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走出国门亦尴尬
2014-06-13甘子玲
甘子玲
从可考的资料来看,中国内地的广场舞最早的源头应该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的陕北“新秧歌运动”,但它最初只是作为宣传工具,后来由于全民健身的运动,广场舞在全国迅速普及,而发展到今天,广场舞已经完全脱离政治意味,成为风靡全国的群众自发性文体活动。有网友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人都阻止不了中国大妈跳广场舞”,足见其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不过,广场舞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近些年,噪音的问题一直让广场舞饱受诟议,而不久前走出国门的广场舞也遭遇到了新的尴尬。
广场舞“进军”卢浮宫
早前,一张中国大妈在卢浮宫前跳广场舞的照片在网络上悄然走红。照片中的背景是一个偌大的广场,然后是成群结伴的舞者、统一的着装和整齐如一的动作,如果再加上一个大音箱,几乎就是中国特色广场舞的标配了。有人打趣地评论说,这是中国大妈用广场舞征服世界的架势,她们的决心并不只在抢尽内地市场,更要走出国门。
由于入门简单、可操作性强且集健身、表演、娱乐于一体,广场舞一直在中国大陆广为流行,并深受中老年群体的喜爱,而近年随着华裔移民数量的增加,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广场舞也被念念不忘的“粉丝”直接带到了海外。美国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之后移民到美国的人数达到520万,比1990年的270万多出将近一倍,其中,又以来自亚太地区的老年移民比例最大。同时,和讯网有报道指出,在华裔移民托老所,跳广场舞和读中文报纸、打麻将、织毛衣是老人们最常做的四样活动。
不过,仅仅走出国门并不足以让广场舞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大看点,强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和现实的尴尬才是最不容错过的看点。在更早些,就曾发生过极富议论性的一幕。根据美国华文媒体《侨报》去年8月7日的报道,有一支华人舞蹈队在纽约日落公园排练腰鼓表演时,因为音响过大遭到周边居民投诉。随后,警察给他们送来了传票,并将领队黄女士铐走,理由是“在公园内无故制造噪音”。
“中国大妈,胆肥了点”
高分贝的噪音一直都是广场舞饱受诟议的一个主要原因。近些年,尽管广场舞的音响设备已经由往时的拉杆式笨重音响悄然升级到极具灵活性的手提式、背带式便携音响,但这些技术的进步更多只是出于音响携带性和音色的考虑,音响的声量并没有改变多少,在维基百科的介绍中,高音设备始终被列为广场舞的专用设备。
媒体人闾丘露薇在《广场舞为什么会变成公害》一文中谈道,从广场舞引申出来的,说到底是公共场合噪音以及场地的管理。在国内,虽然有专门针对噪音的法律规范,但尚不完善,落实也不到位;高分贝的噪音虽然一直饱受诟议,但又由于广场舞这一传统由来已久,相关部门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常常陷入尴尬和被动,因此,不时会看到有居民通过一些激烈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广场舞噪音的控诉和不满,轻则扔奶瓶、频繁报警,重则有高空鸣枪、放藏獒。
国内在噪音管理方面的缺失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广场舞在走出国门后会面临尴尬。在国外很多城市都有严格的噪音规范条例,如纽约法律中就有对噪音分贝的清晰限定,在公园内播放音乐以及制造声音所带来的噪音必须低于35分贝。在中国香港地区,也有明确的条例对晚上11点到次日7点发出的噪音进行管制,其中对住所和公众场所的噪音规范还细化到了住所内的电视机、空调或狗只发出的声音。
尽管在日落公园排练广场舞的领队黄女士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时录音机还没有开,警察不容解释就开出了传票,但假设警察晚到一点,广场舞的高分贝音响问题依然存在。在《中国好舞蹈》中担任专业评委的金星曾在节目中力挺广场舞,她表示,在和外国人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中国广场舞并不排斥,而且还赞叹“中国老人过得太健康,太幸福”。但对走出国外的广场舞,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国大妈胆肥了点,不分里外了,这点我有些微词,到了外国就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非议与追捧的两极
不过,尽管广场舞由于高分贝的噪音遭到了一些非议,但仍深受中老年群体的青睐。壹读文章《大妈源头考》中曾指出,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人不熟悉互联网,难以从新兴科技获得足够的公共空间,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而又受到社交途径的局限。这一特征对移居海外的华裔移民也同样适用,“美籍华人老年服务联合会”副主席薇薇恩·薛曾表示,对于随子女移民到美国的老人而言,受语言障碍和郊区地广人稀等因素影响,他们更难遇到能与之交流的人。“他们中许多人非常不快乐,”薇薇恩·薛说,“尤其等到孙辈长大,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朋友,语言不通,不会开车,几乎与世隔绝。”从这一角度出发,或者能更容易理解兼具社交功能的广场舞为什么能在海外华人的中老年群体中受到热捧。
而对于走出国门的广场舞,西方世界的态度也并非全盘否定。“中国大妈在卢浮宫广场前跳广场舞”一事在国内沸腾后,法国市民在巴黎街头接受采访时则表现出了更为冷静和开放的态度,有市民表示明白她们并没有恶意,只是自娱自乐,法国是一个开放好客的国度,在卢浮宫前跳个舞太正常了。“法国人更能玩,法国6月份的时候会有1万名法国人身着白色衣服,在巴黎的某个秘密地方,相聚玩到深夜,也不通知警察,广场舞不算什么”。也有民众认为,这是个有意思的事情,大妈在街头跳舞挺好的,虽然这种事情在法国不常见。
王广成是一位“尊巴”健身运动的中国教练,他因为教美国人跳“最炫民族风”而大受关注,也被称为“中国广场舞之王”。2010年,当他将自己改编的凤凰传奇音乐《最炫民族风》和融合中国传统舞步的健身舞带上美国尊巴健身大会时,会场一时沸腾。在王广成的带领下,1000多名外国人同时扭动身体,整齐地跳出了秧歌的步伐。这段时长两小时的视频迅速火爆网络,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一致追捧。此后,还有外国人上传了自己在巴黎铁塔下大跳广场舞的视频。
遭受非议但也受到追捧是中国广场舞处境的真实反映和不可忽略的现实。闾丘露薇在谈论广场舞时,也提及了自己的看法,广场舞早定规矩,就会少点矛盾,但是,这当然不是针对广场舞,而是针对广场舞所带出的问题。
以噪制噪,未免简单粗暴
早前,复旦大学科学家推出了一种有源定向的扬声器,即把声波控制在特定区域内,如在某个区域内的声波很强,而出了这个区域,声波则会很弱。尽管也算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是,如果只从科学技术层面的角度来解决广场舞的问题,恐怕还远远不够。
最近有一则值得深思的新闻,温州一小区在多次沟通失效的情况下,有600名业主联合行动,花26万巨资买购高音炮,在温州松台广场上对广场舞人群疾呼,“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该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吴先生在媒体采访中这样表达自己的无奈,“我们为的是让‘新国光的广大居民们有个清静的环境,以后他们放,我们也放。他们不放,我们也不会放,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在国外,跳广场舞的华裔移民也曾提出,广场舞的音响分贝虽然高,但外国人对这一传统活动的认识和了解也未尽全面。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各方说法似乎都各有各的道理,比如相关部门的执法不力值得追究,小区居民是出于无奈,西方人也有必要增进对广场舞的认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说辞又只是站在了各自的利益立场,而隐晦地回避了自己的责任。在追求文明的现代社会,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自己休息和娱乐的权利,而忽略对方也拥有同样的权利,同时,默许恶念激发更大的恶念,并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未免显得有些简单和粗暴。事实上,无论有没有走出国门,广场舞在现实中都遇到了一些尴尬,包括广场舞因为不同年龄群体和地区而产生的文化冲突,但冲突只是不同文化在交汇时最激烈的碰撞,文化尊重才是更值得期望的走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