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故事训练探微

2014-06-11白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白洁

摘 要:讲故事是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形式,也是幼师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口语课”是通过对学生讲故事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够胜任未来的幼儿园工作。

关键词:幼儿教育专业 讲故事技巧 讲故事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82-01

讲故事是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形式,也是幼师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幼儿园在招聘时经常以讲故事的形式检验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要在全国逐步推广的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中,讲故事也是技能技巧環节的主要考核内容,所以讲故事训练成为幼师“教师口语课”的重头戏。

1 确立与讲故事训练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1.1 精讲多练

讲故事训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所以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只是导演而不是主演,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来确定教学思路,这就决定了此课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为指导,精选知识点,把训练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讲故事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2 鼓励创新

讲故事训练的课堂特色应该是灵活的、开放的。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去设计故事,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尝试,超越常规,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作为讲故事训练的主要目的。

1.3 强调评价

教师有点评,学生有互评,在评价中多分析、多比较。建立学生讲故事能力小档案,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目标。

1.4 形成风格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风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学会扬长避短,形成辨别度较高的风格特点,让故事的共性特征与学生的个性差异相融合,使学生讲的故事既带有集体智慧,又彰显个人魅力。

2 强化对学生讲故事技巧的指导与训练

学生在讲故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声音造型没有特点,人物形象不鲜明;语气生硬、呆板,语调平淡、单调;忽视停顿,缺乏节奏感;手势随意或不舒展、不美观,表情和身姿古板、僵硬;表现力和表演性差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故事训练中加强对学生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2.1 声音造型

声音造型是讲好故事的核心技巧。讲故事要尝试用不同的音色加上有个性特点的语气、语调来塑造形象。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形象的声音特点,比如狗熊憨厚,狐狸狡黠等。但这只是一般性的理解,用到故事中会有千变万化。例如,《猴子捞月亮》中三个猴子的声音造型要完全不同:小猴子声音尖细,节奏稍快;大猴子要显示出与小猴子年龄的不同;老猴子的语速较慢,可用略带沙哑、颤抖或喘息等手法夸张地表现。所以讲故事要注意人物的年龄差别,研究人物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物细微丰富的心理,并对声音造型大胆地夸张,使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这样故事才会生动,有吸引力。

2.2 语气语调

一般情况下,讲故事的语气要亲切、柔和,如春风化雨,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例如:“猪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呼呼,老二叫噜噜,老三叫嘟嘟。”这是童话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的开头,没有明显的情感起伏,适合采用柔和、亲切的语气来讲述。

讲故事的语调要抑扬顿挫,富于变化。高兴时语调轻松,悲伤时语调低沉,用语调的变化来带动情节的发展。曲折调是最有表现力,例如狐狸大婶说:“噢,你们是怕分的不公平吧?来,让大婶帮你们分!”(《两只笨狗熊》)如果用降调会很乏味,改成曲折调,效果会完全不同。给幼儿讲故事时,语气语调都可适度夸张,这样会更有艺术效果。

2.3 节奏

节奏指的是轻重缓急的变化。讲故事的语速一般稍慢,但要适度,而且慢中求变,只有快慢错落,才能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感。

讲故事时停顿要明显,重音要得当,处理方法要灵活,可以用增加音强,或加长音长,或提升音高等方法来表示强调。处理好停顿和重音也是控制节奏的主要方法。

2.4 态势语

态势语是指起辅助作用的表情动作。态势语是提升故事精彩程度的有效手段。

讲故事时身体一般是保持正面面对听众,可做30~45度的侧身,身体的动作不能太大;眼睛要有神,保持与观众的交流,与动作的配合,手到眼到,切忌一直向下看,或只看一个地方;表情要自然、柔和,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有喜怒哀乐的变化,切忌古板、僵硬、一成不变;手势要有设计,有意义,避免单调。

各种态势语往往是配合起来使用,例如讲到“捡起来闻闻,嘿,喷喷香”(《两只笨狗熊》)时,态势语设计为先做“捡”的动作,然后放在鼻下,头略低,深吸气做“闻一闻”的姿态,然后抬起眼睛,看着观众,面带惊喜的表情赞叹道:“嘿,喷喷香!”

设计态势语的原则是:自然、适度、适时。自然是指态势语既区别于随意动作,又区别于舞台表演,它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适度是指动作舒展、优雅、有美感,数量适中;适时是指态势语与情节保持同步和协调。

2.5 拟声

讲故事要熟悉和善用拟声,比如青蛙“呱呱”、小猫“喵喵”等。故事里没有拟声要加进去,例如“小公鸡的嘴尖尖的,在草堆里找到了很多虫子,他一边吃一边叫:叽叽叽,叽叽叽,真好吃!真好吃!小鸭子的嘴扁扁的,捉不到虫子,急得嘎嘎嘎地直叫。”(《小公鸡和小鸭子》)加上了“叽叽叽、嘎嘎嘎”这样的拟声,才会更形象逼真。遇到拟声词不能照字读音,但也不是口技表演,它是带有童趣性的表演,讲究的是“神似”。

在讲故事时还可以使用拖腔、笑语、颤音、气音等特殊语音技巧,用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和表演性。

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甚至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多动脑筋、掌握技巧、肯下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自然会由生疏到熟练,最终达到质变。

参考文献

[1] 庄文中.听话和说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85.

[2] 李素华.幼儿师范学校讲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