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分值变化引发的英语教学思考
2014-06-14张云英
张云英
摘 要:就英语分值在高考中的变化,对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反思,对未来英语教学方向的变化进行了思考。对今后英语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氛围进行了设想。
关键词:英语高考 分值变化 英语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30-01
前一段,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出炉:2016年,英语将正式推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这一变化,预示着英语作为主科与语文、数学并驾齐驱的时代已经结束;改革开放以来,全民学英语的时代已经过去。将来迎接来的也许是更加开放、更加自主的外语学习:学生对语种的选择和学习的程度,都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面对这种变,我们不能不对未来的英语教学方向和学习形式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定位。在此,结合本人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名人观点,谈谈这次高考改革引发的我对英语教学思考。
1 英语学习会更加注重表达、交流
目前的英语教学,唯考高马头是瞻:高考考什么我们教什么。高考的形式不适宜口试,口头表达教学便被弱化;高考不能考察生活用语,生活交流语便被边缘化;高考重视语法、阅读、书面表达,我们便将其作为教学主体。于是出现了“哑巴英语”,出现了应试英语,出现了英语作文技巧学习等。导致我们的英语学习应试倾向严重,完全忽视了学生英语素养、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已经背离了英语学习的初衷。没有高考指挥棒的硬性牵引,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会有更大的自主性,也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在将来的英语学习中,被动学习者会越来越少,自主选择权给了不喜欢学英语的人说“NO”的权利,因此,那些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都会是喜欢英语的人。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也不再是考高分,更没有升学的压力,而是用于表达和交流。因此,未来的英语教学、英语学习会更加注重表达和交流。学习内容也会与现在的教材编排有所不同,遵循从口语到书面语,从日常交流到阅读,从开口说发展到动笔写的原则。教学会更加注重发音的准确,表达的明确、交流的顺畅。学习内容也会更加接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与周围交流的需要。学习形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承担传播知识、培养做题技巧的任务,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就某个主题进行会话和探究,比如,“饮食”、“旅游”、“网购”、“经济”等等。依托这些主题,学生不断扩大词汇量,学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会积累相应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会更自主、更轻松、更快乐,最主要的是更有实用价值。
2 英语学习会与文化背景结合更紧密
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编排,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在各个学习环节都会渗透语法、短语、句式的运用,且学习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自然、生活、生产、文化、旅游、娱乐、生物、商业、科技等。从表面上看,教材编排可谓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既是学习英语的载体,也是学生了解社会与世界的一个窗口。但是,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教材关于英语国的文化介绍很少,即使有也是渗透在阅读材料中,不会作为学习重点和认识对象。因此,在中学阶段,学生对英语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出现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剥离的倾向。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学生学到很多“中式英语”也就不足为奇了。所谓的“中式英语”不仅仅指“Chinglish 2 English”,还包括哪些无论是语法还是表达都没问题,在使用中却会引起英语本土人反感的内容,比如,初次见面问姓名、年龄、婚否;见面打招呼询问对方取向;打电话先询问对方情况;以亲属间的称谓称呼陌生人;过分热心,随便向人提建议;过分的谦逊和客气等。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很热情、得体、客气的交往,往往会引得对方不解甚至不满。这正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因此,高考改革后的英语学习,可能出现学习内容逐渐变得简单,不再作为学生了解各方面信息的渠道和途径,毕竟学生通过汉语获取那些信息更便捷。但是,语言的学习将与英语文化背景结合更紧密。教材的编排和学习内容的选择,都会实现语言和文化的高度一致,不会再去学习那些可能引英语本土人不能理解的对话方式。而是以英语文化为学习背景,以英语的交流方式为范本,以能反应英语文化的阅读材料为学习载体。这样,学生的学习与思维,运用于交流才能保持一致。比如,以英语使用国的生活场景再现为学习素材,以西方人的谈话习惯设置交谈内容和方式,以英语经典名著作为阅读材料。学生的英语学习保持英语的原汁原味,为学生的语言交流扫除中西文化间的障碍。
3 英语学习将有枯燥严肃转向轻松快乐
就英语学习向现在的高中生进行民意调查,你会发现真心喜欢英语、主动学习英语的人不到百分之十,其他人都是迫于升学压力不得不去苦学。其中原因有二: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学生学无用武之地;学生本人对英语缺乏兴趣。高考制度改革后,英语学习没有外来的压力,学习直接与需要对接,即用于交流与表达,学习内容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内容浅显且具有实用价值。当学生从枯燥的语法、断句、句型的背诵中解脱出来,利用大量的时间来练习语言表达,模拟语言交流。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内心活动息息相关,且学习形式不再是现在课堂的严肃、枯燥的模式。学生既可以采取室内交流、谈论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以室外活动为载体,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融学习于文艺活动的形式,学习变得既轻松有快乐。另一方面,选择学英语的人都是服从自己内心召唤、真心喜欢英语的人,有巨大的内驱力,学生学习英语不再与任何功利目的相关,不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学习变得单纯而明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也会是快乐而幸福的体验。
总之,高考英语的变化向我们传递的信息很丰富。但是就英语教育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会逐渐成为我们基础教育中很普通的一门学科,彻底改变与语文、数学对抗的“三国鼎立”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这种变化会引导英语学习越来越回归到语言学习本身上,充分发挥英语最近基本的功能——表达、交流。但是,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一点思考和一家之言,未必符合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向,还希望广大一线教师都能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将英语教学引向一种良性的循环中。
参考文献
[1] 张恩怀.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