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师要有生态教学理念
2014-06-11秦永峰
秦永峰
李老师在教学《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时,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观看,又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整堂课,学生只是被动地阅读、听讲与回答,却没有一次动手操作的机会。而当学生的回答不能让自己满意时,李老师又会给学生这样那样的批评。应该说,这堂课不光未能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协调统一,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在李老师的眼里,学生是作为类似于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存在的。
学生不是物,课堂不应该沦为知识统治的炼狱。同样,教学不是纯粹的知识授受,而是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丰富认知、丰满人性的综合性活动。可惜,站在讲台上的李老师,却忘记了课堂教学启人心智、慰人性情的功能,而只想到了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要想让学生喜欢生物课,并产生持久的生物学探究兴趣,我们就要有生态教学理念,能把学生当人看,当人爱,最终促成他们健康成长。毕竟,生命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我们也必须确立课堂生态理念,建立生态化的课堂。
确立课堂生态理念,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生命个体,悉心感受每一个生命的心理期盼,并以仁爱之心,在不同的生命体之间架起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桥梁,实现心性的相拥,达成灵魂的默契。确立课堂生态理念,我们才能关注学生的情感要求,促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处理课堂问题时,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在引导学习时,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通过关注、爱护、信任、欣赏、激励等举措,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问品质,养成学生的思辨习惯,让他们体验到课堂生活的快乐,享受到生命成长的乐趣。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提高素养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当作人来看,并且不计条件地去爱,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精神饱满地研究生物现象,探究生命哲理。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大胆设想,积极论证,培养他们的创新品质,而不能机械地讲解,一味地设问,简单地告知,更不该粗暴地干涉,无情地打压,让课堂陷入一问一答式的窠臼之中。
有了生态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被尊重”。教与学是和谐共生的情感共同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师生双方的情感应该得到温润。因此,我们要厘清教与学的相互承接、转换、推动关系,借助高质量的教,促使学生有兴味的学,进而创设意趣横生的课堂。
有了生态教学理念,生物教师才会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关爱生命,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不弃教的主体职责,实现相机引导、恰切评价、激情鼓励的课堂使命,让每一个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自由,促成他们过上饶有兴味的课堂生活。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他们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设置得当的评价标准,让他们享受课堂的自由快乐。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做到总中有分,统中设层,有梯度,有层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略,既要注重量与度的实现,又考虑情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予以综合衡定。
有了生态教学理念,生物教师才不会在课堂上单纯地制定目标,分析教材,提出问题,判断正误,而是在进行微观的知识教学时,实践宏观上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既有学识上的收获,又有品格上的启迪。教师如果能让那些看起来“枯燥”的生物学知识展现出自身的奇妙,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那么,在学生眼里,生物课堂就会充斥着美,学习也就成为最快乐的事情。
有了生态教学理念,教师才能认识到,生物课堂的最高使命是让学生在课堂里健康成长。如此,生物教师会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态,辨析学习主体落实情况,创设能够催动主体学习的情境。在课堂引领过程中,要看哪些教学行为恰到好处,哪些教学手段推动了学生的主体探究,哪些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求知。还要想一想哪些问题提得有价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教学拥有足够的深度;哪些说教呈扁平化,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美感;哪些行为是教学生,凸显了以学定教;哪些表现是教知识,表现为以教代学。只有辩证地分析,理性地审视,才能让教师的“教学”真正担负起“育人”的非凡使命。
建立生态化课堂,最为根本的一点是,教师的教不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的学也不能停留于提高成绩的层面。须知,当教师痴迷于单纯地应对考试的时候,教学的意义至少损失了一半。只有真正明确“教”的意义,才能借助有价值的教,催动学生有趣味的学,否则,教得再热闹,学得再“有效”,课堂再热烈,细节再精彩,也只能让学停滞在浅表层面,而失去润泽心灵的功用。因此,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建立生态化的课堂,并不是为了追逐极度的喧嚣和虚假的繁荣,生态化的课堂不光要求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生,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借助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生命都能在课堂里获得充分的发展。不光要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空间,还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享受静静思考的乐趣,以训练他们的思维,活跃他们的思想。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钟吾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