力开拓创新寻找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2010年凤冈县委、县政府通过调研确定了“有机—低碳公平贸易认证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并与北京大学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合作开发“有机—低碳公平贸易产品”,通过进行公平贸易认证,期望使从事有机生产得企业、农民的利益得以有效保障,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凤冈县有机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1.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力度不够。一是在国内市场有机茶销售价格还不能体现“优质优价”,影响了茶叶企业开拓有机茶市场的积极性。二是我县茶叶产品结构主要以名优绿茶为主,而未很好利用大宗茶生产,没有最大限度生产、利用我县有机茶原料。三是我县有机茶的品牌宣传广度、高度还不够,品牌知名度还只局限在县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有机茶生产成本偏高。一是有机茶园农业投入品要求严格,商品有机肥、有机农药成本过高。二是劳动力成本增加,凤冈县劳动力有限,而有机茶园多采用人工除草、修剪和采摘,现有有机茶园已经管理不过来,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将制约有机茶发展。三是转换期茶叶产量面临减产风险,对从事有机茶叶种植的农户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3.企业和茶农利益联结不紧密。一是商品有机茶价格和有机茶原料价格未挂钩,有机茶原料价格没有达到茶农预期,经济收益增加不明显,影响茶农积极性。二是凤冈县有机茶企业生产、营销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有机茶原料,没有放大茶农的利益。三是企业和茶农的合作关系不稳定,利益联结不紧密,没有发挥订单农业的优势。
四、凤冈县有机茶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1.加强市场开拓及品牌化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凤冈县有机食品城”的平台,全力打造“凤冈县锌硒有机绿茶”,积极开办凤冈县有机茶叶连锁店,扩大我县有机茶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走出去开拓各地有机茶市场,凤冈县本土企业积极培育销售团队,扩大国内销售渠道。三是引进企业共同开发凤冈有机茶产业,打破区域销售的局限性。四是加快出口茶叶基地备案进程,拓展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茶叶市场。
2.规范有机茶产业。一是建立有机茶原料价格体系,让原料和商品价格挂钩,确保有机茶园产值高于常规茶园产值,保证茶农利益。 二是建立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茶农前期投入较大、风险较大和企业不能获得稳定原料供应的问题。三是规范企业生产,积极提高产能,改进工艺,淘汰产生污染源的生产机具,减少由于生产机具引起重金属超标的几率,严格按照有机茶生产要求进行改造。四是规范企业的价格体系,通过行业协会商定各等级有机茶的价格,避免行业间无序的价格竞争。五是稳定现有有机茶园面积,提高现有有机茶元管理水平,做到认证一片管理好一片,切实提高茶农的收入。
3.增大扶持力度。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同时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一是投入资金建设凤冈县有机茶叶连锁店,对开设专卖店的企业或是个人及销售量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负责人和个人给予奖励。二是打造“凤冈锌硒茶”区域品牌,以专卖店为平台,视宣传效果和力度,给予每个专卖店一定的茶叶宣传促销费用。三是对进行有机茶生产厂房改造和技术升级合格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四是加强统防统治队伍建设,为统防统治队伍配备专业的防治器具,聘请专业人员定点指导。五是为有机茶企业提供贴息贷款,鼓励企业为茶农垫付农资,保证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降低茶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