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的来历
2014-06-16夏明明
夏明明
在近现代,我们常说“警钟长鸣”。警钟一方面特指具有报警功能的响钟,传递遇到危险或防范违反戒令的信号;一方面比喻引起人们注意警惕的事情,引申至警醒、警世。其实在古代,警钟或具有警钟功能的古钟比比皆是,钟声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大众。
警钟来自于禁钟,中国古代城池一般都有钟鼓楼并设置“禁钟”,如北京钟鼓楼大钟,就是一口禁钟。《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元大都“新都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楼,上面悬着一口大钟,每夜鸣钟报时。第三次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紧急事务,如孕妇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请医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外出的人必须提灯。”“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随时查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即第三次钟响后——离家外出。被查获者立即逮捕监禁。”钟鼓楼禁钟通常在黄昏“定更”时鸣响,《明会典》的夜禁规定:“凡京城夜禁,一更三点钟声已静,五更三点钟声未动,犯者笞三十,二更三更四更犯者,笞五十。外郡城镇各减一等,其公务急速疾病生产死葬,不在禁限。其暮钟未静,晓钟已动,故将行人拘留,诬执犯夜者抵罪。若犯夜拘捕及打夺者,仗一百,因而殴人至折伤以上者,绞;死者,斩。”警钟示警的同时,一般都将违规的代价也予以告示,能切中要害。
都城以外,各省郡州县城池设置的禁钟功能也基本相同,天南海北,“钟声警万里”,警钟理念逐渐被华夏民族各族成员所接受。
云南腾冲的禁钟铸造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钟上的铭文也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禁钟”功能:“正统间,……乃督工鼓铸禁钟,以警昕夕,为之铭曰:海宇平,边境宁,咨尔巨镛,以时而鸣。出作入息,民安其生。以警以禁,内外肃清。祝我皇禧,亿万斯龄。”这是昭勇将军、腾冲军民指挥使李升监造的一口铜质禁钟,而钟腰上的一个洞则是日军侵华时所凿。据说远征军攻打腾冲时,日军负隅顽抗,在腾冲禁钟的腰部凿孔,一个机枪手埋伏于钟内,给远征军造成较大伤亡。3天后机枪停止射击,发现射手已死,应是密集炮火造成真空窒息而死。如今这口钟陈列在腾冲县博物馆,成了一尊象征“落后就要挨打”的警世钟。
禁钟源于周朝的钟铎。铎、钲、铃等响器在古代都被归入“钟之属”。内悬铜舌为金铎,内悬木舌为木铎。按照古代周礼,国家有新的政令或法令颁布,都要鸣响木铎以警示,引人警觉。周代用于军旅的钟铎同时具有号令进退和警众功能。如春秋时鲁国与邻国相约,遇警集众击打木铎、金铎。钟铃类响器成为军事联防的工具。《国语·吴语》记述:公元前482年,吴晋争霸中原,会盟黄池,正当两国胶着相持,越王勾践攻击吴国后方,吴王腹背受敌,“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声震天地,晋军迫于吴军威慑,只得退让。可见木铎金铎的警示、警众、警觉、报警功能。
后来,警钟的社会功能逐渐演化为文化,历代文人以不同形式立言示警。古代警世文化的代表作是《警世通言》,明末冯梦龙编纂的话本“三言”中的一部,另外两本是《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内容涉及对封建丑恶官僚的谴责、对正直官吏的赞扬,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以正义的情感警醒世人。
近代以警钟比喻的代表作是清末秋瑾《宝刀歌》:“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另一位是清末陈天华,他所著《警世钟》一书出版于1903年,直接将自己的著作比喻为警钟,意在唤醒沉睡的民众。《警世钟》引发轰动并影响深远。
警世钟、警钟长鸣等警钟比喻作用,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力,既反映了当时历史状况与民意需求,也具有现实意义。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率先唤起民众,提倡“天下为公”,他的父亲就曾做过更夫。孙中山先生去世后,通过招标选中的中山陵设计方案,从空中往下看,宛若一座平卧在绿毯上的钟,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警钟比喻作用达到极致。
“告诫”是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利用历史对现实存在问题的劝诫忠告,一般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告诫”的资格,但是钟和钟声自然生成的“告诫”特性,使它们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种资格。北宋范温《潜溪诗眼》云:“盖尝谓之撞钟,大声已尽,余声复来,悠扬宛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也。” 品味响钟的钟声,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语重声长,给人以正直、清净、深满、和雅、余韵无穷、谆谆告诫的感觉。
责任编辑:谭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