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加强军训工作的意义及举措

2014-06-10周伟音谭忠汉李亚洲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素质教育

周伟音 谭忠汉 李亚洲

摘 要:军训做为医学院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院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医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医学理论、实践知识的系统养成,更需要在人文素质上进行提高。该文从军训这个独特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特点及医学院校加强军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法举措。

关键词:军训工作 医学院校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41-01

大学生作为知识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不仅承担着未来发展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且还担负有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他们在学校不仅应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应通过军训等素质教育课程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敬业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医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的成员,军训对其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1 军训的概念

军训既院校军事训练,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有关规定,在学校开展的一项常规性素质教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学生接受现代国防教育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是培养“四有”新人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1]。

2 医学院校加强军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2.1 军训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他需要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军事训练能增强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忠诚,从而激发他们勤奋学习、投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热情,使得医学生在入学时就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操守、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救死扶伤的救治理念,为做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2]。

2.2 军训对培养医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患矛盾的突出使得部分医学生在从事医疗工作时心理压力过大,遇事容易走极端。而军训是一种非理论教学形式,通过各种体能锻炼过程,可以考验学生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即使汗流浃背体力透支也要控制情绪完成任务,而在完成任务后又会由心底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加强学生对自控能力的心理体验。这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判断力、自立意识、耐压力、承受力等各种优秀的心理品质,促进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全面发展[3]。

2.3 军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和组织纪律性

医生是一个团队性和纪律性要求很高的职业,患者的诊疗从各项检查到疾病判断再到康复治疗并不是一个医生单独能够完成的。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医生遵守各项医疗管理规定,以免给患者造成疾病诊治意外的不必要伤害。军训时的各种任务均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不仅能够使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迅速组成一个团体,形成班级凝聚力,更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军训中的各项制度,从训练的基本动作要求到生活中的作息规定,制度化的管理有助于强化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从而为大学学习生活乃至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4 军训有利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

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日复一日的夜班、长达数小时的手术等都需要医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经过军事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得到较强的锻炼,并且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 医学院校加强军训工作的举措

3.1 强化管理,增加投入

学校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军训的重要性,整合各方力量,确保军训后勤保障工作。坚持专款专用,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场地建设,购置各项训练器材和安全保障器材,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严防军训事故发生。同时强化后勤管理,确保军训学生的科学营养膳食和餐饮卫生安全。

3.2 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军训过程不应只简单的依靠地方部队的现役教官,更应加强医学院校自身的教师队伍建设。地方部队教官只是简单的完成训练任务,并不一定适合医学生的实际需要。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团队,总结历次实际训练过程中的经验,根据军训实际需要,统筹兼顾、科学设计,改革创新训练模式。同时还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稳定教师队伍,强化军事课程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团队理论业务素质。

3.3 创新军训模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军训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缩短队列、站姿等训练,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如战场模拟救护、射击训练、参观军事科技历史馆、户外拓展训练、军体拳、军事旗语手语教学等。这样既能结合医学特点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通过军训,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本领和应对突发情况如恐怖袭击、自我防卫等的能力。

3.4 积极开展心理干预

学生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军训的实际效果,军训教官应在军训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军训前要做好思想动员,训练中要时刻关心学生心理变化,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对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多关心,适当调低军训任务,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厌恶心理。

总之,军训工作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合理开展军训工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玉亮,王小娟.充分发挥大学生军训的素质教育功能[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5(3):42-44.

[2] 蒋丽.军训对培养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6):150-151.

[3] 谢素蓉,毛芳才.大学生军训对新生心理的影响[J].高教论坛,2008(2):56-58.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