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亭新韵

2014-06-11

中华手工 2014年4期
关键词:窗棂雕花闽东

说到闽东传统手艺,没有人会忽略木雕。那些散落在城乡、至今保存完好的老宅、古民居中,雕镂着精美、古朴雅致的檐头柱脚、窗棂护栏、屏风案桌,令人念念不忘。“闽东木雕正是从早年的雕花窗棂等装饰性木雕发展而来,衍生出了仿古家具、佛雕等多个分支,集镂空雕、立体雕、线雕等技艺于一体,吸收了闽北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特点,才逐步形成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宁德市工艺美术协会的丁瑞康如是说。

在当下的闽东木雕艺术中,最显地域特色和雕工技法的,当属木雕香亭、案桌与神龛了。香亭是闽东民间游神祈福活动中使用的供奉物,而年轻的80后小伙谢正根正是擅长此物。

31岁的谢正根16岁时师从当地的民间木雕艺人,学艺三年后,与好友在镇上开起了木雕小作坊,制作几桌、斗灯等仿古木雕小物件。小店面、微利润,但因为追求精雕细刻也使两人小有名气起来。两年后,一位客人慕名前来订制一个香亭,摆放于寺庙。香亭多选自清香型的香樟木、楠木及檀香木等,分三层结构,可拆解组装。底层是一块四方形镂花底座;第二层的4个支架上各雕一尊兽面,或狮或龙。支架上是香亭木雕花色最为丰富的部分,有一个小亭,窗棂门栏皆雕画栋,四条亭柱有雕龙缠绕,活灵活现。“香亭造型繁杂、工艺精巧,此前我从未做过。”谢正根在兴奋与忐忑中开始尝试着选料、打粗坯、画图、雕刻、磨光、上油漆、贴金箔……两个月后,整个香亭竟给人金碧辉煌之感。精巧的雕工令客户赞叹不已。

“那时一个香亭能卖到五六千元,是斗灯的好几倍!”扣除材料和人工成本,这个香亭的利润高达70%,而他平时的小雕件只有20%~30%。初尝胜果后,谢正根希望坚持走这条道路,他把木雕作坊开在了一条老街。可惜初来乍到、名声不响,在艺人云集的老街里只能艰辛守业。此后几易店面,或是改行作木材生意,并一度去上海打工。几经思量,难舍木雕情缘的他索性放下一切去莆田、东阳再次学艺。2012年8月,他回到闽东办起了木雕厂,还引入两台电脑雕刻机,让手工雕刻与机械雕花“两条腿”走路,于是,香亭、案桌、屏风、挂饰、仿古窗棂等木雕产品层出不穷。而进驻宁德工艺美术产业园,成为他打开了产品销售的窗口。工艺、市场、品牌,在“三辆马车”的拉动下,谢正根的木雕事业渐入正轨。

“仅香亭一年就能销出十多套,制作订单已排到两个月后了。”虽小有成就,但在谢正根看来,木雕跟闽东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活儿脏、苦、累,要学成好手艺更是得会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寂寞。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八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谢正根主刀雕刻的木雕作品《闽东古村》、《陕北窑洞》分别摘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和铜奖。

与谢正根年轻有闯劲不同,从艺五十余载的另一位木雕艺人陈毓霖则沉稳了许多。他几乎只做案桌,因为这能尽显闽东民间木雕工艺的光辉。“大的案桌可长达4米,高约1.6米、宽1米。”陈毓霖架着副金边老花镜,身着干净的白衬衣敲敲打打,并不魁梧的他被巨大的案桌映衬得更加瘦小。

这张案桌可拆解为三层,最下层是四脚雕有鳄鱼头的底座;中间层是豹脚层,由雕有豹头、豹脚图案的四个案桌脚和榭裙组成,正面部分的榭裙雕龙,背面刻凤;再上层是由四面雕花镂空层托起的桌面部分,这也是整件木雕案桌的最精彩之处。每面雕花镂空层由三层雕刻面组合而成,以《西游戏》、《三国演义》、《封神榜》之类的戏文故事为主,玲珑剔透、惟妙惟肖,精细之余亦给人气势恢宏之感。若非从艺数十年,鲜有人能接下这活。

刀走龙蛇,神雕古韵,精湛的闽东木雕早已不局限于一项民间传统工艺,在当地工艺美术协会的扶持下,他们抱团主动出击,踊跃参加各种展览、比赛,打响木雕品牌。可毕竟寺庙需求只是一个狭窄的渠道,问及今后闽东木雕的经营发展,二位思索着回答:“雕刻家具或是一条更生活化、更可行的道路。”

猜你喜欢

窗棂雕花闽东
江南窗棂文化在拼布服饰品中的运用
闽东茶诗中的概念隐喻与转喻
树干雕花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羊城快速通道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最特别的旅行小贴士:寻找故宫里的窗棂
雕花马鞍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飞来一只小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