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CD数据库收载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计量分析
2014-06-12肖卫雯粟之敦王平南
肖卫雯,粟之敦,王平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8)
基于CSCD数据库收载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计量分析
肖卫雯,粟之敦,王平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8)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为检索依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和逻辑分析法,并结合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对我校教师2006至2013年6月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被CSCD收录,就核心作者、时间分布、被引频率、全国中医院校发文情况等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兄弟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核心作者不多,某些新设专业发文数量偏少。建议培育核心作者,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实行学科优势互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增加核心作者和提高其论文平均产出率。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学术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湖南中医药大学系一以教学为主体,教学、科研、医疗、校办产业综合发展的中医药高等学府,2012年升为一本招生单位,担负着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三项重任。医学科技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书面总结,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表一篇好的医学论文是反映其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反映出一所高校科研能力的强弱,也是衡量学校在人力、物力投入与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校教师近 8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情况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统计、分析与评价,探讨我校论文著述规律,为正确把握学科建设方向和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原始数据和决策依据,同时为衡量我校科研实力和水平,发现和培养人才提供客观依据,为我校重点学科建设、确定科研重点及主攻方向,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科研工作条例提供参考依据[1]。
1 统计材料与方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严格评选,为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为全面了解湖南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学术水平,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6年至2013年6月被CSCD收录的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策略以我校教师(其中包括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近8年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统计对象,检索入口第一机构选以“湖南中医药大学”,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对其论文发表量、刊载期刊分布与兄弟院校发文排名情况和研究动态、被引频率以及核心作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CSCD收录论文的时间分布统计
通过检索2006~2013年6月,共检出我校教师(其中包括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所发表论文596篇。发文收载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近3年发文数量明显提高,说明我校科研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成效显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CSCD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近8年论文发表统计 (篇)
2.2 来源期刊
科学工作者其科学活动的产物主要是通过科技文献来展现社会,期刊是科研人员集中发表学术见解及经验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分析近 8年来CSCD收录我校研究者的论文分布在105种期刊中,主要集中在中医、中药类的期刊,载文量排名前16种期刊见表2。
表2 CSCD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前16种刊及载文情况
2.3 学科分析
作为一所以中医医药学为主的大学,我校发表的论文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了29个学科类别,学科方向覆盖面较广。其涉及发文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按照收录我校发文篇数在10篇以上的学科分别是中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等,结果见表3。
分析表3数据充分体现了我校仍以中医药为主要学科,各学科综合发展的办学特色。
表3 CSCD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近8年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2.4 论文著者分布分析
通过对我校论文作者的分布进行统计,可以了解我校科研研究领域的大体情况,确定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实现对该领域的跟踪研究。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对596篇论文的所有署名作者(包括第2、第3及论文所有合著者)进行统计,累计出现频次2 484人次。根据洛特卡定律:写2篇论文的作者大约是写1篇论文作者的1/4;写3篇论文的作者大约是写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 1/n2[2]。由表4可知,写1篇论文的有2 024人,但是因为本次统计除了第1作者,还包括第2、第3等所有论文合著者,因此数据明显高于洛特卡定律的写1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81.48%,同时,写 2篇论文的有 228人,是写 1篇论文的11.26%,写3篇论文的有82人,是写1篇论文的4.05%,写38篇论文的是写1篇论文的0.05%。这些数据又明显低于洛特卡定律,表明研究人员较多,长期研究学者较少,没有产生较多的研究成果,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表4 近8年中湖南中医药大学作者在CSCD收录刊源发文篇数及作者数占比例 (%)
2.5 核心作者的分布
所谓普赖斯定律,即科学家总人数开平方,所得到的人数撰写了全部科学论文的50%[2]。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应该完成所有专业论文总和的一半,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 M的值为:M=0.749·,其中nmax是指发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在本次研究中为38,所以rn取最大整数为5。统计数据表明,我校发表5篇以上的作者为我校发文核心作者共有98人,占总作者数的3.95%,共发文328篇,占总论文发表量的55.03%。对发文篇数前10名的作者进行排名,发文结果为:蔡光先38篇,贺福元31篇,常小荣29篇,郭建生23篇,何群20篇,刘文龙20篇,夏新华19篇,卢芳国19篇,易受乡18篇,刘密17篇。
统计结果只是针对发表在核心期刊,同时被CSCD收录的作者情况,我校还有一定数量的专家教授把自己的科研论文投向级别更高的外文刊物上发表,或被SCI数据库收录,他们是学校科研队伍的骨干力量,为学校科研成果走向世界,为提高我校学术声誉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学校更名后在SCI数据库中,共收录我校教师发表的文献200多篇,他们为学校科研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6 论文被引频次分布分析
通过对我校近8年来研究论文被引频次的分析,我校中医药学专业领域研究被引论文的作者中,涌现出了一批重要学者,如贺福元、何群、袁肇凯、蔡光先等12位,这些作者共有383篇论文受业内人士关注,是我校学科建设、科研研究中值得关注或借鉴的群体,是我校科研的中坚力量。其中贺福元教授发表的1篇论文被引频次达16次。论文被引频次分布见表5-6。
表5 近8年中湖南中医药大学在CSCD收录刊源论文发表作者被引频次及所占比例
2.7 全国中医院校发文情况分析
从CSCD检索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中医药类高等院校23所,近8年来论文发表量最多的单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其次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我校排在中医药类院校的第15名。
表6 近8年中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作者与被引频次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CSCD收录的2006年-2013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建议。
3.1 学科之间还存在着差异
学科的建设,是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的综合实力体现了学校的水平,我校自从2006年由湖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校新增了其它如计算机、公共管理等学科。对于学科建设,我们有必要清楚知道本校自身优势学科领域,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一些潜在的优势科研领域,这样对我们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引进、创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衡量的标准:一是科研课题的多少,课题来源的层次;其次是科研论文发布的情况。从CSCD统计发现论文在各学科专业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医学、药学和针灸推拿,其余学科的科研现状还不是很理想,说明传统学科优势突出,学科差距比较明显。建议学校在发展优势学科的同时,也要兼顾一般学科的发展及人才的引进。
3.2 论文质量较前有所提高
基金论文数量是评价研究群体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基金论文数量可反映高校的科研水平。近8年来我校发表的596篇论文涉及了29个学科,具有学科广泛的特点。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重点学科的论文所占的比重均较高,特别是基金资助课题的发文,我校的基金论文数量占总发文量的88%,表明国家及地方各类基金的立项正逐步加大力度,说明我校的科研实力也在逐步加强[3]。
3.3 加强科研管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从统计结果看出,我校被CSCD收录的论文的质量、影响因子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在此基础上,学校如果进一步制定出一系列鼓励政策,如版面费全报,根据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给予适当的奖励等等。这些政策的倾斜使得一些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教师又能积极的投身科研,避免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核心作者和提高其论文平均产出率,对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王平南,肖卫雯,马滴滴.我院教师国内发表学术论文的文献量化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1):49-51.
[2]周静怡,孙 坦.基于Web Science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定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5,23(10):1 521-1 525.
[3]李路丹.《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近5年刊载科研基金资助论文统计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5):73-75.
(本文编辑 李路丹)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CSCD papers from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O Weiwen,SU Zhidun,WANG Pingnan*
(Librar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M,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B ased on the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papers from CM University of Hunan published on Chinese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6 to June of 2013 were analyzed by the indexes of core authors,time distribution,citation frequency and issued papers of the same ki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methods of bibliometric and logical analysis following Lotka Law and Price Law.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increasing trend of Chinese core periodicals papers published by our university.But compared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of the same kind,there was certain gap.The main problems were the small number of core authors and very few papers on newly established subjects.Based on this circumstance,it is suggested that our university ought to train core authors, enhance the cross-disciplin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of subjec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outcome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s and the average output capacity of core authors.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SCD;academic papers;bibliometric analysis
G251.4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4.01.018.061.04
2013-09-10
肖卫雯,女,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参考咨询工作。
*王平南,女,教授,E-mail:wpn82120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