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2014-06-12王汝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巴曲突聋喉头

王汝玉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1]。多为单耳聋,偶有双耳先后或同时耳聋。常伴有耳鸣,部分患者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闷胀感。目前突聋病因尚不清楚,因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2011年3月~2013年9月应用综合疗法治疗42例(45耳)突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在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符合突聋诊断标准[2]的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出血性疾病。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和影像学检查(颞骨CT或颅脑及内听道MRI)排除了中耳病变、内耳畸形和蜗后占位性病变。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45耳),男23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39.17+14.96岁,左耳22例,右耳17例,双耳3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天~半个月;对照组40例(42耳),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平均40.12±13.46岁,左耳20例,右耳18例,双耳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天~半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听阈曲线呈平坦型、上升型、下降型、不规则型者分别为17、13、8、4和16、14、7、3例。根据1997年WHO标准[3],两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及伴随症状见表1。两组在男女比例、年龄构成、病程、伴发症状及听力损失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及伴随症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舒血宁注射液(河北省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同时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5天后减为半量5 mg,5天后再减为半量2.5 mg,5天后停药;辅助使用B族维生素,三磷酸腺苷和辅酶A,疗程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首次给予巴曲酶10 Bu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小时以上,隔日改为维持量5 Bu,以后仍隔日一次缓慢静脉滴注,疗程14天。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头痛、腹胀等情况。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复查听力并与治疗前比较。

1.3疗效评定标准 按突发性聋的疗效标准判断两组疗效[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心悸、胸闷、出血等不良反应。两组的治疗效果见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6例伴耳鸣的患者中,32例耳鸣基本消失,无眩晕、头痛及耳内闷胀感。对照组34例伴耳鸣的患者中,24例耳鸣基本消失,无眩晕、头痛及耳内闷胀感。说明应用血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溶栓药等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聋能明显提高疗效。

表2 两组疗效比较(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突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仍不十分清楚,病毒感染及内耳微循环障碍学说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4]。病毒感染学说认为:病毒通过影响局部的微循环而损害内耳,如病毒与红细胞接触引起血球黏集,病毒使内耳的血管内膜发生水肿,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内耳微循环障碍学说认为突聋可因血栓或栓塞形成等引起,因此,改善内耳微循环是治疗突聋的主要方法[5]。

早在1980年Wilson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已肯定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突聋的有效性[6]。糖皮质激素治疗突聋的有效性是由于它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大剂量应用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并可抗炎、消除水肿、抗病毒感染,尤其在疾病早期用药效果较好[7]。

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成分有黄酮化合物、萜类内脂、有机酸及烷基酚等多种化合物[8],可扩张血管,消除血管痉挛,防止血小板及白细胞聚集黏附,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防止微血栓形成,提高内耳血流量和增加能量代谢,使受损的毛细胞和Corti器得到修复。

巴曲酶为新型强力单成分溶血栓微循环治疗药物[9],能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强血栓部位的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使血管阻力下降,增强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强内耳血液中的氧分压,促进听觉功能恢复[10]。文中治疗组患者加用巴曲酶溶栓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降纤、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

总之,突发性聋治疗的良好效果在于早期综合应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文中治疗组患者在使用激素、扩管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溶栓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5.56%,痊愈率达44.44%(20/45),可见巴曲酶联合激素、扩管、神经营养药综合治疗突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4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88~989.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69.

3 孙喜斌,李兴启,张华.中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标准介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447.

4 孙建军,李雪盛.突发性聋的研究进展—病因、病理及治疗策略[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5:446.

5 翟所强,于宁.突聋后期再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17.

6 Wilson WR,By1 FM,Laird N.The efficacy of 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udden hearing loss. A double-blind clinical study[J].Arch Otolaryngol,1980,106:772.

7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91~991.

8 唐于平,楼凤昌,王景华,等.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31.

9 Song QB,Wei MJ, Duan ZQ,et al. Batroxobin reduces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a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s Ceils[J]. Chin Med J(Eng1),2004,117:917.

10 刘博.突发性耳聋研究热点[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22:278.

猜你喜欢

巴曲突聋喉头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巴曲酶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1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