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历史置换研修中学员的若干价值取向
2014-06-14柴兵虎
柴兵虎
我曾参加“国培计划(2013)”——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项目初中历史研修学习。研修结束好几个月了,再一次审视此次培训,有必要追问:教授专家教给学员什么?其实这个追问的另一个表达式是学员从教授专家身上学什么,学到什么?这涉及教师培训的价值取向问题,所以有必要正本清源,多方面辨析。
一、学“道”还是逐“术”
初中历史教师的研修本无需教材主编、国内知名教授姬秉新教授上课,但为什么就专门请了他呢?也许是要体现置换研修的重大意义:让农村教师切切实实得到专家在学术上的指导,促使教书匠变为有思想的教师。置换研修的终极理想是培养教育专家。姬教授曾幽默地说,要培训,先将学员的脑子搞乱。其实“洗脑”的过程就是打破学员原有思维模式,更新旧观念,形成新理念的过程。不破不立,有破不立,在破与立的过程中构建正确多元的历史观。
江苏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认为历史教师的使命是:民族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包容、欣赏、尊重与沟通,多元文化共存与世界和平。
酒泉正高级教师霍军善于从哲学著作中寻找精彩的故事,巧妙地将大“道”融入到故事中。他传递给学员的不仅仅是为师之“德”,还有如何做个有尊严、有自信、有品味、有情趣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用霍军的原话来说:“你怎么活,你就怎么教,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
兰州十九中学卜文华老师授课不讲细枝末叶,而是借助稻盛和夫的《活法》、齐邦媛的《巨流河》等作品宣讲“道”。
历史学家说,我们衡量教育,不应该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而应该用广阔的人性尺度和人生尺度。
综上所述,从置换研修本意和专家们首选来看,培训的首要价值是传“道”,其次才是授“术”。从初中历史教师使命来说,学员更先要学“道”,其次才学习和借鉴技术层面的东西,例如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教学设计等。当我们把历史教学上升到哲学层面,我们的教学就会广博,我们的思考就会深入,我们就会认识到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
从“道”的方面审视自己,才知自己孤陋寡闻,俗不可耐。知识贫乏、情趣低级、精神委靡、人格低下。所以应借研修培训好好“洗洗”自己,从肉体到灵魂,重塑自己。
甘肃教科所杨国强老师认为:“先有真理,后有方法。把‘理琢磨透了,方法自然来。”“道”不深,则“术”不久。今天许多学校都在创新教学模式,试问遍地开花的教学模式中能绽放几朵“奇葩”?绝大部分教学模式鼓乐喧天地登场,但注定是悄无声息地退场,化为历史的烟云。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失“道”久矣。
二、就“简”还是贪“多”
两个月培训,教授专家来来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培训好不热闹,内容好不繁杂。他们在学员贫瘠的土壤里种植了好多东西,但往往无暇顾及收成。学员自己也无暇顾及,往往是你种什么,我就长什么,把自己的心田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这就要求学员学会整理与筛选,要对白天的听课笔记进行取舍,删繁就简,提炼精华,浓缩要义。要把教授专家所讲与自己的需求、思考和思想相结合,以促成吸收、消化和内化。学员还应时时对自己的心田除草、施肥、灌溉,让筛选过的幼苗茁壮成长。
三、求“真”还是证“伪”
教授专家为了激起学员的兴趣,授课追求内容的生动有趣,讲述事件的细节与内幕,既讲历史,也话当下,有时所讲内容杂乱无章,有时为达到“惊世骇俗”的授课效果,可能讲述了没有史论的个人观点。此时,学员往往不知所措,有学员甚至陷入了盲目的证“伪”误区,否定或部分否定教科书的内容和价值。有人很是担心学员研修返岗后变成“大嘴巴”,对学生信口开河。
无畏的思想,有度的言说。有‘证才有‘真,‘证缺失,‘伪就来。学员要谨言慎行,求真不求“伪”。
历史知识,“真”是第一价值,必须先求“真”。有“真”做前提,方可推而大之远之,去拓展历史的更多价值,获得善和美的价值观。历史价值观决定什么该取什么该舍。这又回到论述的第一层面,学员必须学“道”、悟“道”,培养求真去伪的学术品质。
四、质疑还是迷信
在研修之前,我对历史教科书从未有过质疑,我迷信它的真实性,对它顶礼膜拜。经过教授专家的培训,特别是了解到历史学科的特点后明白,成功者书写的历史并不是历史的全貌。有些知识,已离“真”渐行渐远且充满争议,而大多数历史教师竟浑然不知。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历史是公正的吗?》一文中说:“历史本应是冷静的、清醒的和公正的,其实它有倾向性,事后给予真实生活中表面保持公正的事情以公正;它也乐于如大多数人一样,站在成功者一面,它也乐于事后夸大那些大人物,那些胜利者,贬低被战胜者,或者对此缄默。”回忆教授专家众多的教学片断,当初我是听热闹,没有理性的思索,认为教授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而在梳理品味他们冷嘲热讽的教学后,质疑精神慢慢突显起来。
茨威格说:“读历史不能深信不疑,而是应当好奇般地加以怀疑,因为看来是铁面无私的历史依旧屈从于人类对传奇和神话的强烈爱好——它有意无意地把少数几个主角加以英雄化,而把日常生活的主角,第二流和第三流的英雄人物推到黑暗之中。但传奇恰是通过诱惑,透过求全求美的光泽而成为真理的最危险的敌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学员要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解读历史,形成批判思维,试着把历史内部中正在添加和已经添加的重新改正过来,给真正的历史以纯正的和公正的尊敬。此非“道”行极深教师不可为。
五、“菲薄”还是“尊大”
两个月的培训,绝大多数学员从当时谨小慎微和妄自菲薄的状态中跳了出来,有了基本的教学自尊和自信,有的学员还能和专家学者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或学术沟通。
王金鲁老师形成批判思维,擅长和教授学者辩论;郑健伟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让专家、城区教师折服;师尚威老师课余时读书写诗;刘昭老师多方面学习,全方位取经;赵彦山老师体现出多种才能……学员用努力和勤奋体现着农村教师的自身价值,践行着文化自觉。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悄然滋生,有学员竟然竞相自恋,有点妄自尊大了,从妄自菲薄的极端状态滑向另一个认识的误区:专家不过如此,师大二附中教师也就那样。难道等我们回去做报告时,我们狂妄地说:“所谓专家仅是只训练有素的狗,教授除了给学员洗脑外,没有讲有用的东西,兰州教师还不如我们!”
学员在大学教授面前不可枉自菲薄,做思想的奴仆。俯首称臣式的“影子实践”必将迷失自己,无异于邯郸学步。学员更不可妄自尊大,拒绝进步。置换研修,学员必须心境平和,从容自在,平等对话,勇于和授课者思想交流。
六、质变还是量增
置换研修期间,还有部分学员参加网络远程研修,白天听教授专家现场直播,晚间听教授专家远程直播。网络研修往往嬗变为网上挂课,目的是耗时间,挣学分。两手抓并未达到两促进,后果往往是两耽误,既浪费国家财力,也耗费个人精力,将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教师研修培训本是教师最大福利,但过多过滥的培训往往让教师叫苦不迭,甚至严重影响到教师正常工作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而另一种现象是经过研修培训的教师业务能力并未有明显提升,有些培训“专业户”依然是教育教学的落伍者。
全方位立体化培训并未能根本解决当下农村教师专业素养较低的现状,这就要求培训机制和培训形式有所变化和创新,这涉及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学员不用理会。要让研修有所得有成就,学员必须重视自己的研修价值取向,要勇于抵制过滥的培训诱惑,追求研修的内在价值而非显性的培训数量。有“舍”就有“得”,“舍”是为了“得”。
七、变革还是守旧
看看学员的年龄结构,老中青三代教师齐聚一堂。四十岁左右的学员已到教师生涯的“高原期”,疲倦懈怠无所谓是其外在特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其心理状态。个别学员已到职业生涯的“更年期”,面临着创新和守旧的决择。
不管是“高原期”学员还是“更年期”学员,不变革此生休矣。置换研修提供了打破学员惯常思维模式的良机,在守住自己已有经验和智慧的同时,应主动求变,让自己的教师生涯焕发第二春,或是披上绚烂的霞光。看看培训专家组成员姬秉新教授和陈其老师,看过六旬,依然神采飞扬,他们就是“高原期”学员和“更年期”学员的榜样。学员应以开放的心态,兼容并包地去学习。我坚信学员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必将促使其行为上的自觉。
八、大学精神还是世俗口味
学员天天身处师大校园,培训教师多是师大教师,班主任是师大研究生,天天照面的也是师大的年青学子。过惯了乡野世俗生活的学员如何适应?
环境影响人,也塑造人。有学员主动求变,也有学员被动求变,更多时候学员通过教授感知大学内在精神。
在西北师范大学学术礼堂召开“影子实践”的动员会时,四百名学员见识了姬秉新教授真正的品格。姬教授如他自己所言,总是抢着发言,他率性而为,一点儿不畏惧领导和权威,最终让教师培训学院领导按自己的正确意见行事。一所大学,就是由那些无畏无惧的、胆识和学识过人的、可爱的教授赋予其内涵的。教授们的故事和趣事积淀下来,传播开去,就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大学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借此形成大学自身的独特风格。在大学,学识可以置权威于不顾。深厚的学术可以给人以骨气,大学的魅力在于对学识的尊重,有学识的教师就有了无穷的力量。正是通过一个个教授,学员们感受着西北师大 “知术欲圆,行旨须直” 的精神。学员也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举止注解西北师大的内在精神。
人们说历史是“察古知今,鉴往思来”的学问。辨析清楚研修中学员的若干价值取向,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学员。学员通过自我辨析,必能认同研修,心系教育,有所追求。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平川区魏家地学校)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