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情境的有效创设
2014-06-11钱士舜
钱士舜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学生信息能力(包括确定信息需求、信息来源、信息存储和管理、信息交流、应用信息与创造信息作品、信息评价等)的提升为核心,以信息活动为主线进行组织教学。信息活动其实就是一个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一个好的任务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本文主要从生活化、问题性、趣味性、层次性、拓展性等方面分析探讨信息技术任务情境的有效创设。
● 生活化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有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Excel的《数据的排序与筛选》一课中,以家庭外出旅游出行方案的选择作为任务主题,很有生活性,学生也很乐意去尝试。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出示一张自驾旅游方案表,要求学生从线路、住宿等方面根据家庭的实际条件选出最优方案,从而引出问题。紧接着按单一关键字排序、多关键字排序、筛选,由易到繁,逐层深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任务情境活动中体验了Excel技术的内涵和价值。
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在论坛发帖与回帖》一课时,根据学生对家乡(宜兴)——陶瓷、竹海、善卷洞等的已知经验,让每位学生争做网上小导游,宣传、介绍宜兴。整节课围绕这一主题,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论坛的发帖与回帖操作,同时体验了一次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历程。
● 问题性
问题性指在创设信息技术学习任务情境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问题引出任务,整个学习过程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和协作,在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获取信息,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并以作品展示等方式对问题解决和学习成果进行表达。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ACDSee浏览图片》的课,教学内容涉及“放大、缩小、旋转、翻转、幻灯片显示、删除”等技术要点,这些操作相对独立,也没有逻辑性和层次性。教师设计了一个网上游园的主题任务,将上述操作设计成在游园时碰到的一个个问题,要求学生4人一组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并且提供了一个小锦囊,不过小锦囊也需小组内一致同意了才能打开。操作中还要求对每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做好记录,以便之后的大组交流时用。以问题为线索创设的任务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还有一节《图片处理》的课,教师也是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设计任务。首先,让学生欣赏一个幻灯片电子作品,让学生在观赏中发现问题,其中有图片倾斜、图片太暗、图片颠倒等。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然后,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学习网站尝试逐个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对每位学生的处理结果反馈交流进一步内化技术操作要领。上述两个课例中的信息活动都是以问题贯穿全过程,以获取知识方法为前提,以解决问题的准确、快速和有效把握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 趣味性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
例如,苏教版教材中有一节Windows画图软件的《调整图形》的课,课本中是以蜜蜂采蜜为主题,通过改变蜜蜂的方向让学生学会旋转、翻转等操作,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兴趣并不浓。有位教师将学生喜欢玩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引入本课,让学生运用旋转、翻转等操作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中学生不仅兴趣浓,而且操作的主动性强,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再如,《如何合理使用电脑》是一节知识性较强的课,一般教师都以说教或辅以图片的形式泛泛而教,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而有位教师上课一开始就播放一段学生不合理使用电脑的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以抢答形式找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通过找其他同学不合理使用电脑的过程,自己也经历了一次教学,这比单纯的说教要强得多。
● 层次性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结构。最近听了一位教师讲授的Flash的“形状补间动画”,这节课以“争当小小魔术师”为信息活动主题,第一环节是将圆变成一朵花,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补间动画操作的一般步骤:起始帧—结束帧—中间帧。进入第二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将圆变成正方形,这里就引入了空白关键帧和在空白关键帧中绘制正方形。第三环节要求学生将圆变成一个字母,这里引入对对象的打散操作。整个教学过程把操作的技术难点分散在任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层层推进,循序渐进。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零起点问题比较严重。为了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有所提高,教师在任务情境设计时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分出梯度,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有位教师在进行“Word主题设计活动”中,首先,将学生异质分组,便于相互合作帮助;其次,要求每组学生完成同一主题的一组邮票,小组成员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不同的邮票。在该信息活动中,同组内主题统一、目标一致,每位学生都有实践提高的机会,具体操作时,学生在邮票构成的要素到位的情况下各自可以自由发挥,因此,学生的操作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 拓展性
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情境化”的信息活动,从“真实”的情境中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感受技术功能。在“情境化”的信息活动中,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重点、难点被分解到任务完成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技术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缺乏对知识系统性和技术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弊端所在。适当的“去情境”,即将知识和技能从具体情境中概括梳理出来,利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系统的掌握和理解。然后再创设拓展任务情境,让学生利用建构起来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更高层次的任务,解决相对困难的问题。
例如,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中“图片处理”一课,有位教师以制作宣传电子海报作为主题任务情境,学生利用ACDSee的“旋转、裁剪、色彩调整、选择、羽化”等功能完成了一幅海报,最后教师以学生作品反馈评价作为课堂小结。但我认为这节课还不够完整,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应将制作电子海报时所遇到的问题列出,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利用ACDSee时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从而让学生具体、系统地认识到ACDSee功能特点和技术特性。最后,教师还应增加拓展任务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再运用到任务情境中,这时提供的任务情境要开放些,主题更广泛,让学生有更自由发挥的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