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对比

2014-06-10王景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相似度衔接

王景文

摘 要:该文以Halliday和 Hasan 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英汉计算机语篇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了形成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计算机语篇 衔接 相似度 差异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06-01

Halliday和Hasan(1976)归纳了五种衔接手段:指称、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广义的层面,或者仅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该文拟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找出英汉计算机语篇之间衔接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1 研究背景

国外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对语篇衔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Cohesion in English(1976)by Halliday M.A.K. and R.Hasan,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1981)by Beaugrande,R. de and Dressler,W.U.。国内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994),朱永生,郑立信和苗兴伟的《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2001),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2002),张德禄和刘汝山的《语篇连贯及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2003)。

以上研究为衔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或仅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不同文体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差异却很少涉及。任何一种文体在衔接手段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试图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性研究。

2 研究设计

首先阐明研究的问题,然后对语料的选择进行说明,最后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2.1 研究问题

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如何?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2 语料的选择

本文所用语料全部选自卜玉坤主编的《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1》和《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共计10篇文章,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材,这些文章分别为不同的译者所翻译,翻译者均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可视为标准规范的语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3 数据分析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衔接手段在英汉计算机语篇中的相似度和差异度,然后分析其原因。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由表1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相似度在84.2%至93%之间,总体上90%左右。差异度在8%至31.1%之间,远低于相似度。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替代这一衔接手段无论是在英语语篇还是汉语语篇中一次也没出现。

由表2可知,英汉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总数几乎相同,英语比汉语仅多4个。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五种衔接手段的顺序依次为词汇衔接、指称、连接、替代和省略。在五种衔接手段中,词汇衔接、指称和连接明显高于替代和省略。此外,英语语篇中替代,词汇衔接和连接三种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均低于汉语语篇(1%<1.2%;7.3%<7.5%;68.9%<69.6%),而指称手段的使用频率,英语语篇(22.8%)高于汉语语篇(21.7%)。

3.2 讨论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较大,为何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具有如此高的相似度?因为计算机语篇属于科技文体,主要是描述科技方面的发现和事实,主要目的是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因此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文体,主要特点如下:语言规范,描述客观,逻辑性强,少于修辞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文的衔接手段,以实现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之目的。尽管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衔接手段的使用上也会有一定差异。

4 结语

该文以衔接理论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进行了统计、描述和解释。研究表明,英汉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在90%左右,远远高于差异度。本研究对翻译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当然,以上结果与讨论有待于在更大的预料范围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d R, Hasan.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

[2] 卜玉坤.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 卜玉坤.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 要:该文以Halliday和 Hasan 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英汉计算机语篇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了形成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计算机语篇 衔接 相似度 差异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06-01

Halliday和Hasan(1976)归纳了五种衔接手段:指称、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广义的层面,或者仅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该文拟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找出英汉计算机语篇之间衔接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1 研究背景

国外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对语篇衔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Cohesion in English(1976)by Halliday M.A.K. and R.Hasan,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1981)by Beaugrande,R. de and Dressler,W.U.。国内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994),朱永生,郑立信和苗兴伟的《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2001),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2002),张德禄和刘汝山的《语篇连贯及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2003)。

以上研究为衔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或仅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不同文体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差异却很少涉及。任何一种文体在衔接手段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试图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性研究。

2 研究设计

首先阐明研究的问题,然后对语料的选择进行说明,最后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2.1 研究问题

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如何?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2 语料的选择

本文所用语料全部选自卜玉坤主编的《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1》和《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共计10篇文章,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材,这些文章分别为不同的译者所翻译,翻译者均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可视为标准规范的语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3 数据分析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衔接手段在英汉计算机语篇中的相似度和差异度,然后分析其原因。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由表1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相似度在84.2%至93%之间,总体上90%左右。差异度在8%至31.1%之间,远低于相似度。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替代这一衔接手段无论是在英语语篇还是汉语语篇中一次也没出现。

由表2可知,英汉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总数几乎相同,英语比汉语仅多4个。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五种衔接手段的顺序依次为词汇衔接、指称、连接、替代和省略。在五种衔接手段中,词汇衔接、指称和连接明显高于替代和省略。此外,英语语篇中替代,词汇衔接和连接三种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均低于汉语语篇(1%<1.2%;7.3%<7.5%;68.9%<69.6%),而指称手段的使用频率,英语语篇(22.8%)高于汉语语篇(21.7%)。

3.2 讨论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较大,为何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具有如此高的相似度?因为计算机语篇属于科技文体,主要是描述科技方面的发现和事实,主要目的是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因此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文体,主要特点如下:语言规范,描述客观,逻辑性强,少于修辞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文的衔接手段,以实现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之目的。尽管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衔接手段的使用上也会有一定差异。

4 结语

该文以衔接理论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进行了统计、描述和解释。研究表明,英汉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在90%左右,远远高于差异度。本研究对翻译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当然,以上结果与讨论有待于在更大的预料范围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d R, Hasan.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

[2] 卜玉坤.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 卜玉坤.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 要:该文以Halliday和 Hasan 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英汉计算机语篇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了形成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计算机语篇 衔接 相似度 差异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06-01

Halliday和Hasan(1976)归纳了五种衔接手段:指称、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广义的层面,或者仅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该文拟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找出英汉计算机语篇之间衔接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1 研究背景

国外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对语篇衔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Cohesion in English(1976)by Halliday M.A.K. and R.Hasan,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1981)by Beaugrande,R. de and Dressler,W.U.。国内很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994),朱永生,郑立信和苗兴伟的《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2001),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2002),张德禄和刘汝山的《语篇连贯及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2003)。

以上研究为衔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或仅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不同文体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差异却很少涉及。任何一种文体在衔接手段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试图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性研究。

2 研究设计

首先阐明研究的问题,然后对语料的选择进行说明,最后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2.1 研究问题

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如何?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2 语料的选择

本文所用语料全部选自卜玉坤主编的《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1》和《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共计10篇文章,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材,这些文章分别为不同的译者所翻译,翻译者均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可视为标准规范的语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3 数据分析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衔接手段在英汉计算机语篇中的相似度和差异度,然后分析其原因。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由表1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相似度在84.2%至93%之间,总体上90%左右。差异度在8%至31.1%之间,远低于相似度。此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替代这一衔接手段无论是在英语语篇还是汉语语篇中一次也没出现。

由表2可知,英汉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总数几乎相同,英语比汉语仅多4个。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五种衔接手段的顺序依次为词汇衔接、指称、连接、替代和省略。在五种衔接手段中,词汇衔接、指称和连接明显高于替代和省略。此外,英语语篇中替代,词汇衔接和连接三种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均低于汉语语篇(1%<1.2%;7.3%<7.5%;68.9%<69.6%),而指称手段的使用频率,英语语篇(22.8%)高于汉语语篇(21.7%)。

3.2 讨论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较大,为何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具有如此高的相似度?因为计算机语篇属于科技文体,主要是描述科技方面的发现和事实,主要目的是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因此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文体,主要特点如下:语言规范,描述客观,逻辑性强,少于修辞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文的衔接手段,以实现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之目的。尽管英汉计算机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有着不同的表达习惯,衔接手段的使用上也会有一定差异。

4 结语

该文以衔接理论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进行了统计、描述和解释。研究表明,英汉计算机语篇中衔接手段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在90%左右,远远高于差异度。本研究对翻译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当然,以上结果与讨论有待于在更大的预料范围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d R, Hasan.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

[2] 卜玉坤.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 卜玉坤.大学专业英语一计算机英语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相似度衔接
改进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模糊Petri网在油田开发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