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挖田坎能吃肉的百岁老人

2014-06-17何君林李代良

家庭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干饭田坎高粱

何君林+李代良

能挖田坎打高粱

老人名叫唐永付,1913年10月7日出生,家住禅鹤村8社22号。笔者见到这位老人的时候,老人正躺在床上养病。听到客人登门拜访,老人精神为之一振,赶紧穿上衣服,来到堂屋坐下,兴致勃勃地与笔者摆起了龙门阵。

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很好,口齿也很清楚。他自我介绍说,他深谙农事,犁田耙地样样都会,是耕田种地的一把好手。由于儿子患有支气管炎,下地劳动感觉很累,家里的农活几乎全都落到了他肩上。

他说他是个“活路棒棒”(川话指劳碌命),一辈子都在忙。“今年(2013年)3月,我还扛起锄头,帮着家里挖了一根田埂来种包谷呢!我儿子儿媳都说我年龄大了,不要下地劳动,应该在家里休息。可我总觉得我的身体还可以,做点手头活路没有问题。今年七月初八这天,我还扛起连枷,帮着家里打了100多斤高粱哩。也就是这天,我在打高粱的时候,右臂筋骨被闪了一下,至今还在养伤呢!你说我倒霉不倒霉!”

“要不是我这手臂还有点疼,恐怕今天我就下地扯草去了。”唐永付说,他“坐在家里耍不惯”。他一生都在坚持劳动。“农村的人,不做活路得行吗?再说劳动能锻炼身体嘛。”

一顿能吃一碗肉

“我父亲最讨厌的是吃稀饭。他说‘稀饭吃了不经饿,干起活来没得力。只有干饭才铁实。因此我们家里三顿吃的都是干饭。”唐永付61岁的儿子唐吉成说。

当然,唐永付最喜欢的是吃肉,也能吃肉。据唐吉成介绍,前些年唐永付喜欢吃炖肉,近两年牙齿不行了,他就改吃肉丸子,一顿要吃一碗肉。

唐永付也喜欢吃零食,比如葡萄呀、牛奶呀,只要不硌牙,他都爱吃。如今家里生活好了,子女们就给他准备了很多零食放在他的床前,他啥时想吃就能吃。

人不着急不得死

唐永付的老家在潼南县红花湾。旧社会因为租种这里地主家的田地,迁到禅鹤村落户。民国33年,也就是1944年2月,他31岁,被拉去当了壮丁。起初部队驻在四川绵阳,后来开到了西安。在西安附近跟八路军打了一仗。“我们的部队吃了败仗。我当了俘虏,投奔了共产党。1946年8月,我因病回到了家里。”唐永付说。

之后,唐永付便一直在家务农。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生产队当过4年出纳。

唐永付一生生育过5个孩子,前面4个都是女儿,唯有最小的是儿子,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老伴1960年就去世了。他一直跟着儿子唐吉成过日子。

他与世无争,脾气很好,从未跟人红过脸。因此大家都很尊敬他。问起长寿之道,老人这样解释说:“有句俗话叫做‘人不着急不得死。这说明很多人是‘急死的啊。要想多活几天,就得想开点,就得‘不着急。‘不着急就是心态要平和,遇到事情莫‘钻牛角尖,莫要怄气去伤自己的身体。”

唐永付一生没有生过大病。只是2012年夏天患过一次便秘的小病,结果在医生那里吃了几天“消火药”就痊愈了。

猜你喜欢

干饭田坎高粱
干饭人,干饭魂
高粱名称考释
边走边吃,打球人的干饭魂
金秋时节高粱红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干饭人”,接我一“膘”
“田坎玉米”喜获丰收
托比
托比
沂蒙山区土坎梯田田坎防护补偿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