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4-06-11吴孝国王英娇
吴孝国 王英娇
摘 要:中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其健康成长和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存在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 道德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20-01
中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因此,探讨如何从实际出发,搞好中学生道德教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 中学生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呈现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性质愈加恶劣的趋势。2013年9月14日,江西临川高中生雷某,为了一部手机竟造成弑师事件。
1.2 缺乏社会公德
部分青少年环保意识差,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故意破坏公物,违反交通规则,张口污言秽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1.3 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许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成日浑浑噩噩,应付上课和作业,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不能对自己的健康和学业负责。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缺乏对父母的孝心和对老师的感激之心。
2 中学生道德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2.1 家庭原因
(1)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孩子作业多一点,便不住埋怨老师,甚至为孩子代劳。有的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平时洗衣、叠被等日常小事全由家长包办,孩子成绩稍有进步,买礼物、发奖金等奖励措施不断,使孩子形成了好逸恶劳,缺乏理性,甚至急功近利的心理。还有的家长经常出入于茶楼酒肆,平时对孩子疏于管理,待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暴跳如雷,非打即骂,结果造成孩子逆反、自卑、孤僻。
(2)部分家长素质有待提高,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对金钱津津乐道,对权力崇拜不已,无形之中促使孩子形成一种扭曲的观念。有的家长满口污言秽语,经常乱丢垃圾,大声喧哗,深夜在楼上制造声响,孩子受其影响,也难以形成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意识。
(3)家庭结构不完整,有的父母感情失和,提出离异,双方都把孩子视为累赘,都不愿履行抚养的义务,造成孩子感情冷漠,长此以往,形成自卑,自暴自弃,甚至有仇视的心理。极易受到社会无业游民的引诱,寻求感情寄托而误入歧途。
2.2 学校原因
(1)教育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多年来,各级文件虽反复强调“德育为首、育人为先”,但事实上,很多学校仍仅凭教学成绩来评价老师,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口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考试分数容易量化,便于操作,而德育效果难以具体评估,致使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不愿过多付出心血,重“授业”,而轻“传道”。
(2)部分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重“言传”,而轻“身教”,常常言行不一致,难于给学生树立榜样。比如:升旗仪式等集会时,要求学生肃立庄严,自己却说笑闲谈;平时要求学生讲究语言美,自己当着学生却脏话连篇,很难令学生信服。
2.3 社会原因
(1)人们价值观的转变,时下,很多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严重,崇尚金钱、权利,甚至认为读书无用,缺乏“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2)文化市场监管不力,大多数网吧、游戏厅经营者都挂起“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志,但事实上未成年人正是他们的“财神”。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铺天盖地,校园周边报刊亭的低劣杂志香艳刺激,中学生尚未成熟的心理难以抵御,致使很多同学沉迷其中,无心学习。
3 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
3.1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加强中学生道德教育,家长和教师都必须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应重于言传。家长的教育和自身行为,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次召开家长会时,可请教育子女有方的家长交流经验,形成一种舆论导向,引导家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承担起抚养子女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让子女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家长还应多向子女讲明,正因当年寒窗苦读,今日工作方能驾轻就熟,让子女明白“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从而刻苦学习。家长还应严于律己,以高雅健康的生活情操来教育子女。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加里宁也说过:“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监督。”因此,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大方得体,从而达到教育示范的目的。
3.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因其成败与否将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兴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道德修养都不具备,何谈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因此,平时要求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自己“约法三章”。
(1)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规则,主动为老、幼、病、孕、残让座,讲究文明用语。
(2)做环保小卫士: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认真完成每一次室内外卫生值日任务。
(3)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按老师要求的格式,做到干净整洁,保证不抄袭,独立完成。
学生将以上几项列成表格,赋以分数,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一周下来,小组进行评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事实证明,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从小事抓起,一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寻其行”的教育效果。
3.3 齐抓共管,重在落实
学校教育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即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齐抓共管。班主任应把握多种教育契机,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拔河比赛、道德讲堂等活动,精心策划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应逐步完善教师评价标准。老师通过“校讯通”、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另外,学校要加强警校共建,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呼吁相关部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中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总之,中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而有意义的工作,应依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长期坚持,注重实效,一定会不断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最终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薛维平.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外阅读(中旬),2013(2):44.
[2] 陈勐.中学生德育教育思考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208.
[3] 徐宏健.中學生道德教育探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