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免
2014-06-16杨日进
杨日进
曾莫明年轻时就很爱写作,省和春江市的大报大刊经常有他的佳作见众,国家级刊物也常有发表,是春江市在省作协里的一个颇有名气的作家。然而,在春江市S局,尽管他写了三十多年——局里大大小小的工作报告、工作方案、工作总结都出于他的手;尽管他工作勤勤恳恳,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然而,快奔五十的他在局里依然是默默无闻,一直没有机会让同事们尊称“曾科”,老婆每次回外家时都一把泪、一把涕诉说老公不争气。
前二年,小舅子出外经营小生意,赚了点小钱,便和姐姐密谋,蒙着曾莫明给局长送了一小点礼。虽然,礼是不多的,但局长也不得不出于人情,召开了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曾莫明同志任S局办公室副主任科员。然而,副主任科员是个虚职,只是个待遇,只能算个安慰奖,曾莫明依然是默默无闻地战斗在“文笔峰”上。
近几天,曾莫明突然身价百倍,成了局内的非凡人物。
别看他穷酸样,却原来是新从外省调来本省委任分管组织的曾副书记的亲戚。
这个秘闻是办公室小张周未去曾莫明家里讨工作报告草稿时发现的:“老曾书房有一张和新上任的分管组织的省委曾副书记的合影。和省委副书记合影是一般人能有的机会吗?瞧那亲热样,不是普通关系呀,你记不记起,老曾和曾副书记是同一个省的,听说同一个市!”有“知情”人说:老曾是曾副书记的一个远房亲戚。由此很快就传出老曾是曾副书记的一个关系非常密切的亲戚。一下子,老曾就被无数的彩色光环罩住。
于是,平常在办公室见到老曾只是象征性地点下头的同事便开始一反常态,见到老曾就快步小跑迎上,有意识地握着老曾的手摇了又摇,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平日对老曾呼来唤去的办公室主任也变为客客气气,又拉老曾手,又拍老曾肩。
平日无人问津的曾家寒舍也开始迎来了川流不息的朋友、同事。甚至连一些不相识的人也开始有意识地接近老曾。
一天晚上,局长也光临寒舍了。局长可是忙人呀,来S局任职十多年了,老曾还没有任何单独接触局长的机会,现在局长家访,可不得了。老曾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还是老婆醒目:“唉呀,局长大人驾到,老曾快快冲茶!”
局长也看到了合影相片,照片上的的确确是新调任的省委曾副书记。
看到局长目不转睛地盯住照片,弄得老曾十分惶恐,一再解释:“这有什么呢,只是偶然的合影,我和曾副书记没有任何关系!”
晚上,局长一再回味老曾的话,为什么老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人们解释和曾副书记没有任何关系呢?为什么合影放在书房而不放在客厅?嗯,曾副书记刚从外省调来,注意形象呀,局长更加深信其中奥妙非同一般。进而一想:我上任S局局长位置也有10多年了,老曾业务精,文笔好,其写的文学作品大有名气,然而一直没有提拔使用,要是曾副书记向市委书记、市长过问,那样就难堪了呀。再说,现在中央的八项规定执行得这么严格,财经虽然一再节约,但还是要小心驶得万年船呀,有了曾副书记这个关系,不是更加稳如泰山了吗!”
第二天上午,局紧急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曾莫明同志任S局财务科科长。
财务科科长可是局里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呀,不是曾副书记的关系能有这个位置?于是,大家对曾科长的关系更加是深信不疑了,晚上曾科长家里更是门庭若市!
大约半年多,曾副书记来春江市搞干部工作调研,找部分局长了解情况,刚好安排到S局局长。局长不失时机,毕恭毕敬地对曾副书记说:“曾莫明同志不错呀,工作积极肯干,群众威信高,文笔又好,我局正重点对他进行培养呢?”
“做得好,有能力干部就应该重点培养,不过,曾莫明是谁呀?”曾副书记问。
“你们不是亲戚吗,他家有你和他的合影!”局长说。
曾副书记想了半天,说:“有这回事吗,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
“是有这么一回事,几个月前,省作协文代会会后,不是有很多代表和你照相留影吗?这个曾莫明我经常在报刊上看他的文章,所以记得非常清楚!”秘书提醒曾副书记。
第二天S局紧急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曾莫明同志任S局保卫科主任科员。
曾莫明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