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发服务业成长:模式与路径

2014-06-12简兆权王晨杨金花

软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价值链服务业

简兆权 王晨 杨金花

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下,随着产业对技术及相关支撑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研发服务业的兴起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知识与信息获取途径的增多,企业打破了原有的边界,并集中优势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求生存。我国中小企业众多,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自主研发,只能借助外部力量,由此催生出新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技术转移与技术支撑服务。研发活动的外部化、市场化,使得研发服务业作为一种提供研发技术创新及技术转移相关支撑服务的产业而出现,并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研发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发产业发展速度令人瞩目[2]。虽已有研究对研发服务业相关内容进行探讨[3],但是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其发展模式有无规律可循,将来的成长路径是否能够进行预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拟对研发服务业的成长模式和成长路径进行分析,探索其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研发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发服务业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

1研发服务业及其成长

研发服务业是随着研发活动外部化、市场化的结果而出现的,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4]。综合学者的评述,本文认为研发服务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知识资本密集为基础,从事研发活动,通过市场提供智力成果、综合技术服务的组织和企业的集合。本文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将研发服务业的成长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企业内部专职R&D机构开始设立。1876年爱迪生建立了R&D实验室,成为工业时代企业研究与开发的原型。此后,企业中专门从事R&D的实验室迅速发展到整个制造业,大规模的R&D科技成果商业应用逐渐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前期,R&D活动在企业内部延伸,R&D部门开始与公司内部的生产销售部门进行沟通。企业根据客户或市场的需求来决定R&D产品或项目,并从战略的角度对相关的项目进行系列化、统一规划管理,构建R&D流程,评估长期技术战略 [5]。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企业的R&D活动逐渐呈现外部化趋势,内部的R&D活动不再是企业唯一的技术来源[6],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外包,成为企业技术获取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R&D外部化的趋势,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R&D外部化的问题[7,8]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R&D产业概念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Gregory Tassey在其研究中首次使用“研究密集产业”的概念[9],R&D也被编入产业目录[10]。

2研发服务业成长模式

本文从研发服务业价值链的发展角度出发,对研发服务业的成长模式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不同阶段的四种类型(见表1):研发供求一体的价值链模式,研发供求分离的直销模式,三方参与的双重价值链模式和研发服务价值网络化模式。

2.1研发服务业准备阶段:供求一体化模式

如图1所示,研发服务业内部一体化价值链中,市场需求决定产品,产品决定企业研发内容(包括对产品本身的研发及产品生产方式的研发)。这种价值链形成了供求一体化模式,现从影响因素和研发服务主体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2.1.1供求一体化模式影响因素

首先,市场需求是研发活动出现的重要原因。供求一体化模式中的研发市场需求不是直接来源于外部市场,而是企业自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弥补产品或生产方式的不足。市场需求与研发供给为间接关联,市场需求导致企业的产品或生产方式革新才是研发的直接动因。其次,供应链惯性也影响一体化模式。客户压力和供应链惯性都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决策[11]。这种惯性影响一直存在于各个企业,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将研发、生产、销售集于一身便是很好的证明。第三,企业内部分工细化对这一模式产生一定影响。研发内部一体化价值链是社会分工的一种表现,研发逐步与生产、销售等部门分离,成为独立的部门。但是内部研发依旧为产品生产而服务,无论其地位在内部价值链中如何变化,始终是产品的附属,在研发内部价值链中处于被动地位。

2.1.2研发主体构成及相互关系

该模式中,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高校与科研机构为辅。三者研发合作较少,在研发供求一体的价值链中,企业是一个闭循环体,以提高竞争力与获得最大利润为最终目的。组织自身与外界的界限分明,研发主要由组织自身完成,研发合作的需求处于较低层次。高校承担培养人才与基础性研究双向任务,但由于对市场缺乏深入了解,即使研发成果有前途,也因僵化的成果转移机制而失去市场化的机会。研发机构与高校资源重叠,导致大量重复研究。研发主体之间合作程度较低,基本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完善的合作体系。

2.2研发服务业萌芽阶段:研发直销模式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大型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活动的风险,提高研发效率,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逐渐呈现外部化趋势,将研发变成产品,从横向协作链中剥离,加入到纵向供求链中。供求直销模式立足于供求双方对市场需求的共同理解(见图2),在双方信息对称及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产生。这对双方目标的认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多数靠非正式(家人、朋友等中间牵线)的合作关系来实现。但在现实中,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外界不确定干扰因素及非正式合作关系的局限性而使相互匹配的双方失去合作的机会。

2.2.1研发供求直销模式影响因素

首先,研发供求一体化固有的缺陷包括技术创新门槛、技术发展压力、顾客需求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迫使研发逐步走向外部化[12]。其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加速更新,一些研发项目的内部研发成本远远高于外部交易的总成本,企业依靠原有的市场惯性将研发纳入内部体系变得不太可能[13]。第三,研发外部化分工使原来的横向协作链与纵向供需链发生改变,研发需求与供给分离。一方面,研发从内部横向协作链中剥离出来,不再是附属角色;另一方面,研发成为独立的产品参与到纵向供需链之中。

2.2.2研发主体构成及相互关系

研发主体逐渐多元化。在原有研发主体的基础上,一批专门从事研发的企业诞生,以便满足研发市场需求。它与专门从事研发的科研机构有很大不同,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靠自身研发投资获得后续资金。科研机构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进行改制,一部分国有的科研机构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加入到研发企业的行列。高校开始直接投资企业,创建合作联盟,兴办科技园,积极寻求与市场联系。如图3所示,A、B、C分别代表研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三者间可能组成的联盟,研发合作变得紧密。企业传统边界被打破,尤其是一些自身很难承担研发风险的中小企业,转而依靠新型的研发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改制初获成果,研发需求者开始青睐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了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始分工合作,在研发中各取所长。

2.3研发服务业发展阶段:双重价值链模式

研发支撑业务的外部化是研发服务业成型最重要的成长标志,即第二产品——研发支撑服务的诞生,标志着研发服务双重价值链的逐步完善[2]。

2.3.1双重价值链模式成因

第一,研发服务市场逐渐成熟,原来的研发提供者内部协作开始裂变,将精力集中于研发核心,即第一产品,为研发提供支撑的服务逐步外部化,围绕研发产品提供的支撑服务逐步成型,成为继核心第一产品后的第二种产品,并围绕第二产品形成独立的供求价值链。第二,研发直销适用于研发市场需求比较少,供求双方匹配度高,信息对称的情况。但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产生了更多的研发需求,需要有新的市场化匹配方式来支持研发服务的发展。第三,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研发提供者开始聚焦于研发核心,研发支撑服务进一步分离,为研发成果供求者提供支撑服务。

2.3.2研发服务主体构成及相互关系

科技中介作为研发支撑服务的提供者出现在价值链中,成为新的研发服务主体,其服务针对研发成果提供者与研发成果需求者展开,后二者都是研发支撑服务的需求者[2]。研发服务主体之间合作日渐紧密。研发支撑服务作为第二产品,使得科技中介成为研发成果供求者之间的桥梁(见图4)。另外,由于研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者的研究侧重点及获得政府资助等的差异,在面对差异化市场需求时,三个主要的研发服务主体开始各挥所长,针对市场需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合作联盟,例如产学研联盟。

2.4研发服务业完善阶段:价值网络化模式

目前,研发服务业的发展层次不齐,双重价值链为主要表现模式。研发服务业的网络化将成为比双重价值链更为成熟的模式。

相比双重价值链,价值网络是一个更加成熟的研发服务业模式,以研发服务中介平台为基础,以提高价值链各交易点的耦合性为目的,主要体现在“第一产品”与“第二产品”的关系定位:在双重价值链模式中,研发成果(第一产品)决定了研发支撑服务(第二产品)。网络化模式弥补了双重价值链的缺陷,对模式进行完善:第一产品从研发到最终成交的复杂程度与研发服务业整个市场发展的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相关。在研发服务市场中,以增加研发支撑服务(第二产品)供求的复杂性来降低研发成果供求(第一产品)的复杂性。对于处于知识转移网络核心的企业来讲,认同在创造积极的知识转移利益机制中起着很大作用。研发服务业价值网络化模式是知识转移网络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如图5所示,研发服务主体要受到社会行为、政治力量等外部影响。

3研发服务业成长路径

通过对研发服务业成长模式的建构和分析,可见研发服务业在每个成长阶段的表现主要是围绕“两大产品”展开,第一产品——研发成果,第二产品——研发支撑服务[2]。另外,研发服务业作为新型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本文从研发成果、研发支撑服务及政策支持三方面构建研发服务的成长路径,如表2所示。

3.1研发成果引领路径

首先,对于内部一体化综合性企业来讲,要注重对项目评估前期的判断。Chesbrough提到,为了避免假阳性(看似有前景但不被市场接纳)的出现,在筛选项目的同时又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看似毫无价值的项目最后得到市场的认可)[14]。因此,研发型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对前期项目的投入把好关口,立足达到投资效益和风险的均衡。其次,增强知识发展能力与研发智力资本。在处于研发服务双重价值链模式下,研发服务提供者需要重塑自身的知识发展能力与智力资本,紧跟价值需求,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在价值链中为合作者提供创造性价值,达到研发服务价值共创的最终目的,使研发服务业得到真正发展。第三,形成研发价值网络外溢。研发服务业最终的成长模式为研发价值网络,要求各个研发服务主体根据实际不断拓展自身的研发边界,运用开放式研发与创新模式与周围的研发合作圈达到很好的知识外溢。

3.2研发支撑服务推动路径

在“第一产品”研发成果得到重点打造的同时,还要重点突显研发服务的“第二产品”,大力发展同时具备“高知识”与“重服务”的研发支撑服务[15]。首先,要强化精度,准确抓住市场需求信息[16]。不仅研发支撑服务的供求双方需要建立很好的沟通机制,科技中介也需要构建很好的信誉体制,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为客户解除后顾之忧。其次,要建立深度,满足客户的需求。研发支撑服务的提供者应该在原有精度的基础上积极扩张支撑服务的内容,在需求者未发现自身的潜在需求时,通过预见来把握供求合作的主动性,真正做到“创造需求”。第三,要扩大广度,通过与研发成果需求者和供应者的合作与深入,构建开放式中介服务平台,弥补单个科技中介机构的能力缺失。

3.3政策支持路径

研发服务作为新型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尚未成熟,单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健康发展,因此,在各研发服务主体或联盟没有很好融入市场之前,政策引导与法律规范必不可少。首先,政府要加强研发服务的社会基础环境建设,引导社会对研发服务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认同研发服务。大力推动官产学研合作,打破原有资源边界,整合各路相关人才,满足研发服务知识多样性要求;同时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为研发服务的知识产权提供有力保护。其次,要扩大研发服务需求,积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尤其鼓励高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第三,提高研发服务供给能力。对于高校、科研机构来讲,政策重点是引导其融入市场,通过开放式创新将研发知识产权转让给外部合作圈,以此获得双赢。对于研发企业,政府的公共研究资金投入要根据实际逐步加大,并对资金用途要进行长期追踪与监督,以免浪费。对于研发服务新型主体——科技中介机构,政策引导与法律规范并行,构建详细可操作的科技中介运作的法律体系,将科技中介纳入研发服务主体支持体系中,对科技中介进行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跟踪完善,并运用政府职能对其不足进行补救,提高科技中介机构对研发服务价值链的耦合性。

如图6所示,“第一产品”(研发成果)是研发服务业发展的核心,是研发服务业高知识、高技术特征的体现;“第二产品”(研发支撑服务)是研发成果发展的支撑,也是研发服务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重要特征;政策引导与法律规范是研发服务业发展的保证。三条路径共同发展,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4结语

本文从研发服务业价值链演变角度出发,根据当今研发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对研发服务业的成长模式演化过程进行探讨,总结出研发服务业的成长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将研发供求一体价值链作为研发服务业的准备阶段,将研发供求分离的直销模式作为研发服务业的萌芽阶段,将三方参与的双重价值链模式作为研发服务业逐步成型阶段,将研发服务价值网络化模式作为研发服务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围绕研发成果、研发支撑服务及政策支持三方面构建研发服务的成长路径:从事研发的企业要注意项目前期的综合评估,在增强自身知识发展能力和研发智力资本的基础上成为研发价值网络外溢的一部分;研发支撑服务的发展主要从精度、深度和广度三个维度展开;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从加强基础环境建设、扩大研发服务需求、扩大研发服务供给能力三个方面着手促进研发服务业发展。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为将来研发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1]Zhang R, Sun K, Delgado M S, Kumbhakar S C. Productivity in China's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Regional Heterogeneity and R&D[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2, 79(1): 127-141.

[2]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1996 (NSB96-21)[R].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Board, 1996.

[3]简兆权, 杨金花. 研发服务业双重价值链的构建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3): 88-93.

[4]John E. R&D and Global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J]. Management Science, 1998, 44(1): 1-11.

[5]Michael L, Irwin F, Catherine S R. Evaluation of Maines Public Investment in Research & Development[R]. Chapel Hill, NC : Offi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2001.

[6]黄鲁成. R&D产业内涵、成因及意义[J].科研管理.2005, 26(5): 62-67.

[7]Bessant J, Rush H. Building Bridges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Consultants in Technology Transfer[J].Research Policy, 1995, 24(1): 97-114.

[8]Love J H, Roper S.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R&D: A Study of R&D Choice With Sample Sel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2, 9(2): 239-256.

[9]Tassey G. The Economics of R&D Policy[M]. Westport, CT: Quorum Book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7.

[10]薛求知,王辉. 西方企业R&D的演进及其启发[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3): 28-33.

[11]Smith M F, Lancioni R A, Oliva T A. The Effects of Management Inertia on th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of Produce-to-stock Firm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5, 34(6): 614-628.

[12]吴敏辉. R&D产业化研究[D]. 复旦大学, 2003.

[13]刘学. 技术交易的特征与技术市场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0(3): 62-67.

[14]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15]Ehie I C, Olibe K. The Effect of R&D Investment on Firm Value: An Examination of US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 128(1): 127-135.

[16]Forsman H.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Small Enterpris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ectors[J]. Research Policy, 2011, 40(5): 739-750.

(责任编辑:赵毅峰)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价值链服务业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A Private Practice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价值链重构》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