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二外日语教学质量

2014-06-10赵木子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

赵木子

摘 要:目前日语不仅是我国高校外语类公共课之一,更是外语系本科生,尤其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那么让学习二外日语的学生真正掌握日语这门语言,能把日语和所学专业作为一把双刃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成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该文根据二外日语教与学的面临的实际状况出发,就此展开分析,提出了二外日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建议从而提高二外日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二外日语 双语人才 教学问题 教法更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148-01

1 二外日语教学面临实际现状

1.1 二外日语的社会需求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也越来越频繁,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已经从“精通一门外语”转向“英语是基本,第二外语也要精通”的潮流趋势。众所周知日本在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发达,越来越多的日企进驻中国,日企正需要大量的既精通英语或者电子信息等专业知识又会的日语“双语人才”,而国内每年毕业的高校日语学习者生数量很多,而质量却远远达不到“双语人才”的高度。往往拿着种种日语能力证书,却连企业里最基本的电话沟通都不能胜任;见到日本人听不懂,答不出。所以改进高校二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企业需求迫在眉睫。

1.2 二外日语课程设置问题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大纲》,要求日语二外学习者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把日语作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由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以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共同举办)的日语最权威的考试—— 日语国际能力测试的4级的学时数也要150课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周学时仅为2课时,年课时才72课时。两年下来还完不成日语最低等级考试要求的课时数。所以现有高校日语二外课程时数来看,远远达不到大纲要求。

2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面临问题

2.1 古板的教学模式

二外日语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采取以教师讲为主,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满堂灌语法,教师一味的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新的教学手段运用很少,没有精心设计课程或是介入多媒体方式,忽略了语言实际运用的听说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造成课堂枯燥乏味课堂成为老师一个人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助长了学生学习惰性。而学生基本上零起点,对于这样没有互动、仅仅是灌输的课堂会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严重影响了二外日语教学的课堂质量。

2.2 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二外日语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零起点,需要从假名和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开始学起,这个时候由于是新接触的事物,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很多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完成语音阶段的学习。然而随着单词、语法的增加,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背诵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由于懒惰而退缩。最后导致“睡学”,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再加上大部分学生缺少就业意识,缺乏社会竞争意识。不知道二外日语为何就成为了必修课,以为只是为了修学分,从而消极的学习,影响日语学校效果。

2.3 教材选择范围小,结构设置不合理

针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书籍少之又少,并且书籍结构设置也有一下问题。(1)单词表中动词没有用基本型,给初学者带来困扰 ;大量新单词的摄入给学生带来压力,产生逆反心理。(2)语法的难易在课程上安排不合理。前几课语法讲解中夹杂了后面较难语法的对比讲解,反而给零起点的二外学习者造成压力,学习思路不清楚。(3)教材的文章选材上没有及时更换新时代的内容,缺少趣味性和实用性。

3 日语二外教法改进措施

根据大纲要求:二外日语完成课程后,具有初步日语听、说、读、写能力。我校英语大专学生学习日语实际情况:零起点学生课后主要以英语专业学习主,课后作业和联系主要以读写为主,日语会话机会少,部分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利用好课堂时间多说日语,并且课堂学习过程中重视试图采取以下方法。

3.1 主动发现法

根据以往讲授为主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依赖心理强,一味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不佳。(1)具体步骤:学生通读日语句子→学生找出句子学生找出中本课重点语法点并说出用法和意义→教师针对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提问并纠正错误。(2)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了本课重点内容,提问的方式使每名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到达语言知识目标。

3.2 听说法

理论基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语言教学即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刺激和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1)具体步骤:教师发出语言信号(教师榜样作用: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发出美丽的日语)→学生模仿信号(理解句子在文章中含义为前提)→教师纠正→学生再模仿直到背诵下来→学生实际应用输出日语(教师提供图片、设定场景)。(2)作用:①遵循了教育原则学生不会“睡学”“玩学”成为课堂主体、活跃课堂气氛。②建立了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③以理解语意为前提,以语言输出意识为,突破了日语“听说”的难点。(因为学生日语音调掌握不好,听的水平差)

3.3 文化导入法

(1)方式:通过图片、以身示范等方式将文章文化背景传授给学生。(2)作用: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宗旨、掌握语言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4 日语二外学法改进措施

根据高等教育学教学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与此同时,面临充满活力有主见的大学生来说,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能力很很关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真正把学习二外日语作为兴趣,也作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利器。那么一下两点是高教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做到的学法。

(1)“课下勤”→语言学习有规律,但是主要靠勤奋。要求学生学完第一、二课时单词和4个重要惯用句后,课下应多写能才扎实记住单词,并且做好用法第三课时课文预习,找出不理解地方,为第三课时做好铺垫。(2)“课上精”→课上带着问题跟住教师思路,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回答教师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面临中日贸易的与日俱增,日本企业越来越多的需要掌握一门外语,甚至多门外语的人才需求的实际社会状况、以及诸多教学问题的存在,高校二外日语教师们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更近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课堂教学范畴,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使日语二外教学更加适应企业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仁芳.现代日语助词例解[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2] 刘彤.公共日语课堂教学设计[J].探索学术论坛,2007(7).

[3 李雪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 蒋伊菊.网络资源在二外日语学习中的使用调查[J].科教研究,2008(13):98.

[5] 刘毅伟.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北省高等学校施资培训中心出版,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