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建筑的节能环保措施
2014-06-14程功
程功
摘 要:建筑需求的增大导致现代建筑修建的速率和规模也在持续上涨,这同时也意味着资源、能源消耗的增长,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生态负担。而生态建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是解决建筑污染严重、建筑耗能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生态建筑 节能环保 节能材料 保温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52-01
就我国的经济发展速率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建需求越来越大,现代房屋建筑的建造正处于高需求、高效率的建造期。为了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构建材料一般都是以钢筋混凝土等传统建材为主,采取砖混结构,水暖电等各项能耗设备供应齐全,虽然这样的居住环境对于使用者而言十分舒适,但是从建筑的建造到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对于生态环境来说都是严重的负荷。据有效数字统计,我国420亿m3的城乡建筑群落中,高耗能建筑的占比达到了98.9%以上,能源消耗中建筑耗能占到了2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值超过了2倍之多。从上述数据对比中不难看出,生态建筑的推行已经迫在眉睫。
1 生态建筑的优势
对于传统建筑而言,先进性理念指导的缺乏是建筑使用功能难以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所在,虽然传统建筑已经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产、办公、居住等建筑要求,但是建筑期限较长的传统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较典型的内外部结构功能系数不全导致建筑物整体价值无法得到完整体现,这对于建筑使用而言是十分遗憾的。生态建筑的推行给现代建筑行业带来了生机,而此类建筑设计又具备以下应用优势。
1.1 能源消耗低
生态建筑设计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较低的能源消耗,该建筑体系的电气系统能够在满足建筑使用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以最低能耗状态维持运行。众所周知,建筑工程中电气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构建环节,生态建筑的电气系统规划设计秉持电能消耗最低的建筑设计原则,结合建筑用户群体的家电设备使用需求对电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建筑物内的电能传输路径的最优化,对建筑内的线路消耗起到了显著的控制作用,从侧面降低了建筑使用期间内的成本开支费用。
1.2 高效的建筑利用
建筑利用的高效性是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建筑体的空间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原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的支撑构架,在此基础上,空间面积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空间浪费造成的建筑空间利用低效的建筑影响。建筑用户还可以向建筑规划设计人员提出自己的空间规划构想,让设计人员结合用户的基本需求来完成空间设计,达到建筑空间利用高效的设计目标。
1.3 建设过程无污染
通常而言,建筑体优化常用的方法就是装修,生态建筑使用环境按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规划图纸进行处理后,能够与用户的建筑环境构想更为接近,建筑群落不管是归属于民用建筑还是商用建筑,建筑整体的系统装修都能够满足“无污染”的生态建筑要求。因为本建筑群落的建材采购所选用的都是环保优质材料,建筑主体的屋顶、墙体、地面都会进行绿化装修,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建筑目的。
2 建筑供暖系统节能改造
2.1 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是通过计算机、专用智能仪表及平衡阀的科学利用实现的。夏季天气炎热时,室内温度要采取制冷方法实现温度调节;冬季天气严寒时,室内温度要采取制热方法实现温度调节;气候潮湿的抽湿处理;气候干燥的加湿处理等一系列室内舒适环境的条件在传统建筑中都是需要产生一定的能耗才能维持的,而生态建筑体则只需要借助计算机平台的流量自动控制即可达成舒适环境维持的效果。
2.2 温度控制技术的应用
温度调节阀和热量分配表将安装于用户的散热器上,用户可以依据自身需求来对建筑能量消耗和热能控制进行调节,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又使得建筑的节能功效得以体现。从能源节约的角度上来说,制冷(热)系统效率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一建筑功能的实现牵涉到管网传送效率、建筑设备运作效率、室内环境控制装置运行效率以及用户端计量设备工作效率等等,多方面的指标要求是温度控制技术应用设备安装的基本依据,从而保证有效的室内温度控制。
2.3 热损控制技术的应用
建筑设计规划、设备材料采购、设备安装、运行质量检测、节能系统作用调节已经经营管理模式应用等环节都是涉及到了高新技术的应用。像生态建筑的送暖管道的外部都是有新型保温材料包裹的,这样一来能够将管道的热损失降到最低。而施工作业人员在安装管道的过程中,安装程序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以此保证建筑供暖过程中能够对热消耗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现有热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3 建筑结构的节能改造
3.1 方向
南北朝向是建筑群落的朝向的最佳布置选择,也是生态建筑必须遵循的施工建造原则,更是节能改造实施的重要体现。结合以前的建筑节能实验案例来看,若建筑体本身布局就不大合理,那么必须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热性能进行强化处理,对于建筑成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一笔费用开支。设计环节是控制建筑方向的关键时期,工程图纸的设计要与节能要求相符。
3.2 隔热
为了生态建筑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外墙和屋顶的建材应该满足隔热保温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保温层内部结露、渗水、发霉等状况的发生,切记不能选用空心砌砖材料和单一轻质材料,轻质材料和厚实材料的复合构造是最佳的应用方式。
3.3 采光
采光要求是设置窗户大小的基本依据,而窗口位置可以以建筑使用要求为布置根据,建筑门窗的玻璃可选用普通玻璃,着色玻璃和可见光透光率低的玻璃不适合居住或办公建筑环境选用。
3.4 通风
为了保证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室内和建筑群体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高层建筑可布置在群落最北边,中间可以设置多层建筑,地层建筑则可以布置于建筑群落的南边。自然通风能够让室内用通风用电能耗有所降低。
4 结语
市场经济中建筑行业的地位十分重要,作为民众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生态建筑的发展对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建筑工程单位应该对建筑内外结构的绿色改造问题提高重视,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是控制实施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探索努力,生态建筑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孙文敏.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生态建筑观[J].广东科技,2011(16).
[2] 王锡琴.生态建筑中的节能环保措施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4).
[3] 田娜,李亚光,田颖.浅谈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endprint
摘 要:建筑需求的增大导致现代建筑修建的速率和规模也在持续上涨,这同时也意味着资源、能源消耗的增长,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生态负担。而生态建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是解决建筑污染严重、建筑耗能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生态建筑 节能环保 节能材料 保温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52-01
就我国的经济发展速率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建需求越来越大,现代房屋建筑的建造正处于高需求、高效率的建造期。为了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构建材料一般都是以钢筋混凝土等传统建材为主,采取砖混结构,水暖电等各项能耗设备供应齐全,虽然这样的居住环境对于使用者而言十分舒适,但是从建筑的建造到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对于生态环境来说都是严重的负荷。据有效数字统计,我国420亿m3的城乡建筑群落中,高耗能建筑的占比达到了98.9%以上,能源消耗中建筑耗能占到了2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值超过了2倍之多。从上述数据对比中不难看出,生态建筑的推行已经迫在眉睫。
1 生态建筑的优势
对于传统建筑而言,先进性理念指导的缺乏是建筑使用功能难以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所在,虽然传统建筑已经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产、办公、居住等建筑要求,但是建筑期限较长的传统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较典型的内外部结构功能系数不全导致建筑物整体价值无法得到完整体现,这对于建筑使用而言是十分遗憾的。生态建筑的推行给现代建筑行业带来了生机,而此类建筑设计又具备以下应用优势。
1.1 能源消耗低
生态建筑设计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较低的能源消耗,该建筑体系的电气系统能够在满足建筑使用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以最低能耗状态维持运行。众所周知,建筑工程中电气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构建环节,生态建筑的电气系统规划设计秉持电能消耗最低的建筑设计原则,结合建筑用户群体的家电设备使用需求对电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建筑物内的电能传输路径的最优化,对建筑内的线路消耗起到了显著的控制作用,从侧面降低了建筑使用期间内的成本开支费用。
1.2 高效的建筑利用
建筑利用的高效性是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建筑体的空间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原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的支撑构架,在此基础上,空间面积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空间浪费造成的建筑空间利用低效的建筑影响。建筑用户还可以向建筑规划设计人员提出自己的空间规划构想,让设计人员结合用户的基本需求来完成空间设计,达到建筑空间利用高效的设计目标。
1.3 建设过程无污染
通常而言,建筑体优化常用的方法就是装修,生态建筑使用环境按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规划图纸进行处理后,能够与用户的建筑环境构想更为接近,建筑群落不管是归属于民用建筑还是商用建筑,建筑整体的系统装修都能够满足“无污染”的生态建筑要求。因为本建筑群落的建材采购所选用的都是环保优质材料,建筑主体的屋顶、墙体、地面都会进行绿化装修,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建筑目的。
2 建筑供暖系统节能改造
2.1 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是通过计算机、专用智能仪表及平衡阀的科学利用实现的。夏季天气炎热时,室内温度要采取制冷方法实现温度调节;冬季天气严寒时,室内温度要采取制热方法实现温度调节;气候潮湿的抽湿处理;气候干燥的加湿处理等一系列室内舒适环境的条件在传统建筑中都是需要产生一定的能耗才能维持的,而生态建筑体则只需要借助计算机平台的流量自动控制即可达成舒适环境维持的效果。
2.2 温度控制技术的应用
温度调节阀和热量分配表将安装于用户的散热器上,用户可以依据自身需求来对建筑能量消耗和热能控制进行调节,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又使得建筑的节能功效得以体现。从能源节约的角度上来说,制冷(热)系统效率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一建筑功能的实现牵涉到管网传送效率、建筑设备运作效率、室内环境控制装置运行效率以及用户端计量设备工作效率等等,多方面的指标要求是温度控制技术应用设备安装的基本依据,从而保证有效的室内温度控制。
2.3 热损控制技术的应用
建筑设计规划、设备材料采购、设备安装、运行质量检测、节能系统作用调节已经经营管理模式应用等环节都是涉及到了高新技术的应用。像生态建筑的送暖管道的外部都是有新型保温材料包裹的,这样一来能够将管道的热损失降到最低。而施工作业人员在安装管道的过程中,安装程序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以此保证建筑供暖过程中能够对热消耗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现有热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3 建筑结构的节能改造
3.1 方向
南北朝向是建筑群落的朝向的最佳布置选择,也是生态建筑必须遵循的施工建造原则,更是节能改造实施的重要体现。结合以前的建筑节能实验案例来看,若建筑体本身布局就不大合理,那么必须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热性能进行强化处理,对于建筑成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一笔费用开支。设计环节是控制建筑方向的关键时期,工程图纸的设计要与节能要求相符。
3.2 隔热
为了生态建筑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外墙和屋顶的建材应该满足隔热保温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保温层内部结露、渗水、发霉等状况的发生,切记不能选用空心砌砖材料和单一轻质材料,轻质材料和厚实材料的复合构造是最佳的应用方式。
3.3 采光
采光要求是设置窗户大小的基本依据,而窗口位置可以以建筑使用要求为布置根据,建筑门窗的玻璃可选用普通玻璃,着色玻璃和可见光透光率低的玻璃不适合居住或办公建筑环境选用。
3.4 通风
为了保证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室内和建筑群体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高层建筑可布置在群落最北边,中间可以设置多层建筑,地层建筑则可以布置于建筑群落的南边。自然通风能够让室内用通风用电能耗有所降低。
4 结语
市场经济中建筑行业的地位十分重要,作为民众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生态建筑的发展对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建筑工程单位应该对建筑内外结构的绿色改造问题提高重视,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是控制实施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探索努力,生态建筑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孙文敏.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生态建筑观[J].广东科技,2011(16).
[2] 王锡琴.生态建筑中的节能环保措施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4).
[3] 田娜,李亚光,田颖.浅谈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endprint
摘 要:建筑需求的增大导致现代建筑修建的速率和规模也在持续上涨,这同时也意味着资源、能源消耗的增长,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生态负担。而生态建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是解决建筑污染严重、建筑耗能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生态建筑 节能环保 节能材料 保温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52-01
就我国的经济发展速率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建需求越来越大,现代房屋建筑的建造正处于高需求、高效率的建造期。为了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构建材料一般都是以钢筋混凝土等传统建材为主,采取砖混结构,水暖电等各项能耗设备供应齐全,虽然这样的居住环境对于使用者而言十分舒适,但是从建筑的建造到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对于生态环境来说都是严重的负荷。据有效数字统计,我国420亿m3的城乡建筑群落中,高耗能建筑的占比达到了98.9%以上,能源消耗中建筑耗能占到了2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值超过了2倍之多。从上述数据对比中不难看出,生态建筑的推行已经迫在眉睫。
1 生态建筑的优势
对于传统建筑而言,先进性理念指导的缺乏是建筑使用功能难以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所在,虽然传统建筑已经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产、办公、居住等建筑要求,但是建筑期限较长的传统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较典型的内外部结构功能系数不全导致建筑物整体价值无法得到完整体现,这对于建筑使用而言是十分遗憾的。生态建筑的推行给现代建筑行业带来了生机,而此类建筑设计又具备以下应用优势。
1.1 能源消耗低
生态建筑设计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较低的能源消耗,该建筑体系的电气系统能够在满足建筑使用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以最低能耗状态维持运行。众所周知,建筑工程中电气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构建环节,生态建筑的电气系统规划设计秉持电能消耗最低的建筑设计原则,结合建筑用户群体的家电设备使用需求对电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建筑物内的电能传输路径的最优化,对建筑内的线路消耗起到了显著的控制作用,从侧面降低了建筑使用期间内的成本开支费用。
1.2 高效的建筑利用
建筑利用的高效性是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建筑体的空间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原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的支撑构架,在此基础上,空间面积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空间浪费造成的建筑空间利用低效的建筑影响。建筑用户还可以向建筑规划设计人员提出自己的空间规划构想,让设计人员结合用户的基本需求来完成空间设计,达到建筑空间利用高效的设计目标。
1.3 建设过程无污染
通常而言,建筑体优化常用的方法就是装修,生态建筑使用环境按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规划图纸进行处理后,能够与用户的建筑环境构想更为接近,建筑群落不管是归属于民用建筑还是商用建筑,建筑整体的系统装修都能够满足“无污染”的生态建筑要求。因为本建筑群落的建材采购所选用的都是环保优质材料,建筑主体的屋顶、墙体、地面都会进行绿化装修,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建筑目的。
2 建筑供暖系统节能改造
2.1 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流量控制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是通过计算机、专用智能仪表及平衡阀的科学利用实现的。夏季天气炎热时,室内温度要采取制冷方法实现温度调节;冬季天气严寒时,室内温度要采取制热方法实现温度调节;气候潮湿的抽湿处理;气候干燥的加湿处理等一系列室内舒适环境的条件在传统建筑中都是需要产生一定的能耗才能维持的,而生态建筑体则只需要借助计算机平台的流量自动控制即可达成舒适环境维持的效果。
2.2 温度控制技术的应用
温度调节阀和热量分配表将安装于用户的散热器上,用户可以依据自身需求来对建筑能量消耗和热能控制进行调节,这样一来,既能够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又使得建筑的节能功效得以体现。从能源节约的角度上来说,制冷(热)系统效率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一建筑功能的实现牵涉到管网传送效率、建筑设备运作效率、室内环境控制装置运行效率以及用户端计量设备工作效率等等,多方面的指标要求是温度控制技术应用设备安装的基本依据,从而保证有效的室内温度控制。
2.3 热损控制技术的应用
建筑设计规划、设备材料采购、设备安装、运行质量检测、节能系统作用调节已经经营管理模式应用等环节都是涉及到了高新技术的应用。像生态建筑的送暖管道的外部都是有新型保温材料包裹的,这样一来能够将管道的热损失降到最低。而施工作业人员在安装管道的过程中,安装程序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以此保证建筑供暖过程中能够对热消耗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现有热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3 建筑结构的节能改造
3.1 方向
南北朝向是建筑群落的朝向的最佳布置选择,也是生态建筑必须遵循的施工建造原则,更是节能改造实施的重要体现。结合以前的建筑节能实验案例来看,若建筑体本身布局就不大合理,那么必须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热性能进行强化处理,对于建筑成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一笔费用开支。设计环节是控制建筑方向的关键时期,工程图纸的设计要与节能要求相符。
3.2 隔热
为了生态建筑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外墙和屋顶的建材应该满足隔热保温的要求,特别要注意保温层内部结露、渗水、发霉等状况的发生,切记不能选用空心砌砖材料和单一轻质材料,轻质材料和厚实材料的复合构造是最佳的应用方式。
3.3 采光
采光要求是设置窗户大小的基本依据,而窗口位置可以以建筑使用要求为布置根据,建筑门窗的玻璃可选用普通玻璃,着色玻璃和可见光透光率低的玻璃不适合居住或办公建筑环境选用。
3.4 通风
为了保证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室内和建筑群体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高层建筑可布置在群落最北边,中间可以设置多层建筑,地层建筑则可以布置于建筑群落的南边。自然通风能够让室内用通风用电能耗有所降低。
4 结语
市场经济中建筑行业的地位十分重要,作为民众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生态建筑的发展对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建筑工程单位应该对建筑内外结构的绿色改造问题提高重视,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是控制实施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探索努力,生态建筑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孙文敏.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生态建筑观[J].广东科技,2011(16).
[2] 王锡琴.生态建筑中的节能环保措施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4).
[3] 田娜,李亚光,田颖.浅谈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