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外交
2014-06-13本刊编辑部
看世界 2014年11期
本刊编辑部
2014年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原本定于4月16日乘坐马航飞机抵达马来西亚的一对大熊猫被推迟送出。5月20日,“大熊猫赴马”终于得到重启,“福娃”和“凤仪”于次日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抵达马来西亚。而在10天之后的5月31日,正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纪念日。这只是大熊猫半个多世纪留洋路中的插曲之一。
大熊猫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热潮不曾停息。这个憨态可掬又极其珍贵的物种,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深爱。新中国成立以来,“熊猫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一种独特方式。从一开始的“国礼”,到后来的“创汇明星”,再到如今的“友谊使者”、“亲善大使”,背后实质是一张中国国情和外交路线的走势图。
大熊猫的繁育情况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据统计,截至2010年,圈养大熊猫的总数达到317只。但其中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2008年10月1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曾将1600只纸质熊猫模型摆放在埃菲尔铁塔前,呼吁保护濒危物种。
新时期下留洋大熊猫的处境依旧艰难。虽然大熊猫在国外能够受到高级别的接待和供养,但有些熊猫却是命运多舛、客死他乡。实质上,“熊猫舞步”远未结束,在新时期下和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有着更加微妙的关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