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齐客运专线TJ—3标段CFG桩单桩静载试验及数值分析

2014-06-10陈凤英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CFG桩数值模拟

陈凤英

摘 要:以严寒地带的哈齐客运专线TJ-3标段为背景,对CFG桩单桩静载试验的方法、加载、卸载情况进行论述,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单桩Q-s曲线,对桩的承载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FLAC 3D软件根据单桩静载试验建立数值模型,与试验对比分析。该工程对严寒地段的其他工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CFG桩 单桩静载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01-01

单桩竖向承载力是CFG桩复合地基重要的设计参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JGJ79-2002,CFG桩竣工验收时,需要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验承载力,保证高速铁路路基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而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单桩承载力特征和Q-s曲线分析有所差异。该文以哈齐客专TJ-3标段为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单桩Q-S曲线,研究桩土作用效应和桩土应力比,为东北地区其他工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哈齐客专TJ-3标段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试验段CFG桩桩径0.4 m,桩间距1.5 m,桩长21.45 m,设计单桩承载力为600 kN。本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为三根桩,取其中1根桩进行分析。试验仪器。本次试验采用徐州建筑工程研究所生产的JCQ-503A静力荷载测试仪自动控制电动油泵与油压千斤顶加压、反力采用地锚和钢梁组成的联合反力系统。分级加载:加载等级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120 kN,最终加载量为1200 kN,第一级加载量为分级荷载的2倍,为240 kN。沉降观测:由安装在承压板两侧的50 mm量程位移传感器自动两侧沉降值。终止加载条件(1)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当桩顶沉降量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 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 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3)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设计单桩承载力的2倍)1200 kN。检测数据分析。根据测试数据绘制出的单桩Q-s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1)当加载达到极限荷载1200 kN时,CFG桩并没有破坏,当桩端为坚硬的持力层,桩顶强度高或者模量较大时没表现为此种形式。(2)当荷载小于600 kN时,Q-s曲线弹性性状明显,当荷载大于600 kN时,随着荷载的增加,Q-s曲线逐渐表现为塑性性状。CFG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已由于桩体的塑性变形和桩周土体的剪切作用而丧失承载力。(3)外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规主要同桩间土体性质有关。无论桩间土还是桩端土,在外荷载作用下都会沉降固结,空隙水慢慢排除,土体颗粒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但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趋于稳定。(4)本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600 kN,极限承载力大于1200 kN。

2 试验段数值模拟分析

本论文中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单桩竖向静载承载力试验数值模拟。FLAC 3D是岩土工程专业软件,具有静力计算速度快,模型简单等优点,在桩基数值模拟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中,土体采用实体单元,CFG桩采用pile单元,由于桩体受力是轴对称问题,选取1/2模型进行模拟计算。FLAC 3D模拟单桩静载试验采用应力加载,逐级加载方法,取预估极限值的1/10逐级加载,每级荷载平衡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直到终止加载条件。

数值模拟出的Q-s曲线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弹性阶段,数值模拟曲线和现场实测曲线的拟合较好,进入非线性阶段后,数值模拟曲线和现场实测曲线逐渐有一定的偏差。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范围内,FLAC 3D软件可以较好的模拟现场单桩静载试验,能够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研究,FLAC 3D可以作为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良好的辅助软件。

3 结语

通过对哈齐客专TJ-3标段CFG桩单桩静载试验及数值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供后期设计和施工参考:(1)本标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承载力和沉降都满足要求,随着荷载的增加,沉降逐渐增加,但是荷载-沉降并不表现为线性关系。(2)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与桩、桩间土都有密切的关系。(3)随着加载时间的增长,桩间土的沉降变形增大,但是变化率逐渐平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沉降稳定。(4)施工和堆载期间,需加强路基和地基的沉降观测,根据最终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时间确定铺轨时间。

参考文献

[1] 闫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及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孙书林,等.FLAC 3D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 张尚东.CFG桩复合地基分析及承载力计算[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S1).endprint

摘 要:以严寒地带的哈齐客运专线TJ-3标段为背景,对CFG桩单桩静载试验的方法、加载、卸载情况进行论述,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单桩Q-s曲线,对桩的承载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FLAC 3D软件根据单桩静载试验建立数值模型,与试验对比分析。该工程对严寒地段的其他工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CFG桩 单桩静载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01-01

单桩竖向承载力是CFG桩复合地基重要的设计参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JGJ79-2002,CFG桩竣工验收时,需要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验承载力,保证高速铁路路基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而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单桩承载力特征和Q-s曲线分析有所差异。该文以哈齐客专TJ-3标段为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单桩Q-S曲线,研究桩土作用效应和桩土应力比,为东北地区其他工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哈齐客专TJ-3标段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试验段CFG桩桩径0.4 m,桩间距1.5 m,桩长21.45 m,设计单桩承载力为600 kN。本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为三根桩,取其中1根桩进行分析。试验仪器。本次试验采用徐州建筑工程研究所生产的JCQ-503A静力荷载测试仪自动控制电动油泵与油压千斤顶加压、反力采用地锚和钢梁组成的联合反力系统。分级加载:加载等级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120 kN,最终加载量为1200 kN,第一级加载量为分级荷载的2倍,为240 kN。沉降观测:由安装在承压板两侧的50 mm量程位移传感器自动两侧沉降值。终止加载条件(1)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当桩顶沉降量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 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 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3)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设计单桩承载力的2倍)1200 kN。检测数据分析。根据测试数据绘制出的单桩Q-s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1)当加载达到极限荷载1200 kN时,CFG桩并没有破坏,当桩端为坚硬的持力层,桩顶强度高或者模量较大时没表现为此种形式。(2)当荷载小于600 kN时,Q-s曲线弹性性状明显,当荷载大于600 kN时,随着荷载的增加,Q-s曲线逐渐表现为塑性性状。CFG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已由于桩体的塑性变形和桩周土体的剪切作用而丧失承载力。(3)外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规主要同桩间土体性质有关。无论桩间土还是桩端土,在外荷载作用下都会沉降固结,空隙水慢慢排除,土体颗粒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但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趋于稳定。(4)本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600 kN,极限承载力大于1200 kN。

2 试验段数值模拟分析

本论文中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单桩竖向静载承载力试验数值模拟。FLAC 3D是岩土工程专业软件,具有静力计算速度快,模型简单等优点,在桩基数值模拟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中,土体采用实体单元,CFG桩采用pile单元,由于桩体受力是轴对称问题,选取1/2模型进行模拟计算。FLAC 3D模拟单桩静载试验采用应力加载,逐级加载方法,取预估极限值的1/10逐级加载,每级荷载平衡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直到终止加载条件。

数值模拟出的Q-s曲线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弹性阶段,数值模拟曲线和现场实测曲线的拟合较好,进入非线性阶段后,数值模拟曲线和现场实测曲线逐渐有一定的偏差。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范围内,FLAC 3D软件可以较好的模拟现场单桩静载试验,能够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研究,FLAC 3D可以作为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良好的辅助软件。

3 结语

通过对哈齐客专TJ-3标段CFG桩单桩静载试验及数值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供后期设计和施工参考:(1)本标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承载力和沉降都满足要求,随着荷载的增加,沉降逐渐增加,但是荷载-沉降并不表现为线性关系。(2)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与桩、桩间土都有密切的关系。(3)随着加载时间的增长,桩间土的沉降变形增大,但是变化率逐渐平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沉降稳定。(4)施工和堆载期间,需加强路基和地基的沉降观测,根据最终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时间确定铺轨时间。

参考文献

[1] 闫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及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孙书林,等.FLAC 3D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 张尚东.CFG桩复合地基分析及承载力计算[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S1).endprint

摘 要:以严寒地带的哈齐客运专线TJ-3标段为背景,对CFG桩单桩静载试验的方法、加载、卸载情况进行论述,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单桩Q-s曲线,对桩的承载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FLAC 3D软件根据单桩静载试验建立数值模型,与试验对比分析。该工程对严寒地段的其他工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CFG桩 单桩静载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01-01

单桩竖向承载力是CFG桩复合地基重要的设计参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规范》JGJ79-2002,CFG桩竣工验收时,需要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验承载力,保证高速铁路路基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而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单桩承载力特征和Q-s曲线分析有所差异。该文以哈齐客专TJ-3标段为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单桩Q-S曲线,研究桩土作用效应和桩土应力比,为东北地区其他工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哈齐客专TJ-3标段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试验段CFG桩桩径0.4 m,桩间距1.5 m,桩长21.45 m,设计单桩承载力为600 kN。本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为三根桩,取其中1根桩进行分析。试验仪器。本次试验采用徐州建筑工程研究所生产的JCQ-503A静力荷载测试仪自动控制电动油泵与油压千斤顶加压、反力采用地锚和钢梁组成的联合反力系统。分级加载:加载等级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120 kN,最终加载量为1200 kN,第一级加载量为分级荷载的2倍,为240 kN。沉降观测:由安装在承压板两侧的50 mm量程位移传感器自动两侧沉降值。终止加载条件(1)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当桩顶沉降量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 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 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3)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设计单桩承载力的2倍)1200 kN。检测数据分析。根据测试数据绘制出的单桩Q-s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1)当加载达到极限荷载1200 kN时,CFG桩并没有破坏,当桩端为坚硬的持力层,桩顶强度高或者模量较大时没表现为此种形式。(2)当荷载小于600 kN时,Q-s曲线弹性性状明显,当荷载大于600 kN时,随着荷载的增加,Q-s曲线逐渐表现为塑性性状。CFG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已由于桩体的塑性变形和桩周土体的剪切作用而丧失承载力。(3)外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规主要同桩间土体性质有关。无论桩间土还是桩端土,在外荷载作用下都会沉降固结,空隙水慢慢排除,土体颗粒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但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趋于稳定。(4)本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600 kN,极限承载力大于1200 kN。

2 试验段数值模拟分析

本论文中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单桩竖向静载承载力试验数值模拟。FLAC 3D是岩土工程专业软件,具有静力计算速度快,模型简单等优点,在桩基数值模拟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中,土体采用实体单元,CFG桩采用pile单元,由于桩体受力是轴对称问题,选取1/2模型进行模拟计算。FLAC 3D模拟单桩静载试验采用应力加载,逐级加载方法,取预估极限值的1/10逐级加载,每级荷载平衡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直到终止加载条件。

数值模拟出的Q-s曲线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弹性阶段,数值模拟曲线和现场实测曲线的拟合较好,进入非线性阶段后,数值模拟曲线和现场实测曲线逐渐有一定的偏差。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范围内,FLAC 3D软件可以较好的模拟现场单桩静载试验,能够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研究,FLAC 3D可以作为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良好的辅助软件。

3 结语

通过对哈齐客专TJ-3标段CFG桩单桩静载试验及数值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供后期设计和施工参考:(1)本标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承载力和沉降都满足要求,随着荷载的增加,沉降逐渐增加,但是荷载-沉降并不表现为线性关系。(2)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与桩、桩间土都有密切的关系。(3)随着加载时间的增长,桩间土的沉降变形增大,但是变化率逐渐平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沉降稳定。(4)施工和堆载期间,需加强路基和地基的沉降观测,根据最终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时间确定铺轨时间。

参考文献

[1] 闫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及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孙书林,等.FLAC 3D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 张尚东.CFG桩复合地基分析及承载力计算[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S1).endprint

猜你喜欢

CFG桩数值模拟
浅谈CFG桩的质量和安全监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