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突破口
2014-06-11
主持人语
“三个改起”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如果说30多年来的改革是破冰和开荒,那么当下的改革,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坚和革命。与过去相比,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难度也大大增加了。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线图、任务单和时间表,一场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这就要正确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尤其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设立经济特区,再到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中国30多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正是坚持了“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这一规律。
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领域各环节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不整体推进,很多单项改革就无法完成。
但整体推进,并不意味着遍撒胡椒面、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非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还可能陷入顾此失彼的尴尬境地。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寻求重点突破,着重在节骨眼、要害处用力,这样方能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没有整体推进,改革就会缺乏统筹协调,顾此失彼,难以形成合力;没有重点突破,改革就难以打开局面,久拖不进,失去最佳时机。
因此,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选准重点突破口是关键。
那么,今天如何寻找到关键处进行重点突破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三个改起”为重点突破确立了方向和轨道——沿着这样的方向和轨道推进改革,阻力就会更小,合力就会更强,释放的红利就会更多,人民群众拥护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就会更高。
因此,“三个改起”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突破口,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谋求“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