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融合战略:一源多用与全产业价值链

2014-06-16向勇

前线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价值融合

向勇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已经广为人知。从“文化多样性”到“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驱动力”,文化的作用已经在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近年来,文化创意更是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新的驱动作用。2014年2月,国务院开始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中国政府与国家的文化治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文化力与文化社会的发展目标

文化产业创意融合的战略设计源于文化发展观的全新变革。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革新和创意的源泉,是应对地球诸多挑战的解决良方。发展文化力的总体目标,就是要追求国民文化总值(GCP, Gross Culture Product),即国民所享有的文化空间、参与的文化活动和消费的文化产品的总量,这决定了国民幸福的深度和高度。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幸福程度其实不仅取决于物质的丰富度,还取决于人们如何运用这些物质财富。

“文化力”概念囊括了“文化生产力”的提法。一套系统完整的文化力应该包括文化原创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软实力,相应地推动了文化在四个不同维度上的发展:文化原创力推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新力推进了文化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软实力推进了文化社会的融合发展。这四个维度,形成了新时期新的文化发展观。文化艺术强调文化的原创性和原真性,以文艺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戏剧等艺术形式为载体;文化产业强调复制性和商业性,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具有技术化的生产手段、规模化的生产效益、市场化的生产目的和企业化的生产主体等文化生产特点;文化经济强调文化资本、知识产权和符号价值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协同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通过整合产业价值链和文化品牌的塑造来提升各个产业的附加价值;文化社会强调文化的外部效应和创意的溢出效益,实行生产、生态与生活的立体互动、园区与社区的双向融合、乡村、城镇与都市的全面耦合,以文化力和创意力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环境营造和社会治理。

文化社会强调文化追求和底层创意。文化社会追求有意义和价值的社会发展目标,追求有情趣和品位的生活目标。文化社会彰显了一个有灵魂、有诗意、有精神追求的民族的社会范式;文化社会显示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文化品位和国际尊严。文化社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树立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国民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成为文化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整个社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的时代,“把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有极为深刻、极为深远的意义”。文化社会要改造和提升我们的国民性,要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文化社会的公民是经济公民、政治公民和文化公民的复合公民体,公民的文化权益不仅包括文化消费权利,还包括文化创意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要充分调动市民的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意,要营造自由创意、宽松多元的社会氛围。

文化社会重视社会设计和公共创意。文化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参与”和“沟通”,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公共空间的扩展。创意设计作为文化资源的显现手段,不仅仅是让商品、空间和建筑显得更华丽、美观和养眼,更是一种确保公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及面向未来所需的力量所在。文化社会重视社区深耕、空间再造、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一个成熟、优雅、精致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形象,不是在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或富丽堂皇的大剧院和美术馆,不是在名目繁多的节庆会展或琳琅满目的影视演艺,而是在庙堂之外的百姓生活和普通自在的街景巷弄。在这样的文化社会里,十字街头或社区广场可能就是先锋戏剧的表演场所,地铁也可能是提供文化信息、艺术展览和文创商品的文化场地;在这样的文化社会里,公司办公大楼的大堂可能就是艺术展览的文化空间和艺术画廊,咖啡馆、茶馆、书店可能就是提供创意灵感、文化体验的创意空间,银行的客服大厅可能就成为艺术书屋或创意茶屋。当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文化责任为最高使命、当一座城市的发展目标以文化发展为最高目标、当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以文化进步为最高尺度,这就是一个完美的文化中国形象。

文化产业的全产业价值链与巧创新策略

文化产业可以与文化艺术联姻,通过主题借用、符号提炼,结合材料加工和工艺手法,最后通过作品呈现将艺术品原作的神韵复制为限量的工艺品。通过这种复制,让文化产业为纯艺术品的价值实现找到了商业模式——“一源多用”,实现创意水平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一源多用”中的所谓“一源”,即一种文化资源。“多用”是指在商业环境下通过知识产权经营,将影视、出版、电影、游戏、漫画、主题公园、观光旅游等结合起来。美国迪士尼公司经由故事驱动和版权运营,将电视、音乐、电影、出版、漫画、周边商品授权等相关竞争领域结合起来融合发展就是典型的“一源多用”。

“一源多用”的商业模式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价值思维,进而推动了第六产业的复合经营。全产业价值链即纵向价值链、横向产业链和协同产业链:第六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可以=1.5产业(农林牧业及其深加工)+4.5产业(服务业及其品牌化),或=2.5产业(工业及其设计)+3.5产业(物流及服务),或3产业+3产业。第六产业表达了产业融合、产业跨界的创新观念,即以文化符号为链接、文化品牌为纲领,推动现代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跨界共生,大力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的协同发展,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为第六产业。因此,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可以着力推进“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产业可以为地方产业服务,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将地方文化资源与传统产业的价值提升相结合,通过文化产业介入社区营造,统合区域内的“人、文、地、景、产”,构建地方区域的文化生态,让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可以走得更远。

“一源多用”和“全产业链”的核心在于故事驱动与巧创新的融合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到以创新驱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是超越依赖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要素驱动,超越技术、资本驱动,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可见,无论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还是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都对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更加紧迫的时代要求。

我们把创新分为硬创新(Hard Innovation)和软创新(Soft Innovation)。所谓硬创新,是“功能性”创新,侧重于对产品实施技术性、科学性的功能改变,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创新。而英国学者保罗·斯通曼则提出了软创新概念,认为软创新是一种“主要影响产品和服务感官知觉、审美情趣、知识认知的非功能性表现”的创新。我们知道,任何商品都包括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功能价值,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文化价值。功能价值指的是商品在使用功能上的满足;文化价值则是指“商品的造型、材质、元素等符号组合”所带来的美感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人越来越渴望象征内容,消费者将产品视为是符号内容的媒介、载体与平台,希望透过消费能够得到让他们心动和感动的精神内容。今天,所有的传统产业都必须导入内容战略,都要让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成为内容的载体。在内容消费的趋势下,所有的产业都将是初级产业,既要重视产品生产的材料与制造方式,也要展现产品独特的魅力与风格。文化策略正成为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软创新是针对产品的创新,是改变产品象征价值的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超越硬创新,关注软创新,实现硬创新与软创新的融合创新,达到“巧创新(Smart Innovation)”。“巧创新”分为产品的审美价值创新和产品的功能差异创新两个面向。其中,“审美价值的巧创新”推动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文化产业规模效益;“功能差异的巧创新”是基于技术变革和价值突破的创新活动,包括垂直差异化和水平差异化,不仅在审美或认知上进步,而且在功能性上也有改进。巧创新推动了产业边界的消失,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巧创新的保护机制最为关键的手段就是对知识产权的坚决落实。硬创新大多以专利的形式得到保护;软创新大多以版权、商标和工业设计权的形式加以保护。

北京提出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就是要实现巧创新的驱动模式。巧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表征的硬创新”与“以文化创意为表征的软创新”的高度融合。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所说,“文化创意是内容的创造,在有限的自我实现中拥有更精彩的实现。科技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更高的价值。文化创意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文化要素。我个人觉得更多的是看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意的支撑作用。”因此,巧创新是一种智慧创新,是一种创意创新。如果说硬创新属于红海战略,软创新属于蓝海战略,那么巧创新就属于绿海战略。巧创新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创新。

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战略的路径选择

如同清水流入不同的容器而形成不同的物理形状,文化创意亦可以渗透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而产生不同的创新价值。未来的产业结构为漏斗型,最上面为由文化资源的开掘而形成的具有知识产权的象征价值、符号价值和品牌价值,然后缓缓下渗,首先融入第一层(第三产业,或第三、四和五产业),接着融入中间的第二层(第二产业),最后融入最下面的第三层(第一产业)。传统产业之间的边界被文化生产和符号生产打破。当然,要实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要遵循文化产业的创意融合战略。

转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认知误区。创意已经不再是艺术家特立独行的奇思妙想,不再是创意天才的个人神话。一方面,文化创意要求我们做或想新东西,或形成已有元素的新组合,以突破个人创意或历史创意;另一方面,新颖的创意不仅要具有新奇性,还要有价值性,要具有“合乎目的的实用性”。文化创意力和设计服务力是想象力和执行力的融合统一。

营造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孵化氛围。最具灵感的创意可能在于不同元素之间意想不到的组合,包括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程序和不同观点,以及不同背景环境之间。创意组织要包容差异性、复杂性和矛盾性。我们坚信人人都具有创意,创意需要自由而宽容的环境。创意是个人的浅尝辄止与集体的勤勉努力的融合。

重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对“版权为王”的创意坚守。

培育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多元市场主体。随着工业经济形态步入后工业经济形态,整个社会的组织形态都在往小型化、灵活性和网络化方向转型。这种社会发展趋势,是在网络技术和社会民主化运动推动下的必然结果。既然大多数文化企业的特点是“小型化、散落型、网络状”,就不一定要把这些小微企业往“规模大、实力强、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壮大。在文化经济时代,不要再认为“小的就是弱的”,而要认为“小的就是美的”,不一定要做大做强,但一定要共同繁荣,形成创意生态,让大大小小的文化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整合。韩国政府就成立专门机构、颁发专门法律、依托专项基金全力推动“一人创作企业”的孵化与培育。因此,文化产业小业主可以以工作室的方式,依附于品牌企业或互联网平台,集中在创意设计、工艺技艺和品牌的内涵建设,发挥协同效用。

面对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无限放大的融合能力,政府的决策要注重创意系统的营造,要注重基础设施、网络关系及相互协作,要加强文化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将独立的个人创意链接到更广泛的创意生态之中。

(作者: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谭 丁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价值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