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互联网思维了
2014-06-17
中国企业群体又互联网思维了。我为神马要说又?1999年中国互联网第一波的时候,就思维过。某互联网思维领军人物总结的七字真言:专注、极致、口碑、快,在那时或更早的商业实践中都出现过。什么叫创新?就是把睡了三个月的床单抖抖,翻过来继续睡。
苹果五年只出五款手机,只有一种颜色白色,这叫专注。同理,老福特多年也只做一款T型车,只有一种颜色黑色。他生活在20世纪初,被视为“大工业思维”的代表。
极致和专注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特质,专注是窄,极致是深。有限的资源要窄而深,不要宽而浅。这也是亚当·斯密所揭示的分工协作,克劳塞维茨所强调的集中兵力。快是时间维度的专注和极致,互联网第一波时的说法叫“快鱼吃慢鱼”。七字真言实际上就是极致和口碑两个关键词。呃,不够简练,也有点背离互联网思维。
口碑接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在工业时代,生产和营销都是高度组织化的,消费者是原子化的,尽管也存在小范围口口相传。而互联网的普及,让消费者得以自组织,塑造的口碑有时已经能和厂商的营销抗衡,在遥远的将来甚至可能完全取消营销。
但此口碑非彼口碑。目前的口碑本质上仍然是营销出来的口碑,从利用传统媒介转变成利用新媒体营销而已。短期内可以兼得营销和口碑的优势,但长期会兼得两者的劣势:缺乏传统营销的可控性,又缺乏口碑的深度和忠诚度。
在互联网思维的噱头下面,其实还是中国企业群体30年来的拿手好戏(唯一会的):机会主义。抓住全球终端市场转型的机会,迅速卡位,这是快,运用各种技巧,最大限度地变现机会,这是专注与极致,聚拢中国城乡接合部的亿万屌丝,这是口碑。30年来最成功的“互联网思维”案例知道是谁吗?脑白金。
乔帮主当然做到了这七字真言,但这不是他的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iPhone是如此成功,已经掩盖了iPod,也很成功,是该模式的第一个产品。iPod离不开iTunes,之前大唱片公司和p2p分享软件徒劳地斗争很多年,直到乔帮主出手。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然后在新生态下面的每个模块做极致和口碑。而我们是在旧生态下面做极致和口碑。
这算是互联网思维了。我为神马要说算?用互联维思维的说法,叫“平台”。多元应用与平台兼容,确实是互联网行业与传统产业结构的差异。但中国企业群体叫喊做平台,也许更多的是“地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