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Castleman病1例报告*

2014-06-12吉红梅吴子忠高罗玉

关键词:鞘瘤局灶包块

吉红梅 吴子忠 高罗玉

(1.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口腔科;2.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病理科,山东 泰安 27100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因颈部左侧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5年于2013-03-04入院。查体:体温36.8℃,颈部左侧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内上方深面可触及一包块,约5 cm×3.5 cm大小,质地较硬,边界清,左右活动可,上下活动不明显,与周围组织稍有粘连,包块无触压痛,局部皮肤颜色正常。心、肺、腹检查无异常,体重无减轻,无盗汗、午后低热,无涕中带血及单侧鼻塞,无耳鸣及听力下降。血常规:血红蛋白157 g/L、血小板计数236×109/L、红细胞计数4.92×1012/L、白细胞计数4.66×109/L。外院CT提示:颈部左侧肿块,考虑神经鞘瘤。我院增强CT示(见图A、B):左侧颈部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入院诊断:神经鞘瘤。全麻下行颈部包块切除,术中见包块血供丰富,呈椭圆形,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顺利完整摘除包块。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巨大淋巴结增生(透明血管型)。免疫组化(见图C、D):CK(-),EMA(-),CD3局灶(+),CD20局灶(+),CD30(-),CD45RO局灶(+)。CD79a局灶(+),CD68局灶(+),CD138(-),网织纤维(+),Masson(-),PAS(-)。术后第3天拔除颈部引流条,切口I期愈合,患者对创口外观满意,住院10天,临床治愈出院。

图A、B颈部左侧约平下颌角区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其内强化均匀,左侧颈内静脉轻度受压。

图C、D病理大体检查:一灰红色组织,大小10cm×4cm×2cm,包膜完整,切面实性、灰白色、质中。病理切片:滤泡增生,呈洋葱样改变,生发中心见小血管插入其中。(10×20; HE染色)

2 讨 论

2.1临床特点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以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上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以及合并多系统损害,如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1]。临床上分为局灶型(LCD)和多中心型(MCD)。临床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突出特征,其中以纵膈淋巴结最常受累,还可累积颈部、腋窝、腹部等部位。多数患者因体检发现或肿块的局部压迫症状而就诊,常无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预后较好。MCD相对少见,患者以老年居多,大部分患者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血小板增高、ESR增快等异常,疾病通常呈进展趋势,可发展为恶性淋巴瘤,预后较差[2]此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2.2鉴别诊断 (1)神经鞘瘤,神经鞘瘤好发于青壮年,为无痛性肿块,肿瘤活动度与神经方向有关,一般只能向长轴上下移动,临床症状与神经来源关系密切。(2)淋巴结核,淋巴结核多发于儿童及青年,病程长,无明显主观症状,肿块质地硬,活动,表现为多数成串淋巴结肿大,细胞学检查,结核菌素皮肤实验结果可协助诊断。(3)转移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多为鼻咽癌及甲状腺癌。(4)淋巴瘤,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见,早期为局部性,晚期多为全身性,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2.3组织病理学分型及特点 组织病理学上分为透明血管型(HV)、浆细胞型(PV)和混合型。90%病理为透明血管型。组织学特点:有完整的淋巴结基本结构;淋巴滤泡增生;血管增生;除这3个共同特点外,HV型突出表现为滤泡,血管呈玻璃样变,伴滤泡生发中心萎缩,PV型表现为滤泡间质中以浆细胞增多为主。

2.4病因 Castleman病病因不明确。目前多数研究认为HHV-8是MCD的致病因素,并且HHV-8病毒负荷与MCD的病情活动相关,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缓解MCD的症状。

2.5治疗 Castleman治疗根据临床分型而异。对于LCD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其病理分型如何,绝大多数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达到治愈。对部分不适于手术的患者,可选择化疗,可用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但治疗效果不确定[3]。

总之,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有淋巴结肿大特征,在排除颈部其它疾病如神经鞘瘤、淋巴结核、转移癌、淋巴瘤等可考虑诊断,需要病理组织学检查方可确诊为Castleman及分型。该患者为透明血管型的局灶性Castlman,肿块孤立,手术切除病变淋巴结后,效果好。本例病人属局灶性透明血管型,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好,颈部未发现肿大淋巴结,有待进一步远期随访肿瘤是否复发。

[1] Castlman B, Lverson L, Menendez VP.Localized mediastinallymph node hyperplasia resembling thymoma[J].Cancer,1956,9:822.

[2] Keller AR, Hochholzer L, Castleman B.Hyaline vascular and plasma cell types of giant Iymph node hyperplasia of the medi-astinum and other locations[J].Cancer,1972,29(3):670-683.

[3] 覃健松.Castleman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 2009, 27(10):161-162.

猜你喜欢

鞘瘤局灶包块
心脏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伴咯血1例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表现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