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溶洞碳酸盐岩油藏调查半径计算方法

2014-06-15姜永徐大明刘春艳

断块油气田 2014年3期
关键词:拉普拉斯碳酸盐岩溶洞

姜永,徐大明,刘春艳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

0 引言

调查半径可以用来帮助解释压力恢复或压力降落曲线的形状,估算测试到所要求地层范围需要的时间。许多学者对调查半径进行了研究:王祖文[1]利用稳态依次替换法与物质平衡方程相结合,给出了压力敏感地层调查半径方程;王新海[2-4]从低渗非达西渗流流动方程出发,利用稳态依次替换法得到了求解低渗非达西渗流调查半径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调查半径与地层损害表皮系数之间的关系;刘能强[5]给出了调查半径的新定义。

虽然关于调查半径的研究已有许多成果[6-9],但有关含溶洞碳酸盐岩油藏调查半径的计算方法研究较少。由于碳酸盐岩储层介质类型的不同,用以往的研究方法计算有很大的误差。

为了更好地掌握地层渗流的动态信息,指导含溶洞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有必要建立地层渗流数学模型,并研究含溶洞碳酸盐岩油藏调查半径计算方法。

1 储层模型及求解

1.1 基本假设

含溶洞碳酸盐岩油藏地层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基本假设条件为:1)单相微可压缩流体在水平等厚、顶底封闭、具有均匀原始地层压力的油藏中不稳定渗流,油藏裂缝发育,并且油藏区域中发育1 个溶洞;2)油藏中心有1 口井定量生产;3)渗流满足达西定律,等温渗流,无物理和化学变化发生;4)忽略重力和毛细管力的影响,压力梯度小;5)考虑井筒储存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影响。

图1 含溶洞物理模型

1.2 无因次数学模型

以井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由流体运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建立如下渗流微分方程组。

1)无因次扩散方程

式中:pfD为裂缝系统无因次地层压力;pmD为基质系统无因次地层压力;λ 为窜流系数,无因次;ω 为弹性储能比,无因次;tD为无因次时间;xD为无因次x 坐标;yD为无因次y 坐标。

2)初始条件

式中:下标f,m 分别表示裂缝、基质。

3)内边界条件

式中:CD为无因次井储系数;pwD为无因次井底压力;pD为无因次压力;S 为表皮系数,无因次;rD为地层任一点到井筒的无因次距离;下标w 表示井底。

4)外边界条件

式中:nD为垂直于断层方向的法线向量;R 为溶洞半径,m。

式(1)—(7)构成了含溶洞双重介质油藏中微可压缩流体等温达西渗流的无因次数学模型。其中:

式中:Kf为裂缝系统渗透率,μm2;h 为地层厚度,m;q为井产量,m3/d;B 为流体体积系数,m3/m3;μ 为流体黏度,mPa·s;pi为原始地层压力,MPa;r 为地层任一点到井筒处的距离,m;K 为地层渗透率,μm2;t 为地层任一点流体流到井筒所需要的时间,h;rw为井筒半径,m;φ为孔隙度,小数;Ct为综合压缩系数,MPa-1;C 为井筒储存系数,m3/MPa。

1.3 模型求解

为了方便求解,对无因次数学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拉普拉斯空间下的数学模型。

其中z 为拉普拉斯变量。然后运用边界元方法[10-15]求解拉普拉斯空间下的数学模型,拉普拉斯空间下渗流方程基本解为

式中:K0为零阶第二类变型Bessel 函数;P,Q 为研究区任意两点。

将基本解代入拉普拉斯空间数学模型得到边界积分方程

对边界进行离散和插值,Q 点取遍边界上全部节点,得到线性方程组:

求解矩阵方程组,可以获得边界上所有节点处的拉普拉斯空间无因次压力及其法向导数的值,进而可计算研究域内任意一点Q 的拉普拉斯空间无因次压力,借助于Stehfest 拉普拉斯数值反演变换算法[16],最终求得研究域内任意一点Q 的实空间无因次压力pD。Stehfest 拉普拉斯数值反演变换算法为

2 无因次调查半径公式

在上述求解过程中,式(13)给定1 个响应时间ti值后,就可由所得到的实空间解求出对应的调查半径ri,由1 组ti与ri值,采用数值拟合就可得到响应时间与调查半径的函数关系。

2.1 溶洞对地层调查半径的影响

利用模型,分别计算出溶洞作为恒压区域时,靠近溶洞方向和远离溶洞方向无因次调查半径rD随无因次时间tD变化的关系(见图2)。

图2 溶洞作为恒压区域对地层调查半径的影响

靠近溶洞方向无因次调查半径记为rD1,远离溶洞方向无因次调查半径记为rD2。对tD,rD1,rD2数据作回归曲线得

Van Poollen 提出了对于均质各向同性未受污染地层无因次调查半径的计算公式为

从无因次调查半径随时间关系表达式和图2可以看出,远离圆形溶洞恒压区域方向时,调查半径可以近似用Van Poollen 公式替代,误差相对较小;靠近圆形溶洞恒压区域方向时,调查半径计算公式与Van Poollen 公式差别很大,此时不能简单地套用均质地层Van Poollen 调查半径公式。溶洞作为圆形恒压区域时,减缓了压力的传播速度。

2.2 溶洞作为不渗透区域对地层调查半径的影响

溶洞作为不渗透区域时,靠近非渗透区域方向和远离不渗透区域方向,无因次调查半径随无因次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图3。

图3 溶洞作为不渗透区域对地层调查半径的影响

靠近不渗透区域方向无因次调查半径记为rD3,远离不渗透区域方向无因次调查半径记为rD4。对tD,rD3,rd4数据作回归曲线得

从无因次调查半径随时间关系曲线可以看出,远离不渗透区域方向时,调查半径可以近似用Van Poollen 公式替代,但靠近不渗透区域方向时,调查半径计算公式与Van Poollen 公式差别很大。溶洞作为不渗透区域时能加快压力传播速度。

3 井附近溶洞离井距离计算方法

3.1 井附近溶洞对试井曲线的影响

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井离溶洞无因次距离dD对试井曲线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溶洞对双对数曲线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压力波传播到溶洞以前,井底压力动态表现为无限作用径向流特征,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为0.5 的水平直线段;在压力波传播到溶洞以后,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逐渐下滑。

在溶洞大小一定时,井离溶洞的距离决定溶洞对井底压力动态影响的开始时间,井离溶洞的距离越小,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下滑时间越早。根据试井曲线特征,可以估算溶洞离井的距离,为油田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指导。

图4 dD 对试井曲线的影响

3.2 溶洞源距离与响应时间关系

通过对模型求解,可以得出在溶洞半径一定时,响应时间tD与井到溶洞的无因次距离dD的关系曲线(见图5),对tD和dD数据作回归曲线得

求反函数,可得dD-tD函数关系式为

当溶洞离井的距离一定时,由式(20)可以计算出压力波传到溶洞时所需要的时间,为含溶洞碳酸盐岩油藏油井试井提供了理论支持。

图5 tD-dD 关系

4 结论

1)建立了含溶洞碳酸盐岩储层的渗流模型,并应用边界元方法对渗流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含有溶洞的碳酸盐岩储层中调查半径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通过分析溶洞对地层调查半径的影响可知,对于含溶洞的碳酸盐岩储层,不能简单地套用均质地层Van Poollen 调查半径公式,靠近溶洞方向时,溶洞对调查半径的影响较大。

3)本文所建立的调查半径计算方法可以用来估算溶洞离井的距离,对油田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王祖文.压力敏感地层调查半径方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4):440-441.

[2]王新海.低渗非达西渗流调查半径计算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5):134-136.

[3]王新海.调查半径与地层损害表皮系数的关系[J].钻采工艺,2002,25(4):25-26.

[4]王新海.径向非均质地层调查半径与表皮系数[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5,14(3):23-26.

[5]刘能强.调查半径的新定义[J].油气井测试,2006,15(4):42-43.

[6]毛伟.短期试采资料在大庆外围油田单井开发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5,12(2):48-50.

[7]白森舒,彭金宁,刘光祥,等.黔南安顺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3,35(1):24-28.

[8]崔迪生,贺子伦,郭宝健,等.径向复合油藏探测半径计算方法[J].油气井测试,2005,14(1):15-16.

[9]齐丽巍,王晓冬.探测半径计算方法研究[J].油气井测试,2007,16(2):1-3.

[10]刘洪.大尺度溶洞压力响应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2,19(1):99-102.

[11]修乃岭,熊伟,高树升,等.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底压力计算[J].断块油气田,2007,14(5):27-28.

[12]王道富.边界元方法在试井分析中的应用[D].南充:西南石油学院,2004.

[13]何应付,尹洪军.均匀各向异性油藏不稳定渗流的边界元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5):37-40.

[14]杜庆华.边界积分方程方法:边界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1-65.

[15]刘山,段永刚.用边界元法分析油藏不稳定渗流问题[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2):36-38.

[16]同登科,陈钦雷.关于Laplace 数值反演Stehfest 方法的一点注记[J].石油学报,2001,22(6):91-92.

猜你喜欢

拉普拉斯碳酸盐岩溶洞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出发吧,去溶洞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塔河10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承压堵漏技术
神秘的溶洞
隧道特大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基于超拉普拉斯分布的磁化率重建算法
考虑酸蚀蚓孔的碳酸盐岩储层酸压产能预测
位移性在拉普拉斯变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