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浅谈

2014-06-13

科技视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数据库

刘 琳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 兰州730000)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迅猛,各业几乎都逐渐加入了信息化状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 图书馆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包括技术设备和工作手段的现代化,还包括工人员素质、组织结构和决策过程等多层次、全方位的作内容、现代化。 时代的发展,需要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各地图书馆随着社会需求与发展而进行快节奏的建设。

1 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现状

1.1 信息化水平较低

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的水平目前仍停留在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业务流程为信息采集的管理阶段,在编目、采集、流通和检索四个方面虽引入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馆际互借、公共查询、条码编目、视音频多媒体应用等系统模块,但可进行查询的数字化信息依然不多,馆藏的数字化文献比例偏低仍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图书馆能只检索到馆藏书目,许多文献资源未被有效开发,图书资源利用率很低。

1.2 数字资源利用率很低,建设力度小

目前, 大多数西部地州市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内容单一、更新较慢、数据标准化程度较低、规模偏小。除了购置传统的纸质文献进行编目处理外,部分西部图书馆仅仅购买个别期刊数据库,数字资源建设规模较小, 不利于进行的教学科研和学科规模建设及专业发展。 并且管理人员创新和开发能力较差,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实用性较差,很少考虑读者需求,因此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率极其低下。

1.3 资源共享推进缓慢,共建意识弱

目前,西部地区大多数图书馆资源共享共建进度不一,差异较大:有些图书馆基本上就还没有共建共享这一概念,使自己处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有些虽然有共建共享的想法,然而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有的即使参与了资源共建,但心存疑虑较大,和别馆交流较少,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共享共建力度不大。 西部地区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资源共享共建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1.4 数据库建设无标准、数据难以共享

图书馆信息化的关键是图书信息数据库,目前,西部地区大多数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仍停留在各自为战的初级发展阶段,有其表现在构建数据库前馆际交流很少,各自拥有各自的数据库建设标准;数据采集不够精细,而且有很多差错;信息化设备采购时预见性较差,数据库运行不稳定的现象普遍存在。

1.5 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普遍较低,技能亟待提高

没有掌握信息化技能的专业人员就谈不上对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情报的研究,因而无法进行信息决策和服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综合表现实际上就是传递信息化支撑能力的直接或间接载体。目前西部绝大多数地区的图书馆无论从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还是从管理经验及管理模式来讲,都和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需求有差距, 其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目前,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齐,基本素质偏低,高层次人才少,复合型人才紧缺,信息咨询和信息分析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更是稀少,且专业组成和知识结构等方面也缺乏合理分布,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次。

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2.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是为了借阅服务的快捷性。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使用,特别是信息技术进入图书馆领域之后,图书信息化步伐也加快了,这样大大的方便了读者。 读者只要办理了借书证就可以快速、高效的浏览图书。 图书信息化不仅减轻了书库管理者的劳动强度,也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其次是容量增容的无限性。 现代的数据库技术为图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可以快捷的为图书馆图书增容。一个信息化程度高、规模相当的图书馆可以存储巨大图书信息,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 第三是网络服务的便捷性。 图书馆管理实现网络化,可以让图书馆服务突破围墙的限制。 读者通过网络,不管身在何方,可以方便查阅图书资料信息,实现各馆之间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这对推动科研和交流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馆信息化是传统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的一个过程,是社会信息化的要求和组成部分。图书馆信息化是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范围、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也是推进图书馆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深化信息服务、满足不断扩大需求的需要。 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集散地,其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图书馆的信息化应当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服务和开发等方面拥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图书馆如何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传统图书馆如果想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应该转变观念,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也就要求把工作重心从传统的以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为主转到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为主上来,使得图书馆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3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慢慢进行。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图书馆要从本馆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能发挥到最大作用。 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 他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又要具备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能力;既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又要有熟练地计算机操作技能;既要有一定的公关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又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的本领。 因此要重点培养提升现有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也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不断学习,提升专业和管理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考核,促使图书管理逐步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

3.2 拓宽服务范围,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经过长期的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已具有了丰富馆藏资源,将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馆应结合用户的需求,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馆藏数据库的开发及馆藏文献的全文数字化工作。 既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加大电子资源的采购比例,建成有特色的图书馆,又要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加强与学术团体、政府机构、其他图书馆、各类出版社,以及各种商业性电子文献传递中心、电子杂志中心、联机检索中心,建设虚拟馆藏。 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3.3 加强技术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

在图书馆的信息化方面,最重的就是技术的支持。 要想图书馆的信息化更加完善,只有让技术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如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服务,可以将不同地方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的查找和使用。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上,技术仍然是一个难题,个性化的服务的提供仍然处在比较低的阶段,无法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的潜力和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1]杨绍兰,李贤民,谢国振.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现代化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费一红.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兼谈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选择[J].当代图书馆,2006(3).

[3]黄美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2(5).

[4]杨家荣.关于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2(6).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数据库
馆藏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