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创造智力资源红利

2014-06-15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产学研科技

本刊编辑部

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创造智力资源红利

本刊编辑部

在以知识化、全球化和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人才、技术等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是世界范围内综合竞争力考量的最主要因素。不久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的科学发展方向。他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创新型、知识密集型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要素。科技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未来10年我国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每年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当前,我国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人才管理创新模式,优化人才环境,把培育和引进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以形成人才竞争强劲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明显落后,具有原创性、革命性的科研成果不多,且市场转化率低,未能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人才流失、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很普遍。某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六大主导产业科技机构人员数量下降超过10%,博士学历人员减少近两成。另一方面,一些海外归国人员在被地方政府或企业争相引进后成为虚名和摆设,各项安排不落实,项目无从推进,极大地挫伤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热情,也带来了创新资源和生产力的浪费。

人才流动有规律可循。据联合国开发署统计,发展中国家专业技术人才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外流到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人才资源争夺中的“马太效应”,使优势或劣势均自动强化,滚动累积,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优者更优,劣者更劣。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尊重人才理念,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与发展策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允许科技人员持有股权期权调动积极性,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为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提供良好平台。

科技创新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除了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研发与市场推广环节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外,科技人才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合作领域。企业聘请专家为常年顾问,或者兼任领导职务参与经营管理,为企业发展听诊把脉、保驾护航,避免重大风险损失。江苏“科技镇长团”是产学研合作、人才与企业对接的成功典范。通过向乡镇地方派出由高校教授、博士组成的“科技镇长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区域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科技镇长团”成员的科研应用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也都得到明显提高。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制度安排,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辐射带动效应。起源于福建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创新科技干部交流的“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选派科技人才深入农村第一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让广大农民分享社会发展的红利。目前这一制度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展开。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人才与企业对接,支持我国科技人才建设。目前正配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工作,就我国“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优秀科技人才资源开展服务,寻找与企业、市场需求的接入点,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推动各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国科技产业》杂志是促进会会刊,开辟有“创新人物”、“科技人才”等栏目,报道我国科技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宣传先进事迹,以科学工作者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感染人鼓舞人。

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教育普及、人才辈出的今天,我们比古人更不缺“千里马”,但“伯乐”依然远远不够。国家竞争、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幅员无疆、万马奔腾,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释放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将引领全社会创新活力的竞相迸发。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产学研科技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