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校本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机制

2014-06-14林惠生

师道 2014年5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培训

林惠生

随着教育及社会的不断变化,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颁发了《教师专业标准》。但是,目前我国在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培训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降低了“国标”,停留于一些教材培训、教法研究等功利实用或零散经验性的低层次,缺乏基于“国标”高度的“标准化”的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内容、培训机制和相应的科学操作模式。对此,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德胜学校正在进行一种将“国标”校本化的教师培训研修一体化探索,主要是坚持教师培训与研修的“标准化”——全面落实国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一种三维的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机制。即用发展型来导向与激励、用督导式来保障与指导、用全构型来完善与提升,最终促进教师培训工作有位、有序、有效开展,并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措施:创造以“德胜大论坛”为主阵地(双主:一言堂与群议厅)、以“德胜我体验”为主渠道(双线:必修线与选修线)的“双主双线型”校本培训研修的操作模式,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师范”平台。

一、以“德胜大论坛”为平台,打造教师校本培训研修的主阵地

我们认为,作为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而设置的平台,应是以基于教师发展为本,对教师的培训不能仅由专家说了算,只让老师听专家的理论说教,也要有受训老师自己的 “现身说法”——感悟、己见和思考。既要有名人、专家的系统论述,也要让一线教师来些“七嘴八舌”。这样才能让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更好更完整的教育理念,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显示校本培训工作的创新和优效。于是,我们在创设“德胜大论坛”中创立一种双线推进式的操作模式:“一言堂”与“群议厅”的有机结合。

1.“德胜大论坛”按双线推进

第一条线:“专家一言堂”。即以聘请专家、名人作讲座为主,内容可涉及教育教学、思想道德、管理、养生、理财、休闲等各方面,每学期不定期开展2—3个专题讲座,发言人一般为个体。

第二条线:“教师群议厅”。即以我校教师作报告为主,形成“一月一报告”定期活动制,发言人既有个体,也有群体(更多的时候是多人的群体性发言)。

2.“德胜大论坛”的内容项目设计如下

(1)教师读书报告会。让教师上台讲读书心得和学习经验体会,每学期开展1—2次(先以学科系为主,再全校集中)。

(2)教育观点报告会。即“教师百家论坛”。拟推出本校的“名师论坛”和“观点报告”,让教师各自陈述自己的教育思想或教学主张及特招等,也可对当前国内外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困惑等展开讨论乃至争辩(像凤凰台的“一虎一席谈”节目)。一人或多人主讲,其他听众提问或反驳。可以先定一个主题,也可以经报告后提问而临时形成若干个话题(论题)。其具体操作形式、规模及次数等视实际需要而定。

(3)教学案例报告会。对自己或别人所经历而产生的教学(教育)案例,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对本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或教训进行总结或分析、反思,也可对别人的案例进行观察、评析、思辨,最后形成一些新的体会或看法,与大家分享。每学年拟进行1-2次,或者上学期以学科系为单位进行,下学期在全校举行。

(4)教研论文报告会。对教师所写的教研论文举行报告会,也叫论文宣读会。论文内容可涉及德育、教材、教法、评价、管理等;可分科举行(文、理科或学科系),也可以按内容主题举行专题、专场报告会,以满足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需要为主(如职称评审等),每学期举行一次。

(5)校本课程展示会。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工作经验、学生发展效果、优质课程方案及教材等成果进行展示、推广交流,以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特别是让CCA辅助课程走向校外、走向国际的高水平展台。

(注:以上各项活动均可颁发参与证明或论文宣读证明等证书,以享受教师培训和学术成果等待遇,为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

二、以“德胜我体验”为载体,打造教师校本培训主渠道

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一项项校本培训的“工程”来让教师在有意义、有针对性的培训实战活动中增长知识,强化理解,获得感悟,提升素养和能力,于是,我们设计了以“做”为主的“德胜我体验”系列培训活动,并与“德胜大讲堂”的“讲”相匹配,从而构成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双主特色:主阵地与主渠道。

1. 这里的双线式培训,是必修和选修各设一条线,且做到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菜单式”培训。

第一条线是必修,这里的必修是指对某些特定人群、特定专题项目,要求必须参加的培训研修项目活动。

第二条线是选修,选修是指对学校推荐或提供的培训项目进行自主选择。其主要做法是:首先通过发放《教师培训征求意见表》,让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挑”培训;然后汇总后由学校形成总体培训计划,既有教师的自选项目,也有由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校办学目标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等,制定的一份供全校执行的培训计划,力求做到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形成“超市式”自选型的校本培训特色。

2. 学校目前开展以下培训活动,使之形成为一个个项目体验型的教师研修工程。

(1)开展35岁以内青年教师“一人一课”教学大比武活动。该活动主要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创新发展”为主题内容,让教师获得一种为“站好讲台”而竞赛的实战体验,进而加快其专业成长的速度。该活动可以做成一个常设项目,每学年举行一次。可分校、系两级进行,先由各学科、系预赛,符合条件者人人参赛,再层层选优参加全校的比赛并评奖。活动结果除颁发证书外,还将其记入教师培训档案。

(2)打造以“学生发展我也发展”为主题的“名师成长工程”。主要通过“七个一”系列活动来让教师进行自我修炼,争当名师:每个学期读一本有品位的书,拿出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教学设计),上出一堂有特色的课,命制一套有分量的试题(试卷),呈现一项有意义的校本课程或主题班会活动,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案例报告(教学反思或总结),发表或出版一篇(本)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研论文(著作)。这“七个一”是最低指标,越多越好,而且缺一不可(其中,论文、著作不能是一些随笔散文、习题集或教辅书等)。

(3)“结对子”师徒制培训。即对新入职未满一定年限(一般为3-5年)的教师,采用“一帮一”的“结对子”师徒制,既“以老带新、口传身授”,又“因老学新、自我内化”,尽可能让新教师在“看中学”、“做中学”和“学中做”。

(4)“课研式”培训。一是设置“教研课”。即通过开展各学科的“教研课”、“公开观摩课”、“督导课”和“一人一课”等评优活动来开展校本培训。同时,设置“特级教师观摩课全开放”项目,让教师自由“选”听特级教师的课。二是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教研水平。有言曰:一个课题就是一所培训学校。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表明:未来的教师是研究型与创造型的教育家,而不只是知识简单再现式的重复劳动者或教书匠。课题研究式培训,即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通过自定课题或承担总课题中的子课题研究,既获得一些课题成果,为以后个人发展及学校提质创造条件,又通过严谨、科学的研究过程,获取科学的态度、习惯、方法及思维特质,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探究能力和学术拓展水平。

(5)校本课程开发体验式培训。组织教师直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设计课程门类、制订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教材、开展课程施教和课程评价等,通过这样的全程体验,提升教师校本课程意识,推动教师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专业能力与学术水平。

(6)“教育会诊台”—— 临床(堂)式培训。即以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疑难为对象,由参加培训的教师开展会诊式的集体研讨和集中反思,分析案例及其原因,寻找对策,借以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水平。

(7)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团队培训。如:“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协会”、“硕士工作站”等,通过这些培训共同体的打造,开展有主题、有计划、多形式的学习、研讨、交流和展示活动。

(8)开展扩视野、长见识、学经验的“走出去”学习考察活动。每年根据需要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到外地参观学习和考察,做到事前有活动目的、主题、对象和计划,事后有活动总结和个人感悟等学习收获。

综上所述,德胜学校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校本化,构建教师校本培训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模式,即以“德胜大论坛”为平台打造教师校本培训研修的主阵地,以“德胜我体验”为载体打造教师校本培训研修的主渠道,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期最终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成果——为学校建成一支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在,从实施情况来看,学校的探索是成功的:既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对策和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也取得了相应的实践效果和成功经验。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一中德胜学校)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培训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会议·培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