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残塬沟壑区镇村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引导策略——以延长县安沟乡为例
2014-06-11惠怡安马恩朴惠振江
惠怡安,马恩朴,惠振江,和 钟
(1.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2.陕西省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6)
镇村体系是城镇体系向农村地区的延伸[1]。城-镇-农村社区构建了完整的城乡聚落体系,它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空间基础。镇村体系与城镇体系相对应,镇村体系属于乡村范畴,是以乡村聚落为结点的乡村网络;城镇体系属于城镇范畴,是以城镇聚落为结点的城镇网络。从城镇体系规划到镇村体系规划即是将全部人类生存空间纳入到规划的范畴之内,关注到全社会人类体系及人类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的人地关系[2]。在城镇体系规划模式与经验已相对成熟的条件下,构建新的镇村体系是城乡统筹与人地关系和谐要求下的必然选择。
黄土残塬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很低,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另外,黄土残塬沟壑区的村落比较匀质,空间组织混乱,等级不明显。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之前,对镇村体系的认识与引导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3-7]。
1 研究区概况
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是典型的黄土残塬沟壑区,本文选择安沟乡作为研究案例。安沟乡位于延长县东南部,东接张家滩镇,西邻七里村镇,东南紧靠宜川县云岩镇,西南毗邻宝塔区临镇,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5 km。乡域由延河的支流安沟河流域全境及云岩河部分支流域组成,残塬是中更新世中期的梁面及塬面经过长期的冲刷及切割形成的,当前这里的地貌形态已趋于破碎化,原先宽阔完整的塬面现在已逐渐变窄,相对切割深度达到了150~220 m。这种破碎的地形导致耕地向细碎化演变,处于分散的状态,同时,居住也就趋于分散。
安沟乡现辖25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总人口8 372人,2 174户。土地总面积为202.4 km2,全乡以苹果、畜牧为主导产业,兼有一部分玉米种植。其中,苹果种植面积为1 463.33 hm2,人均果园面积为0.175 hm2/人,人均年收入3 890元/人。
2 镇村分布特征
2.1 分布在塬面或沟道
安沟村庄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很强的与自然系统单元趋于一致的规律性,分为塬面村庄和沟道村庄,且沟道村庄与塬面村庄交替出现。沟道村庄沿沟道自然地呈“葫芦串”状分布,塬面村庄则分布在狭长的残塬上,两者几乎是平行排列的。根据上述分析,将安沟乡的两类村庄统计如下(见表1)。
表1 安沟乡村庄类型统计表Tab.1 Statistics of the village type in Angou township
2.2 镇村聚落随耕地位置散点分布
在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地分布状况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很大。一方面,该区农村生产力水平普遍偏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人力和蓄力,受耕作半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地表形态逐渐向破碎化发展,耕地分布零散。这样就直接导致居民点的分散。
从安沟乡耕地分布图可以看出,由于地表径流长期的侵蚀作用,塬面逐渐收缩,耕地已经细碎化了。以延长县土地调查办公室于2009年测绘的安沟乡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提取出各行政村的耕地及村庄斑块。可以看出该乡的耕地与村庄分布是极其分散的(见图1)。
图1 安沟乡耕地与村庄空间分布图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armland and villages in Angou Township
2.3 行政村边界与流域分水线趋于吻合
沟道村庄的行政村边界与流域分水线趋于吻合,一个小流域的范围就是一个行政村的管辖范围,塬面村庄多也沿着流域方向位于塬面上。这种规律在红火渠、胡家河及王良沟3个行政村上表现得最突出。这3个行政村的管辖范围刚好与安沟河的3个分支流域吻合。因这3条支流均呈南北走向,因此这3个行政村域也相应呈南北向的狭长状。相应地,红火渠和胡家河之间的坪塬行政村也就位于南北狭长状的塬面上。安沟河的干流汇水区域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是被岔口、瓦石头、二圪台、高家川和安沟5个沟道村庄分隔的(见图2)。
图2 安沟乡行政村与小流域的耦合情况Fig.2 Coupl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and small watershed in Angou Township
黄土残塬沟壑区的村庄空间特征与黄土高塬沟壑区有着很大的不同。黄土高塬沟壑区的行政界限多与沟底线重合,即一个小流域往往是以沟底线为界分属于两个或多个村落的行政范围,行政和经济基本单元是与“两沟夹一塬”单元基本吻合,充分显示了以相对完整的塬面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单元的特点[8]。而黄土残塬沟壑区由于原先宽阔完整的塬面被冲沟切割已逐渐变窄,形成断断续续的残塬。这样,尽管沟道用地紧张,但由于保持了方向上的相对完整性,再加上交通线路以沟道为主,沟道成为村庄建设的主要选址地,自然村或行政村的界限与小流域的分水线趋于重合。
3 镇村体系特征
3.1 镇村体系不以乡镇域为边界
安沟乡的镇村体系严格来讲并不以乡镇域为界。这一方面是受流域、地形和道路的影响,如安沟乡包括了延河的支流安沟河流域全境及云岩河部分支流域两个小流域体系(见图3);另一方面是受周边县城和乡镇吸引力大小的影响。通过调查各行政村农户购物地点、上学地点和看病地点,对安沟乡乡政府所在地与各行政村的联系范围进行确定,发现安沟乡交界处的部分行政村受延长县及其他乡镇的辐射影响非常明显,它们的服务半径已经涵盖了安沟部分乡域(见图4)。
3.2 镇村联系沿流域线形矢量“流动”
黄土残塬沟壑区城镇的区域地位和规模,取决于其控制流域的大小。研究黄土残塬沟壑区居民点与自然水系的关系,可以发现几乎所有乡镇级别以上的居民点都分布在川道或沟道中,而塬上的居民点多数只是普通的村庄。另外,水系的等级与居民点的等级也是一致的。区域中等级较高的城市总是位于主要的川道上或支流的交汇处,等级较低的城镇位于支流上,在乡镇与村庄的分布上也有同样的规律。如安沟乡政府驻地安沟村就位于安沟河两条主要支流的交汇处,其他村庄则分布在上游。
镇村联系沿流域线形“流动”。镇村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交通线路来进行的。在乡村,地形的高低起伏几乎完全决定了道路的线形。由于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普遍不高,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另外乡村道路的政治、经济意义也并不是很显著。使得村与村之间不可能通过高投入的工程措施,如隧道、桥梁来取得联系,而是完全顺应地形,选择投资省、工程量小的线形修建道路。结果使得沟道村庄与塬面村庄以及塬面相隔的两个沟道村庄之间联系的实际距离远远大于直线距离。调查发现,尽管塬面村庄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普遍高于沟道村庄,但由于唯一通行班车的对外交通联系线路分布在沟道,塬面村庄的村民去县城或以外的地方必须先到沟道村庄。
因此,黄土残塬沟壑区村民的对外联系方向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即从塬面到沟道,从上游至下游,从支流到干流。这与大流域范围内城镇及主要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是相互吻合的。
图3 安沟乡域与流域单元的耦合情况Fig.3 The coupling of Angou Township area and the watershed unit
图4 安沟乡及周边城镇服务辐射范围图Fig.4 The services radiation range of Angou and the surrounding towns
3.3 镇村体系趋于扁平化
作为黄土残塬沟壑区的经济地理单元,安沟乡当前的镇村体系趋于扁平化,安沟乡对各行政村的吸引力不够。落后的服务设施配套及尚未成形的集市系统使得乡与村之间只存在行政上的等级关系,而不存在公共服务上的等级联系。商品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村民偏离了自给自足式的传统生活状态,村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开始更多的依赖服务设施及市场系统,扁平化的镇村体系状态不再能适应新的生产生活需求。
4 镇村体系引导策略
4.1 镇村体系引导目标
现有镇村体系空间特征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长时间逐渐形成的,要辨识现状的镇村体系格局是否合理,笔者提出3个适应性的分析思路,即看镇村体系是否与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
从生存方式来看,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求生产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与组织化。而现状镇村体系深受小农经济下土地细碎化的影响,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从生活方式来看,新的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要求城镇化,即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生活条件。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要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城乡均等化,但公共服务设施的门槛经济要求一定规模人口集中居住,现状分散扁平的镇村体系特征无法满足更好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从生态环境保护来看,黄土残塬沟壑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对土地的利用方式、镇村体系及乡村社区发展方式的要求都很高。水土保持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的,这与现状乡镇域范围并不吻合,而社会组织单元与生态单元相互吻合能更有利于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
可见,现状镇村体系在生产、生活及生态方面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不适应,镇村体系亟待重构。新的镇村体系构建应在对现状镇村体系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上,遵循镇村联系沿流域线形“流动”的趋向特点、在适度社区规模、适度生产半径及与生态单元吻合的要求下,确定中心社区并划分社区服务范围。
4.2 根据镇村联系方向确定中心社区
在黄土残塬沟壑区,小流域所代表的社会单元往往是区域经济最不发达、社会文化条件最落后的地带[9]。区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阶段,加上交通通信等设施落后,镇村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彼此呈孤立的发展状态。因此,在镇村的空间组织中,要加强小流域“枝状”空间形式的轴线引导,通过设施建设和制度设计,增加从各村庄向新型农村社区的要素汇聚,使新型农村社区的中心性得到加强。有力地推动人口、非农产业向流域汇集点集聚,合理引导镇村体系空间布局,对于促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间是“矢量的”,就如同水系。黄土残塬沟壑区镇村间的空间联系同水系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是由流域下游向上游流动,在树枝状的流域节点处汇集,再向上游流动。因此,每个流域节点汇集处的村庄就是镇村体系的一个等级节点。如瓦石头村是杨道塬和岔口的汇集点,二圪台是黄古塬、瓦石头和王良沟的汇集点,高家川是姚家塬、二圪台和胡家河的汇集点,最后再汇集到流域上游安沟村(见图1)。因此,其联系的等级体系就可定为:安沟-高家川-二圪台-瓦石头。据此分析,在安沟村建立中心社区是比较合适的。
4.3 参照镇村联系范围划分社区范围
黄土残塬沟壑区现有的镇村体系更多是行政意义上的,而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它更多考虑的是管理上的方便,而不是村民生活上的便利。城乡统筹的目标是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使农民也能用上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到的各项公共服务。因此,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遵循现实经济活动的规律,尊重村民的真实需求,从区域角度出发来选择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社区点及进行社区服务范围划分。
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使得规模扩张成为聚落发展的本能。在黄土残塬沟壑区镇村体系“大分散”的格局之下,除县级城镇以外,大部分建制镇及行政村都相对封闭、规模较小,很难进行公共产品配套。在以相对独立的小流域组织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积极培育小流域单元为基础的“中心地”,“中心地”的规模及辐射范围可以根据公共产品的门槛规模、服务半径以及最远耕地半径定出,本研究暂提出以2 000—10 000人为宜,今后有待于进一步定量化研究。“中心地”要达到相应的规模,一些村庄应趋向于“中心地”进行迁并,通过扩大中心社区的规模增强其服务功能,而其服务范围可应用断裂点理论参照小流域范围及镇村联系范围进行划分(见图2、图4),基于断裂点理论进行社区片划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提出的主要结论有:①黄土残塬沟壑区镇村聚落在塬面及沟道散点状分布,行政村边界与流域分水线趋于吻合;②镇村体系严格来讲并不是以乡镇域为其边界范围;③镇村体系扁平化,镇村联系呈现沿流域线形矢量“流动”的特点;④镇村体系构建的目标应为镇村体系的生产方式适应性、生活方式适应性及生态环境适应性,适度集中是镇村体系发展的方向;⑤镇村体系的重构引导中,可参考镇村联系方向确定中心社区,参照镇村体系范围划分中心社区辐射范围。
有待讨论及完善的地方有:①中心社区的人口规模与选址如何更准确的确定;②中心社区的影响辐射范围是动态变化的,如何具体研究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中心社区的辐射范围等。
[1]高文杰,连志巧.村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00,24(2):30-33.
[2]叶齐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规划思路[J].小城镇建设,2004(5):23-25.
[3]甘枝茂,岳大鹏,甘锐,等.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及其用地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02-106.
[4]甘枝茂,甘锐,岳大鹏,等.延安、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4):101-104.
[5]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5):1-4.
[6]郭晓东,牛叔文,吴文恒,等.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9):27-32.
[7]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J].人文地理,1995(4):17-24.
[8]曹象明,周若祁.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村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引导策略——以陕西省淳化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8(5):53-56.
[9]孔正红,张新时,张科利,等.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及其特点[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1):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