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实施应关注的三个问题

2014-06-16魏敏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本领导评价

魏敏

校本课程的开展对国家课程进行了个性化的补充,同时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并秉承校本特色,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对国家课程进行了补充。校本课程开展的初衷主要是对国家课程个性化的拓展和延伸,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但目前有些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有“一哄而上”的感觉。当然,学生需求多样,“多”是需要的,但最终是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笔者以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在此,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就学校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以寻求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问题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求“特”,还是求“实”?

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有这样一种微现象:形式多样,名称奇特,都想跟别的学校的做法不一样,跟以往的做法不一样,哪怕内容差不多,名称也要不一样。学校的初衷是想有一个自己学校的特色,对于这样的特色是否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否可以长久地持续,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确实对学生的兴趣及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帮助,而且一开始学校都非常重视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只是过了一段时间或是换了一个领导就慢慢“销声匿迹”了。例如,有所学校开设了“唱响国粹”京剧表演课程,校内没有专业教师,就从校外聘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课程开设的难度大、费用高,而且短时间内出不了成果,就慢慢淡化了,最后不了了之了。这样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大部分学校领导看重的是成果展示,很少关注对学生成长的长久渗透和培养。其实,一个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化的课题,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抛却功利心理,从学校自身文化的传承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索一些符合学校文化特色、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校本课程,并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问题二:校本课程的实施者是被动执行还是主动寻求突破?

校本课程的实施要重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的整体建设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注重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学校中常有一些教师不时抱怨:又要上校本课程了,没有素材,没有课件,怎么办啊?下学期不要再上这门课了!目前确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课程的开发是大势所趋,没有学习相关知识的主动性和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个别教师甚至觉得是学校领导为了寻求自己的工作业绩而“折腾”老师们。教材的编写、课务的调整,都让他们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的工作就是应付式的,领导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领导查什么就弄个什么。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学校领导对教师进行课程价值的引领,同时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培训,培养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意识,帮助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校本课程开设之初,很多教师不理解,认为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部分教师甚至提出了不担任校本课程课务的要求。对此,学校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教师学习观摩,校内建立共同体研究组,活动课程指导方案组内共享,并组织专门人员编写出一整套校本课程实施样本教案,在校园网上供教师们参考。教师们慢慢从应付到适应再到主动参与,目前已有一大批教师积极主动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文化东关》被评为扬州市优秀校本教材并正式出版发行。

问题三:评价标准的制定、机制的完善由谁来完成?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看重的是“成果”。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编排了一个精彩的节目或是学生制作了一些作品,这些都会被认为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明显,而一些短期内没有显著效果或是不能呈现效果的校本课程往往会被认为实施不理想,这种注重浮于表面的成果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校本课程没有国家课程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且许多学校对校本课程重展示轻评价的导向导致校本课程的评价制度建设不健全、不完善,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笔者所在学校经过研究和实践,改进了社团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了师生互评、学生自主申报活动收获奖章、行政领导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改变了校本课程评价量化测评的形式,注重对学生完善的人格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努力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真正的评价者。那些学生不喜欢、负担重且追求“噱头”的课程被淘汰,逐步形成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笔者认为,要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逐步从点到面、从小到大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时要注重课程开发和实施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共生共长。让一线教师认可校本课程、喜欢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舞台”,逐步成为学校的亮点。同时,校本课程重视的应是素质培养,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展仍在探索中,需要我们在“微透视”中看到不足,寻求改进的方法,在交流、探讨中寻找突破口,从而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向良性方向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225001)

猜你喜欢

校本领导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市领导会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2016重要领导变更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