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就找“理事会”
2014-06-11
2013年12月的一天,解放碑国贸大厦。
24楼避难层,一场讲座正在进行——
“颈椎病如何预防?”
“定时起身进行颈部活动。”
“颈椎病如何治疗?”
“到专业医院就诊,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物理和药物治疗。”
…………
“讲坛”中间,一位来自区卫生局的保健医生侃侃而谈,一群“白领”听入了神。
人群旁,豪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肖诗树眯眼笑着。
国贸大厦是一栋高端商务写字楼,拥有135家入驻企业。
2009年9月,在组织部门和街道党工委指导下,豪生物业党支部牵头,联合大楼里的2个企业党委、6个企业党总支、35个党支部成立了楼宇联合党委。
联合党委建立了,成员单位对参加活动却并不上心。
“联合党委想搞‘三会一课、党员教育培训——企业通通没兴趣。”
“企业希望党委提供服务,党委却常常爱莫能助,比如说减免税费。”
…………
“党员想发挥作用,怎一个‘难字了得!”肖诗树直摇头。
针对这个问题,渝中区大胆创新——建立楼宇党建理事会。
两个月后,国贸大厦24层。
400平方米的避难间里,人头攒动——来自区委组织部、区“两新”工委、街道党工委、大楼业主方和各个入驻企业的代表,云集于此。
避难间一侧墙上,“国贸大厦楼宇党建理事会成立仪式”的横幅煞是醒目。
“楼宇党组织作用难发挥,主要是由于传统党建工作机制不适应楼宇党建需求——因此,区委创新出‘理事会这个工作载体。”渝中区“两新”工委副书记赵彪说。
理事会由物业方及入驻企业派员组成,按照民主自愿原则,合理整合楼内党建资源,有效对接企业相关需求。
理事会建立后,以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员工为着力点,立即展开一连串走访,摸查企业、党员和普通员工究竟有什么服务需求。
根据这些需求,理事会深入推進党务进楼宇、政务进楼宇、社务进楼宇“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党务进楼宇,就是依托党建理事会,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困难党员帮扶等服务党员活动。
政务进楼宇,就是协调工商、税务、劳动等政府部门,把与企业、党员和普通员工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送进楼宇。
社务进楼宇,就是依托党建理事会,开展符合社会组织特点的各类活动,如成立摄影协会、开展助学助残等等。
“党组织和党员,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肖诗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